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立新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鎖定
徐立新,男,漢族,1971年12月出生於臨澧縣,畢業於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醫學博士,中共黨員,主任醫師。
現任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中南大學、南華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1-2] 
中文名
徐立新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1年12月
畢業院校
湖南醫科大學
中南大學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教學職稱
教授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執業地點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
主要成就
常德市十大傑出青年醫務工作者
第七屆“常德科技之星”
性    別
出生地
臨澧縣

徐立新人物經歷

1994年畢業於湖南醫科大學臨牀醫學專業;
1994年7月至今 在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工作;
1999年9月~2005年7月,徐立新脱產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師從神經外科專家劉運生教授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先後進行了重型顱腦損傷後腦水腫的研究及亞低温對重型顱腦損傷治療的研究,該畢業論文經國內多名專家評定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並以盲審全優的成績獲得神經外科博士學位。
2005年8月,被任命為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
2012年,晉升為神經外科主任醫師。 [1] 

徐立新著作譯作

徐立新參與編寫《簡明外科小手術圖解(第二輯)》、參與翻譯出版《顱底外科手術學(Samii)》。 [1] 

徐立新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月29日常德第一人民醫院官網顯示,徐立新共發表核心期刊論著10餘篇,SCI論文3篇,承擔省市級科研項目6項。 [2] 
徐立新在國內外刊物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1篇,其中SCI論文1篇,北大圖書館收錄核心期刊1篇。如:《不同温度對腦外傷後傷灶區c-fos RNA,NGF表達的影響》發表在《中國現代醫學》;《腦挫裂傷時傷灶中白細胞對血腦及病理改變的影響》發表在《醫學臨牀研究》等等。在神經系統腫瘤的顯微治療方面,以第一作者發表腦腫瘤的顯微手術治療論文2篇。
徐立新在攻讀碩博士學位期間進行的腦外傷亞低温治療的動物實驗基礎上,一直堅持亞低温治療的臨牀研究。他以第一申請人申報課題2項,其中《亞低温治療及顱內壓監測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預後的影響》獲2010年湖南省自然基金“博士創新計劃”資助,《亞低温對顱腦外傷血腫清除術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影響》獲2013年湖南省衞生廳科研基金資助。研究取得了極有意義的成果,並將相關結果寫成7篇論文,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在相關的核心期刊。 [1] 

徐立新獲獎情況

獲湖南省醫學科技獎二、三等獎各1項,常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常德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5項。2013年獲評常德市“科技之星”榮譽稱號。 [2] 

徐立新學術任職

中南大學、南華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醫師協會膠質瘤專業組委員、世界華人神經外科顱腦創傷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常德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神經創傷外科電子雜誌通訊編委、中華腦科疾病與康復雜誌(電子版)編委、醫學臨牀研究雜誌編委。 [1] 

徐立新擅長領域

專攻各種類型的神經系統腫瘤的診治,特別是各種複雜顱底腫瘤、垂體瘤、聽神經瘤、腦膜瘤及膠質瘤、脊髓腫瘤等的顯微手術;擅長重型顱腦外傷、腦出血等重症患者的綜合治療。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