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有明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鎖定
徐有明, [1]  男,1963年9月生,華中農業大學教授。中國林學會會員,湖北省林學會會員,湖北省植物學會會員,武漢市木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木材科學學會理事。
中文名
徐有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3年9月
職    業
教師
職    稱
教授

徐有明人物經歷

1988年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林學系。1997年12月對新西蘭Canterbury University林學院進行訪問。2002年2月
去加拿大國家木材研究院合作研究Quebec City, Canada。
學術兼職:
中國林學會會員,湖北省林學會會員,湖北省植物學會會員,
武漢市木業協會副會長,
中國木材科學學會理事。

徐有明研究方向

1、木材解剖、木材物理、木材力學和木材化學。
2、優質人工林工業原料林的定向培育與合理利用。
3、人工林木材的遺傳變異與材質改良。
5、木質資源的合理加工利用。
4、天然林植被資源的恢復、保護與開發利用。

徐有明主要貢獻

1、徐有明,油松木材物理力學性質的研究,安徽農業大學學報,1988;
2、徐有明,油松管胞微纖絲角的變異及其與木材抗拉、抗彎性能間的關係,安徽農業大學學報,1988;
3、徐有明,油松木材管胞形態特徵的變異,林業科學,1990,26(4)391~397.;
4、徐有明,油松木材基本密度的變異,華中農業大學學報,1991,10(3):281~285;
5、徐有明,油松株內幼齡材與成熟材的比較研究,木材工業,1992, 3:44~49;
6、徐有明,油松株內木材幼年期與幼齡材的分佈,華中農業大學學報1992, 11(4)382~387.;
7、徐有明,油松幼齡材的特性兼論速生材的改良與利用,華中農業大學學報,1993 12(1)69~73.;
8、徐有明,沈明璋等,濕地松紙漿材材性的變異,華中農業大學學報,1993,12(2)147~153.;
9、徐有明,魏海波等,意楊三個無性系木材化學成份的變異,東北林業大學學報,1993;
10、徐有明,丁 叮,濕地松紙漿林木材化學成份的變異,林產化學與工業,1994, 2:193~201.;
11、徐有明,方洪元等. 意楊紙漿材材性的變異,木材工業,1994, 1:38~44.;
12、徐有明等,火炬松種源幼齡材基本密度的變異,世界林業研究,1994,p94—204;
13、徐有明等,火炬松種源間和種源內木材管胞形態特徵的差異分析,世界林業研究, 1995,p240一252;
14、徐有明等,池杉紙漿材材性變異與工藝成熟的研究,華中農大學報,1994,13(4);
15、徐有明,火炬松紙漿材材性變異與優質原料培育期的確定,林業科學研究, 1995,8(5):544—549;
16. Xu Youming. Comparative studies on Juvenile and mature wood properties within stems and between stands of Metasequia. Proc. Inter. Symp.Tree Anatomy &Wood Formation 1995, Wood Anatomy Reseach , p172~177.;
17、徐有明等, 水杉紙漿材材性變異與利用的研究,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1996, 24(6)50-56;
18、徐有明等, 火炬松種源木材化學成份的變異,林產化工學報,1997,17(1)73—78;
19、徐有明等,火炬松種源木材微纖絲角的遺傳變異與控制,世界林業研究, 1995,p253—259;
20、徐有明等,火炬松種源順紋抗壓強度的變異與木材密度的關係,華中農大學報,1995,14(3):285-291;
21、徐有明等,火炬松種源木材抗彎強度、抗彎彈性模量的變異及關係,華中農大學報, 1996,15(1)79—85;
22、徐有明等,火炬松木材纖絲角和管胞長度的變異及相關性分析,華中農大學報, 1996,24(6)50—56;
23、徐有明等,火炬松種源木材管胞形態特徵遺傳地理變異,世界林業研究,1995,p260—265;
24、徐有明等,火炬松種源間種源內木材微纖絲角的差異關係,世界林業研究, 1995,p226—265;
25、徐有明等,杉木連栽幼林生長量、營養元素和土壤肥力的比較研究,湖北林業科技,1997,3:17-22.;
26、徐有明等,鄂中丘陵崗地馬尾松造紙材優良種源的研究,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1997,16(4)391—394;
27、徐有明等,火炬松種源建築材氣乾乾縮性的變異,華中農大學報, 1997,16(3)300—303;
28、徐有明等,馬尾松紙漿材材性變異與主伐林齡的確定,浙江林學院學報,1997,14(1)8—15;
29、徐有明等,濕地松種源生長量材性的變異與優良種源綜合選擇,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01, 29(5);
30、Youming Xu, Genetic and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MFA of 31 provenances for loblolly pine.The Proceedings of IAWA/IUFRO. New Zealand,1997,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significances of microfibril angle to wood quality,p388-395;
31、Variation of tracheid length and microfibril angl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of Slash pine in different sites.華中農大學報,1999,18(1)83-87;
32、徐有明等,濕地松短週期紙漿林集約栽培技術研究,浙江林學院學報,1998,15(2)l16—12l;
33、徐有明等,火炬松種源木材全乾幹縮性的研究, 四川農業大學學報,1998,16(1)129—133;
34、徐有明等,武漢引種火炬松種源基本密度的變異與綜合選擇的研究,華中農大學報,1999,18(2)180一184;
35、徐有明等,荊州引種火炬松種源木材基本密度的變異,東北林業大學學報,1999,27(4)33—37;
36、徐有明等,河南火炬松種源中齡林生長量、幹形特徵的差異分析,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0,19(1)79—83;
37、徐有明等,火炬松種源生長量與木材密度間關係的研究,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0,19(2)173—175;
38、劉昭息、徐有明等,火炬松種源建築材材性與優良種源綜合評定的研究, 林業科學研究,1998,11(4)417-423;
39、徐有明等,福建引種火炬松木材管胞形態特徵的變異,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0,28(4)36-40;
40、徐有明等,河南引種火炬松種源中齡林基本密度的變異,華中農大學報,2000,19(4)395-398;
41、周志翔、高方彬、徐有明等,馬尾松紙漿原料林不同間伐強度的生長反應,林業科學,2001 37(1)141-144;
42、徐有明等,樟樹品系精油組分含量和木材性質的研究,華中農大學報,2001,20(5);
43、徐有明等,樟樹人工林株間株內材性變異與預測的研究,林業科學,2001,37(4):92-98;
44、徐有明等,橡膠樹生長輪寬度、木材密度變異及其預測模型的研究,林業科學,2002,38(1):85-92;
45、徐有明等,施肥對濕地松幼林生長和木材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林業科學,2002,38(4):125-133;
46、徐有明等,楓楊的生物學特性及其資源利用的研究進展,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2,30(3)42-48;
47、徐有明等,間伐強度對濕地松人工林生長量與木材質量影響效應的研究,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02,30(2)38-42;
48、徐有明等,造林密度對濕地松人工林生長量與木材性質影響效應的研究,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2,30(1)6-9;
49、徐有明等,耐寒火炬松種源木材管胞形態特徵的差異分析,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2,26(5)15-20;
50、徐有明、胡勇,武漢市傢俱生產、銷售現狀與市場走勢分析,木材工業,2003,17(2)17-20;
51、徐有明、沈寶仙、蔡崇法等,咸寧市林產工業產業化建設與發展戰略的研究,湖北林業科技,2003,3;
52、徐有明、張友華、楊志斌等,我國人造板行業膠粘劑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降低產品中游離甲醛含量的主要途徑,湖北林業科技,2003,4;
53、徐有明、謝文橋、胡勇等,武漢地區傢俱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中國傢俱,2003,第3、4二期連載;
54、徐有明、郝培應、劉清平,竹材性質及其資源開發利用的研究進展,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3,31(5);
55、鄒明宏、徐有明等,不同環境下楓楊生長量及材性差異分析,華中農大學報,2003,22(3)。
[2] 

徐有明獲獎記錄

1、主持的《湖北省紙漿材樹種材性變異與利用的研究》的項目,獲1996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參加的《火炬松、濕地松紙漿材建築材多性狀綜合選擇的研究》的項目,獲1997年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3、參加的《短週期工業人工林木材性質的研究》的項目,獲1998年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4、參加的《松類造紙工業原料林定向培育技術的研究》的項目,獲2000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參加的《中國主要人工林樹種木材性質》的項目,獲199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6、主持的《湖北火炬松種源生長與綜合選擇的研究》的項目,獲2001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7、2020年7月,榮獲“湖北省推進卓越績效管理先進個人”稱號。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