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燕蓀

鎖定
徐燕蓀(1899年9月20日—1961年11月4日),原名存昭,後改操,字燕蓀,號霜紅樓主,又號霜紅龕主、中秋生,齋號霜紅樓、寒水堂、歸燕樓等,祖籍河北深縣徐家灣,現代畫家,擅長中國畫。
原北京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許多作品被美術館與博物館珍藏。
中文名
徐燕蓀
別    名
原名徐存昭,別名徐操,號霜紅樓主,又號霜紅龕主
中秋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9年9月20日
逝世日期
1961年11月4日
職    業
畫家
出生地
河北深縣

徐燕蓀人物生平

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年,1899年)農曆八月十五日(9月20日),徐燕蓀生於北京。
徐燕蓀兩歲喪母,由祖母慶氏(滿族)撫養,7歲至15歲在家館中先後從3位塾師讀書,打下了深厚的舊學根底。15歲時,徐燕蓀考入了求實中學,畢業前後,一次他看京劇《戰宛城》,聯繫曹操雄才大略的由衷欽佩,為了自我激勵,乃改名徐操。徐先生先後師從於人物畫家管念慈、俞滌凡學習畫人物畫。
民國九年(1920年)以“精研古法,博採新知”為主旨的“中國畫學研究會”在京成立。周肇祥任會長,金北樓任副會長。自幼受畫的徐燕蓀亦作為首批會員入會,但似乎無意畢業以此“雕蟲小技”問世,故在總統府無意畢業以此“雕蟲小技”問世,故在總統府庶務司任職的次年,即入中央政法專門律本科攻讀,兩年後(1922年),徐世昌下野,徐燕蓀亦隨之去職,繼續在政法專門學校學習。據知,該校後改為政治大學和朝陽大學,校長一直是曾為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的江庸,江庸即參與調解1936年“徐(燕蓀)孫(大千)之爭”的主要人物之一。徐燕孫原居琉璃廠祝家衚衕,後全家定居於中南海西苑之芳華樓。直到新中國建立,徐燕孫才搬出中南海,先居寬街,後定居在西城區。

徐燕蓀擔任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徐燕孫與王雪濤等畫友組建北京國畫界聯誼會,徐燕孫參與籌備創建中國畫院工作,並擔任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國畫創作組組長、中國畫院副院長等職務。1957年的政治風雲,徐燕孫成為“葉徐右派集團”的人物之一,被劃為“右派”,從此撤職回家。偶爾為出版社畫些連環畫,也不能署其名,生活日益艱難,精神壓力沉重,身體每況愈下。大多親友都與其斷絕往來,處境孤寂。徐燕孫先生於1961年11月4日患腦溢血逝於北京北箭亭小樓居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