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志勖

鎖定
徐志勖(1907~1983),原名鳳樓,字志勖,永嘉縣楓林鎮楓林村人。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連、營、團長,第六十三師少將師長,陸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中將署長,“徐蚌會戰”(即淮海戰役)“剿總”參謀長,第九軍中將軍長等職。1983年2月21日,因心臟病逝於台北市三軍總醫院。 [1] 
中文名
徐志勖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83年2月21日
出生地
浙江永嘉楓林鎮楓林村
原    名
鳳樓
志勖

目錄

徐志勖人物生平

徐志勖(1907~1983),原名鳳樓,字志勖,永嘉縣楓林鎮楓林村人。少年就讀楠溪高等小學校、浙江省立第十中學。後考取黃埔軍校第五期步科、陸軍大學第十期。畢業後,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連、營、團長,第六十三師少將師長,陸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中將署長,“徐蚌會戰”(即淮海戰役)“剿總”參謀長,第九軍中將軍長等職,民國38年(1949)去台灣後任“國防部”中將參議等職。
抗日戰爭期間,徐曾多次參加諸大戰役,其中以民國34年(1945)5月湘西龍潭司、山門間(今屬湖南黔陽縣)追殲日本侵略軍109聯隊之役最為著名。當時他任國民革命軍六十三師少將師長,下轄187、188、189三個戰鬥團,一個補充團,歸屬國民黨第一百軍。其時盟軍在太平洋戰區已轉為優勢,解放區軍民亦廣泛配合向日軍展開全面、猛烈攻擊,國民黨軍隊乘機在湘西展開進攻,日軍已成強弩之末,徐把握戰機,大膽地、靈活地改變上級原定作戰計劃,集中所屬三個戰鬥團,全面向退卻之日軍追擊。結果在龍潭司、山門間將日軍109聯隊聯隊長瀧寺保三郎擊斃,殘部驚慌失措,化裝潛匿深山,企圖作困獸之鬥。又在該師官兵英勇圍剿下,日軍109聯隊全軍覆沒,無一漏網。八年抗日戰爭,國民黨軍以一個師兵力全殲日軍一個聯隊,戰績是令人矚目的。事後,徐受到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嘉許,獎給“陸海空軍武功狀”,並晉升為國民黨陸軍總司令部作戰署中將署長,不久調任第九軍軍長。
解放戰爭期間,在胡公冕的影響下,參與串連國民黨陸軍中將陳素農等人,積極配合當時國民黨陸軍少將李曙,運用各種關係,將作惡多端的國民黨括蒼綏靖處少將處長吳萬玉調離永嘉。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前夕,上海的中國共產黨組織曾派周伯蒼打入他的第九軍,策動其起義。後因渡江形勢迅速發展,第九軍一部分在支援閩西后起義,餘部由徐志勖率領退往台灣。
徐在從軍之餘,亦喜涉獵我國古代經史著作,喜愛書法,楷書蒼勁質樸,頗有神采。
1983年2月21日,因心臟病逝於台北市三軍總醫院。 [1] 
參考資料
  • 1.    徐順旗;李昌賢;谷尚寶;應海龍;張宗欽;陳方仁;胡文連.永嘉縣誌 下/第二十九編人物.永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方誌出版社,2003年09月:1388-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