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文藻

(安徽宿松籍革命烈士)

鎖定
徐文藻(1905—1927),革命烈士。安徽省宿松縣洪嶺鄉松梅村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月,組建中共宿松支部,任黨支部書記,是宿松第一個中共黨組織的創建者。在宿松組織北伐後援隊支持北伐,發動羣眾與地主惡霸作鬥爭,宣傳革命思想,在反抗蔣介石“四·一二”大屠殺鬥爭中,不幸被捕入獄,1927年5月29日英勇就義。 [1-2] 
中文名
徐文藻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05年 [1] 
逝世日期
1927年5月29日 [1] 
畢業院校
湖北法政專科學校 [1] 
出生地
安徽宿松

徐文藻人物生平

徐文藻,出身於地主家庭,幼年隨祖父念私塾,少年和青年時代離鄉求學,先後就讀於湖北省黃梅縣八角亭小學、鄂州中學、湖北省法政專科學校。1926年夏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黨,秋天回到故鄉,在縣第三模範小學任教,並進行革命宣傳。他把《唯物史觀》、《資本論》提供給青年閲讀,還在縣城南門徐氏宗祠召集革命青年秘密會議,討論時勢,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鬥爭。
早在1923年,與宿松毗鄰的黃梅縣就建立了共產黨組織。1927年1月,在黃梅縣黨組織的幫助下,成立了中共宿松支部,徐文藻任黨支部書記。中共宿松支部活動在宿黃邊境地區,隸屬於黃梅縣黨組織領導。徐文藻在宿松縣的革命活動,很快就引起了當地土豪劣紳的仇視,宿松縣當局曾藉故將徐文藻拘捕下獄,進行迫害。可這時北伐軍已攻佔湖北,進逼安徽,宿松縣當局又迫於大勢,不得不將徐文藻準保開釋。
春節後,徐文藻即匆匆告別親人,奔赴大革命的政治中心武漢。在武漢,經朱藴山、周新民等人介紹以個人身份加入中國國民黨,並被委派為國民黨宿松縣黨部(左派)常務委員。徐文藻回到宿松,立即着手迎接北伐軍。他組織了北伐後援會,為國民革命軍籌措糧草物資;又組織了嚮導隊,到湖北黃梅縣為國民革命軍當嚮導。
1927年2月25日,北伐軍第七軍兩個師進抵宿松,受到城廂人民的夾道歡迎。徐文藻在朱藴山、周新民及第七軍政治部的幫助下,正式成立了宿松縣國民黨左派縣黨部,徐文藻繼續任常務委員,共產黨員鍾國漢、周紹南、何鐸等人任執行委員。徐文藻領導的中共宿松支部密切配合國民黨左派,大力發展革命羣眾組織,很快地就建立了工會、農會、商會、婦女協會兒童團等羣眾組織,還建立了工團軍和工人糾察隊。他們處處打擊封建軍閥勢力,打擊土豪劣紳,實行減租減息,做了大量的工作。此時,投機革命、投靠蔣介石的陳調元突然派來了舊官僚曹詮時任宿松縣長,徐文藻遂領導國民黨左派縣黨部和各羣眾團體召開驅曹大會,嚇得曹詮時不敢上任。劣紳高葆琪是軍閥統治時期的宿松縣商會會長,為全縣土豪劣紳、貪官污吏之首惡;其子高谷生依仗父勢,也無惡不作。徐文藻通過國民黨縣黨部令工團軍將高葆琪、高谷生父子逮捕,並在呈報武漢國民政府後,將高氏父子公審槍決,有力地打擊了宿松縣的反動勢力。
3月下旬,徐文藻作為宿松縣代表,出席了在安慶召開的國民黨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會中,他目睹了蔣介石背叛革命、鎮壓工農革命運動而策劃的“三·二三”反革命事變,決心為捍衞大革命果實,與國民黨右派勢力鬥爭到底。4月底,由肖勁光任黨代表的北伐軍第二軍第六師抵達宿松,徐文藻領導的國民黨左派配合六師展開了一系列討蔣活動。5月17日,縣黨部發出了“討蔣通電”,並發動縣總工會、農會、婦女協會組織羣眾2000多人進行了討蔣示威遊行。
這時,蔣介石一手扶植的以陳調元為頭子的安徽省政務委員會與宿松縣國民黨右派勢力相勾結,密謀鎮壓宿松縣的討蔣運動。5月27日,他們派一個團的兵力水陸兼程,襲擊太湖和宿松。28日,逮捕了徐文藻、鍾國漢等共產黨員,同時殺害了安徽國民黨左派省黨部駐宿松代表吳寶田和北伐軍第七軍第一師政治部留駐宿松的代表張聲。29日,國民黨反動派迫不及待在宿松縣城老廳將徐文藻、鍾國漢殺害。臨刑前,徐文藻大義凜然,一路高呼“打倒蔣介石”等口號。 [1] 

徐文藻主要事蹟

徐文藻傳播革命火種

1905年,徐文藻出生於宿松縣佐壩鄉松梅嶺一個富裕的鄉紳家庭。“當時,他家生活條件優越,他完全可以按照封建傳統理念去治學、做官、當老爺,盡享榮華富貴。可他沒有走那條順便路,而是走出家門,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革命道路。”梅園村黨總支書記、徐文藻烈士紀念館館長汪捍中介紹。
徐文藻幼年讀私塾,1923年秋,考入武漢鄂州中學。在當地濃厚革命氛圍的薰陶下,他樹立了共產主義理想,1926年夏在鄂州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
當時,宿松仍處在直係軍閥孫傳芳五省聯軍高壓統治之下,人民大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926年9月,從鄂州中學畢業,考入湖北法政專科學校的徐文藻,受組織安排回到家鄉,在中共黃梅三區(獨山)區委領導下,以在佐壩的縣立第三高等小學教書為掩護,秘密開展革命活動。
宿松縣佐壩鄉與大革命時期號稱“小莫斯科”的鄂東黃梅縣相鄰,深受黃梅革命鬥爭的影響。徐文藻在學校以辦“補習班”的名義,經常組織學生深夜集會,宣傳革命思想,介紹革命發展形勢。每逢週末,他還帶着學生到縣城活動,向縣城的手工業工人、店員、商人和青年學生傳播馬列主義。在佐壩,他還組織學生到松梅嶺、五仙廟、徐行、尹松巒、金碧嶺等地,舉辦農民夜校,通過識字教育,向農民進行啓發宣傳。在他的宣傳影響下,宿松越來越多的進步人士參與到革命活動中來。 [2] 

徐文藻成立宿松支部

宿松手工業工人何鐸、鍾國漢,青年學生譚舜華、張曙明、宗玉衡等人,在徐文藻的引導下,積極參加革命活動。經過組織嚴格培養、考察,1926年底,徐文藻和時任中共黃梅縣第三區區委書記李實秋介紹鍾國漢、何鐸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時,在九江讀書的共產黨員周紹南也回到宿松,與徐文藻並肩戰鬥。
中共黃梅縣第三區區委根據宿松黨員發展情況,決定在宿松建立一個獨立支部,隸屬中共黃梅縣三區區委。1927年元月,在李實秋主持下,中共宿松支部在宿松縣城成立,徐文藻任支部書記,黨員4人。支部成立後,徐文藻又培養介紹譚舜華等人入黨。
為了進一步壯大革命力量,徐文藻利用寒假時間,住在叔父在縣城的塾館,不分白天黑夜,冒着嚴寒,組織城裏的青年學生、進步人士秘密集會,開展革命活動,參加者多時達200餘人。腐朽的縣公署得知後,派出衞隊將“首犯”徐文藻逮捕入獄,嚴刑逼供,但沒有撼動他的革命意志。後縣公署迫於北伐軍雄踞鄂東、威震宿松的革命形勢,只得將他釋放。
“革命重興,革除舊習;共和再造,共樂新年。”徐文藻出獄回家時,已臨除夕,他奮筆疾書,題寫了這副春聯,表達他對封建舊習的憎惡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在徐文藻烈士紀念館展廳裏,陳列着數本寫有徐文藻烈士生平事蹟的書籍,細細品味書中文字,一個慷慨激昂、熱血澎湃的革命者形象彷彿從歷史深處走來。 [2] 

徐文藻凜然就義明志

1927年2月,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第一、第二兩師,由黃梅挺進宿松,併成立國民黨宿松縣左派縣黨部和工、農、商、青、婦等各界民眾團體。徐文藻擔任縣黨部常委,主持全面工作。期間,縣黨部與各界團體多次舉行聲勢浩大的民眾聚會遊行,在縣城掀起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高潮。在革命高潮中,廣大民眾迅猛覺醒,紛紛告發作惡多端、惡貫滿盈的縣商會會長高保祺及其子高谷生。在徐文藻的組織領導下,4月6日,縣黨部組織審判委員會在縣城老廳廣場舉行公判大會,將高氏父子就地處決。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安徽上下籠罩在國民黨反動派大肆“清黨”的白色恐怖之中。面對反革命逆流,徐文藻毫不畏懼,領導中共宿松支部和縣黨部(左派)與宿松國民黨右派勢力作針鋒相對的鬥爭。5月17日,在國民黨省黨部(左派)領導和駐宿松的北伐軍領導支持下,徐文藻領導中共宿松支部在縣城召開 2000多人蔘加的討蔣大會,聲討蔣介石叛變革命的種種罪行。
隨着反革命逆流一浪高過一浪,宿松國民黨右派勢力與安徽省國民黨反動派勾結,企圖推翻以徐文藻為首的縣黨部,革命形勢相當嚴峻。這時,國民黨安徽左派省黨部領導前來宿松視察,見情況非常危險,便力勸徐文藻立即離開宿松,暫時避一避。徐文藻聽後卻説:“革命不成功,我決不離開宿松。”
1927年5月28日,安徽省政務委員會派反動軍隊前來宿松鎮壓革命,製造了宿松“五·二八”慘案。徐文藻、鍾國漢、何瀛等人被捕入獄。29日下午,敵人將徐文藻、鍾國漢押至縣城老廳刑場。臨刑前,徐文藻大義凜然,鐵骨錚錚,從容地作了最後一次演講,號召宿松民眾行動起來,與國民黨反動派作堅決鬥爭。最後,在“中國共產黨萬歲!”“革命成功萬歲!”的口號聲中,徐文藻把自己23歲的青春獻給了人類最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 [2] 

徐文藻後世紀念

為了傳承和弘揚徐文藻的革命精神,2002年宿松縣委縣政府給他建造了烈士陵園,2004年又在梅園村黨羣服務中心為他修建了紀念館。如今,徐文藻烈士陵園已是安徽、湖北兩地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黨員幹部黨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節期間,許多幹部羣眾來這裏開展祭掃活動。徐文藻烈士的革命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梅園村人。“我是聽着徐文藻烈士的故事長大的,受他的精神影響,我20多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幾乎年年都被組織上評為先進生產者、優秀黨員。”梅園村94歲高齡、有着66年黨齡的鄧和明老人,將他珍藏的22張獎狀全部捐給村黨組織。老人希望更多的人通過這些獎狀,瞭解他們那一代人的奮鬥史。 [2] 
參考資料
  • 1.    安慶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安慶地區志.合肥:黃山書社,1995:1236—1237
  • 2.    《徐文藻:用生命捍衞信念》,《安慶日報》2021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