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煒

(濟南軍區副政委)

鎖定
徐煒(1921—1980),曾用名徐崇孝,諸城縣(現為市)人。曾任陸軍第二十六軍政委濟南軍區副政委。
中文名
徐煒
別    名
徐崇孝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1年
逝世日期
1980年
人物生平
徐煒(1921~1980),曾用名徐崇孝,諸城城裏人。童年時其父病逝,家境貧寒,可母親仍省吃儉用供其上學,使他從小養成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的品格。1936年,徐煒在諸城府前小學上學時。接受了中共的抗日思想。並加入由校長王樹成領導的抗日組織,積極參加黨的抗日宣傳活動。
1938年,年僅十七歲的徐煒參加了蔡晉康的游擊隊,不久該部被編為獨立第四中隊。後來由於蔡部內反動勢力的排擠,同年2月,徐煒隨中共魯東南工委脱離蔡部,奔赴抗日前線。其間,經王景瑞、張戰戈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離開蔡部到達徐州後,根據黨組織安排,徐煒等八十餘人在谷牧的領導下進入東北軍五十七軍一一二師六六七團,徐煒擔任黨的地下支部書記。其間,先後參加了策應台兒莊大戰和武漢保衞戰、攻打聖宮山、連雲港抗敵登陸,堅守外家山、夜襲合肥機場,夜襲宿遷城、魯東反“掃蕩”等戰役、戰鬥。在作戰中,他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充分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攻打聖宮山的戰鬥中,徐煒不幸身負重傷,但仍以堅定的信念和驚人的毅力堅持戰鬥,直至將敵人殲滅。
1940年9月,徐煒離開東北軍,到中共山東分局學習。同年11月,六六七團部分官兵起文。成立海陵獨立旅,山東分局遂派徐煒到獨立旅工作,先後任連隊指導員和旅政治部組織科長、宣傳科長等職。
1942年精兵簡政,徐煒下到海陵獨立團一連任指導員,後調八路軍山東濱海軍區四團任連指導員、營副教導員,教導員。先後參加了魯南一次過道戰役、沂蒙山區反“掃蕩”、甲子山討頑,臨沂和贛榆攻堅及進攻諸城、膠縣、日照等戰鬥,在戰爭中,他組織嚴密,指揮果斷,身先十卒,帶領部隊浴血奮戰,狠狠打擊了日偽反動勢力的囂張氣焰,
抗日戰爭勝利後,徐煒隨山東人民解放軍第二師挺進東北。歷任東北民主聯軍營教導員,師直工科長、團政治處主任、團政委等,先後參加了二下江南、四戰四平、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和城子街,長春大南屯、天津攻堅等著名戰役、戰鬥,1949年,帶領三三九團配合兄弟部隊敢打善攻,奪取了天津戰役的勝利。同年10月,擔任三三七團政委,率部揮師南下,突破長江天險,在湖南花橋戰鬥中,他判斷準確,指揮果斷,運籌縝密,帶領三三七團俘敵上校團長王光亭以下官兵一千二百一十人,斃敵一百二十人,創造了代價小時間短、消滅敵人一個整團的山地戰鬥範例,受到軍首長的嘉獎。
抗美援朝戰爭中,三十八軍為入朝參戰最早的部隊之一。徐煒任該軍一一三師三三七團政委,先後參加了抗美援朝一、二、三、四次戰役和西海岸守備戰。在三次戰役中,他率領部隊突破三八線一直打到漢城;四次戰役,他帶領部隊堅守漢江南岸;在西官亭守備戰中,他帶領部隊堅守陣地三天三夜,傷亡慘重,在戰鬥的關鍵時刻,他將團機關和警衞排的戰士組織起來,親自帶領他們上前線作戰,打退敵人的多次進攻,戰鬥中他又一次負傷,但仍堅持不下火線,帶領部隊完成了戰鬥任務。
志願軍歸國後,徐煒先後把任三十八軍一一一師政治部主任。一一三師副政委、一一三師政委、二十八軍政治部副主任、三十八軍副政委、中共保定地委第一書記、保定地區革命委員會主任、北京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政委、陸軍第二十六集團軍政委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各一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和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各一枚。其間,他先後指揮部隊參加了1955年的遼東半島抗登陸演習,1956年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滅火和哈爾濱市的抗洪搶險。“文革”中,他擔任保定地委第一書記期間,努力做好維護社會穩定、發展工農業生產、保護老幹部等工作,維護了黨和人民的利益。
1980年,徐煒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同年9月,被中央軍委任命為濟南軍區副政委。但不幸的是,同月18日,就在他剛剛被任命新職不久,即因晝夜工作,勞累過度,猝然逝世在工作崗位上。 [1] 
參考資料
  • 1.    山東省諸城市史志編纂委員會.《諸城市志(1988-2007)》:中華書局,2011:第9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