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志摩

(文化紀錄片《徐志摩》)

鎖定
紀錄片《徐志摩》主要回顧了徐志摩的一生,把徐志摩還原為一個不斷追求“真、愛、自由”的青年知識分子形象。紀錄片重現了徐志摩的童年時光,他坎坷的海內外求學生涯,以及他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工作經歷,一直到1931年11月19日他在濟南因飛機失事去世。
中文名
徐志摩
作品類型
紀錄片
出品公司
中央電視台戲曲和音樂頻道與海寧市人民政府聯合攝製
首播時間
2013年
集    數
20 集

徐志摩劇情簡介

20集文化紀錄片《徐志摩》忠實地記錄了徐志摩的童年、少年、青年和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不朽的歷史地位。着重講述他與諸多中外歷史人物的故事,如:梁啓超、魯迅、胡適、郭沫若、蔣百里、郁達夫、梁實秋、徐悲鴻、劉海粟、林長民、張君勱、陳西瀅以及伯特蘭·羅素、泰戈爾、狄更生、嘉本特、曼殊斐爾等等。本片還用較多的筆墨描寫了徐志摩與張幼儀、陸小曼、林徽因、凌叔華幾位名媛的愛情糾葛和朦朧情愫,使觀眾感悟到徐志摩率真而誠摯的人品,善良卻不乏孟浪的個性,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追求真、善、美,追求自由和理想 [1] 

徐志摩分集劇情

    第一集《志可摩天》

    浙江海寧硤石小鎮,是徐志摩短暫人生之旅的起點與終點,關於他的名字,也頗有些來歷。徐志摩原名  徐幼申,為什麼後來改名為徐志摩?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雖然對愛子從不嬌慣,但徐志摩卻體會到了父愛的深沉:“他為了他的愛子除了不曾捉天上的月亮以外什麼事情沒有做?”父親不僅為徐志摩創造了富足的物質條件,他的豁達開明,也影響着徐志摩品格的形成。徐志摩從小受奶奶、母親的寵愛,但他最念念不忘的又是誰呢?在《志可摩天》一集中我們將解答徐志摩的童年生活。


    第二集《翩翩少年》

    徐志摩的眼睛是先天性的近視,加上他平時手不釋卷,小小年紀就已是高度近視了。父親徐申如帶徐志摩到上海配了一副眼鏡,在當時,眼鏡還屬稀罕物。徐志摩帶上它,仰頭望天。你知道徐志摩説了什麼嗎?1910年的初春,經沈鈞儒先生的介紹,徐志摩和表兄沈淑薇進入浙江最好的中學——杭州府中就讀,就是現在的杭州高級中學。在杭州府中,徐志摩結識了郁達夫,開啓了他們長達20年的友誼。在杭州府中,少年徐志摩學習成績優秀,還對自然科學和足球運動極有興趣。他曾在日記中記述了自己與鄰校杭州第七中學比賽足球因故  而中斷的事……百年後的今天,他的孫子徐善曾前來探訪爺爺徐志摩就讀的中學,觀摩了府中與杭七中的一場足球友誼賽。當年的那場為爭勝負而吵架中斷的足球賽,被今天這場精彩的友誼賽而接續,志摩有知,當為之欣慰!也算今天你的學弟們圓了志摩一個百年足球夢!


    第三集《京華故知》

    1915年9月23日,一個“涼風甚厲”的秋日的早晨,北上求學的徐志  摩,從北平正陽門下車,這是他第一次踏上北平的土地。這一來徐志摩在京都將遇見影響他人生中諸多重要的人物。他的遠房親戚蔣百里就是其中的一位。蔣百里是民國時期軍界的大人物。徐志摩的叔叔輩,故徐志摩稱他“福叔”。1929年初冬,蔣馮戰爭爆發。蔣百里的學生唐生智起兵討伐蔣介石,蔣百里終陷囹圄,關押在三元巷軍法處的看守所。一天看守所小門裏闖進一個人來,肩頭上扛着鋪蓋卷,往凳子上一丟,説“福叔,今天我就住這兒了,陪你一塊坐牢!”當晚,徐志摩當真在小屋的地板上搭了個地鋪,陪蔣百里住了一宿。第二天,上海《新聞報》報道了“徐志摩陪蔣百里坐牢”的新聞一傳播,朝野震動。在當時,蔣百里是何等人物,徐志摩為什麼陪他坐牢,一時間,眾説紛紜,鬧得舉國上下沸沸揚揚。青年學子紛紛效仿,“陪百里先生坐牢”一時成了風氣,蔣介石迫於輿論壓力,只好釋放了蔣百里。徐志摩對朋友真誠、熾熱由此可見一斑。他陪蔣百里坐牢之舉沒有任何做秀的成分,而純粹出自於詩人的性情。


    第四集《初締姻緣》

    徐志摩的第一場婚姻,的確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實行的。以後,被徐志摩用來為“新思想”祭旗的又是誰?誰又是這場婚姻的犧牲品?那麼她又給徐家留下了什麼?徐志摩與她的的婚姻故事一開始就伏下了難解的謎。在異國,她算是品咂到了這杯濁酒的苦味。而徐志摩的抽刀斷水帶給自己的究竟是什麼呢?《初締姻緣》這一集將揭開這層面紗。


    第五集《償還自由》

    這座離英國劍橋大學不遠的小鎮沙士頓,徐志摩把它稱作是與張幼儀同居的地方。2012年夏日的一天,我們攝製組不遠萬里來到了沙士頓,我們還能找到徐、張曾經的住處嗎?在沙士頓,張幼儀開始了與她想象中一樣的生活嗎?有一天徐志摩突然離開了,再也沒有回來。身懷六甲、舉目無親的張幼儀絕望而無助。張幼儀再次見到徐志摩是在轉年3月的柏林。一個星期以前,她剛剛生下了她與徐志摩的第二個兒子徐德生。在張幼儀迎接這個新生命到來的時候,徐志摩卻做出了一件驚人的事,那到底發生了什麼?請您關注《償還自由》。


    第六集《遊學騁懷》

      1918年8月14日,私費出國留學的徐志摩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國。去國之初,徐志摩就抱定了一個野心:“想做一箇中國的Hamilton”。Hamilton是青年徐志摩心目中最早的偶像。在美國兩年後,那為何徐志摩他毅然放棄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頭銜,乘船到了英國劍橋大學?又想跟誰去認真念一點書呢?在劍橋,徐志摩遇見了哪些中外名人?在這裏他留下了著名的詩篇《再別康橋》,更為重要的是他遇見了一位名媛,讓他一輩子醉死夢想。


    第七集《康橋別戀》

      今天的康橋,依然是劍橋學子最願意光顧的地方。一個多世紀前的康橋,在徐志摩眼裏也是夠現代的、而且充滿了浪漫的愛意。在古老、靜謐的康橋,有着徐志摩的愛,在這裏他邂逅了林長民年僅16歲的愛女林徽因,爆發了他一樁別樣的戀情。徐志摩,這位可以叔叔相稱的才氣橫溢的男人和這位年方二八、彷彿剛從朦朧煙雨裏走出的南國佳麗之間發生了哪些浪漫故事呢?又是怎樣的情感,使徐志摩掙脱了婚姻羈絆,成為民國離婚第一人?


    第八集《靈魂之侶》

      為了得到林徽因的愛,徐志摩與張幼儀離婚了,在徐志摩看來是件快樂無比的事情,獲得了自由,他可以大膽的去追求靈魂之伴侶。沒想到的是,林長民已帶着女兒離開倫敦,悄然回國。徐志摩內心徘徊悱惻,懷了此種情懷,在歐美輾轉4年的徐志摩放棄了學業,告別了康橋,然而回國之後,這位浪漫情種又會捲起怎樣的一股旋風?可是此時,林徽因經歷了一番理智與情感的權衡,愛的天枰最終傾向了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在徐志摩、徽因林、梁思成三人中又發生了什麼事,最終使林徽因最終選擇了遠離情感的是非,和梁思成雙雙赴美,學習建築藝術?


    第九集《風雅新月》

      1922年,回國後的徐志摩住在北京西單石虎衚衕七號這座古樹掩映下的老宅。當時,梁啓超把松坡圖書館專藏西文圖書的分館設在這裏,並在此發起成立了中國文學史上頗具影響力的文學社團——新月社。徐志摩作為梁啓超的英文幹事,與國內諸多的名人賢士在此馳騁文壇。


    第十集《淚浪之爭》

      19世紀浪漫主義的傳統力量,推助着徐志摩在新詩領域裏馳騁衝撞。作為新月社的干將,他不僅在自己旗下的雜誌、副刊上頻繁發表作品,也向其他派別的雜誌投稿。徐志摩創辦新月社之前,國內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團體就是由周作人等組成的文學研究會和由郭沫若等組成的創造社。那位“寧可餓死也不食美國麪粉”頗有點士大夫氣的朱自清説過:“現代中國詩人,須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上世紀的20年代,創造社的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等同仁都搬進了北平民厚南里5弄121號這棟一樓一底的石庫門房子裏。郭沫若的詩集《女神》,也正是在這裏印刷出版的。可以説這裏是創造社前期的活動地點。對郭沫若十分尊崇的徐志摩自己也沒想到,因批評郭沫若詩歌中的“淚浪滔滔”而在文壇激起一場軒然大波。最終這場文學流派的觀念之爭,在誰的棄械投降,公開發表的一封信中,而告一段落?


    第十一集《迎迓泰翁》

      詩心如玉的 徐志摩一直存了“想做戲”的情結。從清末到民初,特別是在轟轟烈烈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戲劇作為強有力的宣傳工具被進步知識分子們所青睞,並賦予其深刻的社會性和思想性。此中,比較著名的劇社有留日學生在日本組織的“春柳社”、茅盾、鄭振鐸組織的“民眾劇社”、田漢組織的“南國社”等。徐志摩想以做戲而開始其他文化活動,從而在文化藝術界裏開闢出一條新路。再由文藝而推廣開去,並且直接深入到政治生活之中。也就是説用文藝影響文化,繼而用文化影響政治。

    1924年暮春四月,徐志摩促成的泰戈爾中國之行得以實現。 促成泰戈爾訪華的梁啓超、蔣百里、熊希齡等國民名人在北海靜心齋設宴招待泰翁一行,胡適也在場。次日由北京文學界舉行宴會為泰翁一行接風。然而,對泰戈爾的態度,也有一些人與徐志摩、梁啓超涇渭分明。對此,泰翁也感到惶惑。自己的訪問,對中國究竟有無現實意義?


    第十二集《語絲新月》

      與徐志摩同為浙江鄉里的魯迅,是紹興人,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翻譯家和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出身於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魯迅對留洋回來的一些文人之做派,似存有一種天生的反感。徐志摩當在此列。泰戈爾的訪華,在客觀上也加劇了兩者間的矛盾。泰戈爾訪華,對徐志摩來説是一件不能再大的大喜事, 他是真誠的喜歡泰翁的作品,對他推崇備至,全不顧及別人的喜好。還一如既往地往魯迅身邊“靠”,一如既往地給由錢玄同、周作人、劉半農、林語堂、孫伏園等創辦的刊物 《語絲》投稿, 結果遭到撰稿人魯迅的諷刺。徐志摩和魯迅,一個是對舊世界冷酷到極致的戰士,一個是對新事物熱情到極點的詩人,兩人文壇巨匠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第十三集《晨報副刊》

      《晨報副刊》被認為是“五四”時期中國的四大報紙副刊之一。副刊陸續發表了魯迅的小説《阿Q正傳》、《狂人日記》、《故鄉》,《一件小事》、還有散文、雜文等50餘篇,魯迅成為那個時期晨報副刊的主要寫手。這使得研究系的胡適、徐志摩、陳西瀅等很不滿意。發生了什麼事情後,讓徐志摩上任,並對晨報副刊進行了改版,請人重寫刊名。報副刊的主要寫手也不再是魯迅,而是新月社的同仁們,比如梁啓超、胡適、陳西瀅、丁西林、張歆海、凌叔華、張奚若、陶孟和等。一時間,《晨報副刊》相當熱鬧。雖説《晨報副刊》並非徐志摩獨創,也並非專屬於新月社,但至少能讓他彌補遺憾,更可以讓他以此作為平台,嶄露他的頭角。為了表達他對詩的熱愛,闡發他對詩的主張,他支持新月社的聞一多等在《晨報副刊》開闢了一個新的欄目《詩鐫》。


    第十四集《丹青情懷》

      文學,是徐志摩生命的寄託,而美術,也是他畢生所愛,曾因徐悲鴻送給他的一副畫,引起了美術界的一場大論爭。徐志摩發表過一篇寫貓的小文,文章裏“我的貓”,顯然是在描摹和讚美他愛的女人,朋友們都認為所指應該是陸小曼,徐悲鴻自然也都知曉。1930年徐悲鴻繪了一幅《貓》贈與了徐志摩, 順文作畫題跋“志摩多所戀愛,今乃及貓”,字面上指的是喜愛寵物,實是對徐志摩這個情種感情生活的一種揶揄,對此,大家都能一笑而解。 徐悲鴻與劉海粟都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融合中西的代表人物,儘管兩人都無一例外地認為中國畫需要改良,但是在藝術觀點與繪畫主張上,二人存在着巨大差異。那麼,徐志摩、徐悲鴻、劉海粟在美術界上的藝術觀點又有哪些差異?又發生了怎樣的論戰?


    第十五集《戲緣情趣》

      海寧雖偏居一隅,卻是山海之間的繁華地。很早以前,就有各種戲班穿梭其間,崑曲、京劇、紹劇等等,在此輪番上演,加之民間的皮影與社戲,其豐富的戲曲資源,深厚的文化薰陶,滋養着徐志摩那顆不羈的心。徐志摩從小愛看戲,北上求學期間便迷戀上了京戲,留學海外後,又對西洋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讀劇本,看演出,當票友,還熱衷於將西方戲劇家的戲劇作品介紹到國內來。徐志摩對戲劇貢獻最大的是於1926年在自己主編的《晨報副刊》上開闢《劇刊 》,對戲劇藝術作了廣泛而有益的探討。《劇刊》共辦了三個多月,共15期,發表了25篇戲劇理論文章,8篇介紹國外戲劇的文章。文章涉及到了廣泛的戲劇藝術問題,既提倡建設“國劇 ”,也主張提高話劇藝術水準,既論述保存和改造舊劇問題,也強調借鑑西方戲劇藝術,既介紹中國傳統戲劇的歷史,也論及戲劇的現狀,既研究戲劇理論,也探討舞台藝術實踐等等。這些理論的探討和研究,對中國現代戲劇的發展有怎樣的推動作用?


    第十六集《紅顏知己》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飛機失事喪生,他存放在凌叔華處的“八寶箱”引發了一件公案,好友胡適與林徽因、陸小曼等都爭搶徐志摩留下的這個小皮箱。“八寶箱”會成為焦點,是因為裏面收藏着徐志摩的幾本日記,與女友們交往時的書信。這麼重要的私人物品,徐志摩為什麼會存放在凌叔華處,凌叔華和徐志摩又是怎樣一層關係呢?如今,與“八寶箱”有關的所有人都已作古,成為歷史長河中又一個再也不可能解開的謎團。


    第十七集《浪漫生愛》

      劉海粟評價陸小曼的畫,説她的工筆花卉和淡墨山水,頗見宋人院本的傳統。陸小曼不但通曉傳統國學,西學功底也不差。18歲前,她就讀得許多英法原版書,説起英文、法文來,也是優雅流暢,此外還諳崑曲,能演皮黃,曾出演《春香鬧學》、《思凡》、《玉堂春》等劇,在上海北京等地引起轟動。徐志摩最初與陸小曼結識,只因她是友人王賡的妻子。回國之初,徐志摩就認識了王賡。早在泰戈爾訪華期間,王賡即率領警察為泰氏“保駕護航”。加上他們同是梁啓超先生的學生,認識同門的妻子陸小曼也是自然。況且,京都誰人不識君?徐志摩發現, 陸小曼確是獨到,就是她這樣一個容光明媚,體態輕盈,顛倒眾生的女子,才情與她的身姿一樣曼妙。王賡並不是不愛陸小曼。他年紀大陸小曼不少,盡心地寵着,護着陸小曼。但是,女人,尤其是陸小曼這樣柔豔如三月春花的女人,你除了要護着外,還得懂温情,有情趣。只可惜,王賡不會。


    第十八集《傾城熱戀》

      在康橋,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點燃了愛的火花,也讓他深深嚐到了失戀的痛苦;在北京,徐志摩遇到了陸小曼,這個曼妙的女子如一道光,照進了他灰暗的靈府,點亮了他的心火。多情浪漫的詩人,無法遏制感情的蔓延,他常常往王家跑,約夫婦倆看京戲,到六國飯店跳舞,去來今雨軒喝茶,往西山遊玩。徐志摩深信他和陸小曼的結合,能讓彼此的靈魂走向圓滿。然而,誰能想象,在玫瑰花鋪灑的愛情之路上,又有多少荊棘與莽藤羅列其中呢?


    第十九集《因為愛情》

    徐志摩,陸小曼,一個是倜儻風流的詩人,一個是曼妙風情的女子,他們的戀情自然成為北京城最惹人注目的風景,為了躲避風頭,徐志摩遠渡歐洲,但重重大洋,還是隔不開兩顆熾熱燃燒的心,大洋彼岸的兩個人每天都忍受着離別的思念。陸  的父母為了維護這段婚姻,逼着陸小曼一個星期內動身去上海,在丈夫王賡身邊。陸小曼本打算以性命相逼,但父母的悽悽眼淚,讓她妥協,無計可施的陸小曼給徐  志摩去了最後一封信,希望他能回國。期間,劉海粟向陸母講了許多因婚姻不自願而釀出的悲劇,但是陸母始終下不了決心。劉海粟表示願意陪陸小曼母女一同去上  海,尋機勸服王賡離婚。徐志摩聞訊也趕到了上海,將他與陸小曼的感情線索詳細告訴了劉海粟。血氣方剛的熱血青年,為了朋友的自由婚姻,答應全力以赴。於是,就有了那場功德林酒宴——一場為了愛的鴻門宴。徐、陸的愛情註定要多災多難,有情人最終能否成為眷屬?還有待世人的認同和造化的眷顧。


    第二十集《因愛而苦》

    陸小曼與徐志摩的相遇,註定是一場現實碰撞理想的悲劇。因為北伐戰爭,他們從老家海寧遷居到了上  海,十里洋場,一片燈紅酒綠。這裏是陸小曼長大的地方,在福煦路四明新村高級住宅區裏,陸小曼租了一幢每月銀洋一百的洋樓,樓裏有男僕,丫頭,衣着入時不  輸主人家。名媛到了哪裏,生活都是一樣過。不到幾個月,陸小曼就把整個大上海交際圈玩在了手心。徐志摩原本以為,陸小曼會是他這輩子的成績與歸宿,陸小曼會像原來一樣看他寫的文章,鞭策他,帶給他靈感。但現在,他的妻子過着黑白顛倒的生活,整日籠在鴉片的煙霧中,漸漸模糊看不清身影。眼見愛人的沉淪,徐志摩覺得這樣的生活實在難以忍受,而此時好友胡適邀請他一同到北京大學任教,他就答應了。1931年2月24日,徐志摩再次回  到北京。徐志摩無法説服陸小曼北上,只好經常坐着飛機在京滬間往來。因為民航公司有朋友,經常送他免費機票。可每回徐志摩從北京急急趕回來看陸小曼,都見  她倒在煙榻上,與翁瑞午一起吞雲吐霧。1931年11月17日,他踏進家門,看見煙榻上的陸小曼,勸説了幾句,陸小曼竟大發脾氣,抓起煙槍就朝徐志摩擲  去。徐志摩倒是躲避了過去,只是他的眼鏡掉在了地上,碎了。一切似乎都碎了,所有的希望與所有的期待。徐志摩沒有説話,只是一轉身出了門,在陳定山家裏住了一晚,第二天下午回家收拾了箱子,返回北京。徐志摩匆匆離開,當然是因為陸小曼的冷漠和無理取鬧,另外是因為他要趕回去參加林徽因的演講。然而,徐志摩再也無法見到她心愛的女人,他搭乘的飛機因大霧撞在了濟南的山上,他與熊熊燃燒的飛機一起墜落於天地間。朋友們無法相信,這麼一個熱烈開朗的人,會在三十三歲就畫上了句號。


徐志摩劇情尾聲

尾聲:今天的康河,美麗依舊、温馨依舊,河邊的草地和牧場,似隔開了兩個世界。此刻前來瞻謁詩碑的陌生老者,神態肅穆而莊嚴,從他的眉宇間,似能找出徐志摩的影子。他就是徐志摩的孫子徐善曾,這位美國耶魯的博士、教授,專程來劍橋踏尋爺爺當年的足跡,在詩碑前,他用純熟的英語,默默地吟哦着碑面上那中文刻寫的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