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紀英

鎖定
徐紀英,1949年出生於安徽省宣城市,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茶學系,中國資深的茶葉專家。
徐紀英倡導開發利用茶樹花,致力於開發茶樹花的商業價值。
中文名
徐紀英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49年
畢業院校
安徽農業大學茶學系
職    業
茶葉專家
主要成就
美國科學院“科技發明創造博士”
主要成就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科技奉獻”獎
世界婦女組織“世界和平婦女”
中國誠信企業十大新聞人物
中國優秀徽商企業家
出生地
安徽省宣城市
代表作品
48個國家茶樹花同族發明專利證書37個國家茶樹花產品商標等

徐紀英人物經歷

徐紀英女士,安徽省宣城市人,1949年出身於皖南山區的茶葉世家,七十年代中期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茶學系,畢業後曾在安徽宣城市農林部門及省司法系統從事茶葉研究和茶葉生產技術工作。
20世紀80年代,徐紀英女士提出了“茶樹全樹利用”的新觀點,她將研究的切入點放在了極少為人關注的茶樹花身上。1996年她舉家進京,利用北京豐富的科技信息資源,進行專業性茶樹花新資源開發和應用研究工作。
首次發現茶樹花
首次發現茶樹花(13張)
徐紀英女士是我國開創五大茶葉學科、享有崇高國際聲譽的一代宗師陳椽教授的親傳弟子。為了繼承老一代茶科學家未竟的事業,為了不辜負當代共和國領導人對億萬茶農寄予的“做強做大我國茶產業”的厚望,為了發展茶科學,徐紀英女士和她的團隊先後自籌資金七千多萬元,歷經26年的潛心研究,發現了一種可與世界公認的抗氧化植物迷迭香相媲美的新資源——茶樹花,並在茶樹花的開發應用上做了大量艱苦卓絕的科學研究工作,終於使茶樹花這朵鮮為人知的奇葩物盡其用,成為我國茶產業中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悠遠厚重的中國茶科技史上,邁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徐紀英人物成就

1. 首次發現茶樹花成份獨特 價值不菲
經多年、多次、多地、多品種採樣,多部門檢測化驗證實:茶樹花的抗氧化功能不僅很強、農殘及重金屬含量低於歐盟標準,特別是發現茶樹花在生理活動旺盛期(授粉期),內含成分與眾多可食植物花相比其活性及其獨特,具有很高的工業提取和商業利用價值。
2. 全面調研了全國的茶樹花資源狀況
2008年據國資源部統計:全國茶園面積已達2580萬畝,如果成年茶園以60%的茶樹花得以利用,每年可採鮮花300多萬噸(製做乾花原料50萬噸左右),具備大規模產業化開發利用的原料保障。
3. 突破了茶樹花加工工藝技術
2004年後,“茶樹花加工工藝”專利技術,經中國科學院科技查新結論為: “……在國內外未見相同報道。特別是項目方就茶樹花加工工藝分別在中國、歐洲和加拿大申請了同族專利,已形成自主知識產權,該項目具有新穎性和創新性。屬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
4.研發了系列產品配方
茶樹花研發中心已研究開發了37個系列產品配方。其中:茶樹花TOP(茶得寶)系列、茶樹花護膚系列產品和茶樹花蜂花粉等經部分人羣試用,一直得到使用者的好評。
5. 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茶樹花研發中心歷經20多年努力,成功研究出茶樹花加工系列技術及產品配方,總結出茶樹花產業發展所需的、系統的、完備的技術資料。茶樹花研發中於2003年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5~2009年相繼獲得48個國家發明專利證書,申報並獲得了37個類別的產品商標、企業商標和服務商標。為茶樹花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構建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6. 經過了嚴格的審查鑑定
茶樹花研究發展經歷了40多次高層專家座談、論證、認證和鑑定。從資源調查、“棄”物利用、食用安全性、茶農增收、待崗就業、綜合開發價值、茶文化底藴、構建茶樹花資源產業鏈、大規模產業開發的可行性等多角度、多層面進行了產業開發論證鑑定。其中,2006年由國家發改委中國投資協會組織的“茶樹花資源及產業發展專家論證會”,高度概括了眾多專家的一致意見:“具備大規模產業化開發的資源保障基礎”,“全國主要產茶區已有的50多個茶植物提取生產企業,為茶樹花深加工提供了有效的生產加工和設備保障”,“茶樹花是一種無需重新栽種培育、豐富且可再生的天然資源,可廣泛應用於醫藥、保健、食品、日用化工等行業,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茶樹花資源進行初、精、深加工進行規模化是可行的。為茶農找到了一條增收的新路子。也為我國茶產業開闢了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新增長點,同時也為茶區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一個新的產業支撐,意義重大。”為此,中國投資協會、中國扶貧協會、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等單位向國務院呈送了專題報告,並建議:“國家應該加大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力度,促進茶樹花創新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早日造福人類。”
通過一次次的論證,茶樹花研發中心與徐紀英女士先後獲得了國家多部門和機構的眾多榮譽。至此,茶樹花實現了從一種新資源的研發、加工工藝的研究、開發利用的可能性三個關鍵問題的三個歷史性突破。
7. 得到了國家領導人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我國現有茶農佔全國農民總數的15%感左右,大部分茶園分佈在貧困山區,茶農收入普遍較低。挖掘茶產業中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茶園的經濟產能、增加茶農的收入歷來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從茶樹花項目的研究成果一問世,上至國務院、中至各個相關部委、行業協會、下至部委司局一大批德高望重的領導和專家始終如一地重視支持關注茶樹花項目的進展,温家寶總理、回良玉副總理、陳治立國務委員等國家領導人曾多次為茶樹花產業項目作過重要批示,成為茶樹花研發團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1] 

徐紀英獲獎情況

徐紀英女士秉承“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執著信念,在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貢獻自己畢生精力的同時,也收穫了社會各界給予的眾多榮譽:
2003年 美國世界名人科學院授予徐紀英女士“科技發明創造博士”稱號;
2004年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上海茶葉學會為徐紀英女士頒發“科技奉獻”獎;
2005年 世界婦女組織評選徐紀英女士為 “世界和平婦女”;
2006年 科技部中國科技民營促進會授予徐紀英女士 “科技創新一等獎”;
2006年 中國市場學會授予徐紀英女士“中國誠信企業十大新聞人物”稱號;
2007年 國際新徽商協會授予徐紀英女士“中國優秀徽商企業家”稱號。
2009年獲中國策劃協會、中外新聞社等單位“中國茶業創新特貢獻獎” 等。
徐紀英創建和領導的中林綠源(北京)茶樹花研究發展中心,2003年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同年茶樹花項目列為科技部“星火計劃”項目和獲得“星火計劃名優產品”稱號;
2005年,中心獲得中國科技民營促進會“全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創新獎”;
2003—2005年間,中心先後獲得“茶樹花加工工藝”技術、“茶樹花資源研究”、“茶樹花產品開發利用”、的省級、部級成果證書;
1999—2009年間,中心先後獲得國家工商局37個類別的茶樹花產品商標、企業商標和服務商標證書;
2005—2008年間,中心先後獲得48個國家的茶樹花同族發明專利證書;
2007年,茶樹花產業發展項目被中國投資協會評定為“優質投資項目”。
在2007年茶樹花產業發展研發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礎上,中心於2008年開始進行了為期兩年的產業化啓動準備工作。
2010年在北京註冊了茶樹花(北京)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標誌着茶樹花由研發階段轉入了產業發展階段。
茶樹花是茶葉樹上的母親花,一位人類的母親發現了它,徐紀英女士一生的宿願是將茶樹花變成惠澤天下的富民花、保健花,愛心花、和平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