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徹晚清史論

鎖定
《徐徹晚清史論》是徐徹創作的歷史類論文集,首次出版於1993年7月。
《徐徹晚清史論》中的考據文章為晚清史研究做出了重要的建樹,也可以説是樹立了一座豐碑。諸如,太平玉璽的真偽和八位萬歲的有無,天府廣場大屠殺事件,熱河密札中“宮燈”一詞的解讀,慈安不是慈禧害死,以及慈禧當政不是為了傾覆滿洲等。研究者可以利用他的結論在相關的問題上擴展和開拓。 [5] 
作品名稱
徐徹晚清史論
作    者
徐徹
類    別
歷史
首版時間
1993年7月
字    數
30萬字

徐徹晚清史論內容簡介

該書是論文集,收入的論文共26篇,如以闡述問題劃分,太平天國研究的佔6篇,洋務運動研究的佔11篇,歷史人物研究的佔9篇。如以文章體裁劃分,考證文章佔7篇,論述文章佔19篇。 [2]  [5] 

徐徹晚清史論作品目錄

自序
從“太平玉璽”的真偽看“八位萬歲”的有無
洪秀全是皇權主義者
天府廣場大屠殺事件質疑
天府廣場大屠殺事件再質疑
天京事件中韋昌輝殺人問題新探
一個偽造的歷史事件
洋務運動淺析
論洋務派創辦中國近代海軍的動機
論中國近代海軍史的時期與階段劃分
中國近代第一座造船廠的創辦
中國近代第一批軍艦的獨立製造
中國第一屆赴歐海軍留學生述略
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略論
中國近代第一次購買軍艦的嘗試
中國第一所近代海軍學校
中國近代第一個大型石質船塢
中國近代第一個海軍章程
方伯謙被殺一案考析
慈禧當政為滅滿洲之説沒有根據
辛酉政變前慈禧往北京派密使了嗎?
《熱河密札》中“宮燈”一詞新解
慈禧為何連斬兩大臣?
慈禧巧褫奕的議政王職考
慈禧支持天文算學館的開設
慈安不是慈禧害死的
黃興究屬何派? [4] 

徐徹晚清史論創作背景

該論文集中的論文,有19篇發表過,其中有關太平天國研究的論文寫於攻讀碩士期間,海軍史系列論文則是碩士畢業論文。1983年,作者進入出版系統後,搞起了慈禧研究,論文集中關於慈禧的研究論文就是這項工程的副產品。 [5] 

徐徹晚清史論作品鑑賞

徐徹是寫考據文章的高手。讀過集中的考據文章,可以體會到他是無徵不信的,這正是乾嘉學派的遺風。無論是前人的還是權威的結論,他都不迷信,都要重新審視。羅爾綱先生是公認的太平天國史研究專家,他在他的名著中説據汪士鐸的《乙丙日記》載,韋昌輝在天京事件中殺了二萬人。多年來,人們就沿用了這個結論,這當然是信任專家。諸多論述天京事變的文章均轉引此條材料,莫不以為專家引用過的,準沒錯。而徐徹卻沒有停留在這裏,他親自去查對原文,發現原文記載的是城內的兩派互相殺, “共殺了二萬人”。史學同仁經常説要引用第一手資料,其實經常由於惜力而在已成著作中摘引現成的資料,亦步亦趨的結果是誤入前人的覆轍。
“無徵不信”的精神還表現在對所謂時人的記載也不盡信,也要考察其合理性。關於太平天國天京內訌的詳情,羅爾綱先生鑑於史料的最初提供者佈列治門和麥高文的記載是根據自稱親見內訌經過的愛爾蘭人肯能的口述進行報道的,因而斷定這“來源是可信的”,進而斷言韋昌輝精心設計了天府廣場的大屠殺事件,多年來史學界深信不疑,並且將其細節言之鑿鑿。徐徹則從中看出結論有諸多不合理之處,他層層剖析,逐事核實,指出肯能並不是天京事件的目擊者,他是在信口雌黃,天府廣場大屠殺事件純屬子虛烏有,是一個偽造的歷史事件。徐徹是個有考據癖的人。人們都知道從事一項超級人物的研究,要遇到上下左右不計其數的枝節問題,為了不誤工時,研究者往往緊抓主幹,不計其餘。而徐徹則遇到問題不考證清楚,就不能安心。例如,在熱河密札問題上,自從高勞和吳慶坻在《東方雜誌》上發表關於辛酉政變的十二通密札以來,由於密札是當時的軍機章京們用暗語書寫的密信,索解甚難。於是幾十年來注家蜂起,章士釗、簡又文、金梁、邵循正、俞炳坤等都對其中的人稱所指提出了各自的假説。但是對於“宮燈”的解釋卻都沿用了高勞在按語中的説法,即指肅順。因為高説也確乎有理, “肅”字的結構也與宮燈的形狀相似,何況作肅順解,在有的密札中真的就解通了。可是,有沒有不通的時候呢?人們沒有多想,或者不願意多想,真正接觸密札的人是會看到諸如“宮燈尚無回京消息”“宮燈已跪安,日內回京”之類的暗語。在這種情況下作肅順解就不通了,因為肅順從到了熱河以後就一直阻撓回京。那麼,此處的宮燈應指何人呢?受思維定式的作用,人們就只在肅順身上去想,而不換一個角度想問題。徐徹就換了一個角度,認為可以作二解,在談及回京和跪安問題時是指恭親王奕訴。這就通了。因為此時在熱河叩謁咸豐帝梓官。隨時會有跪安以及回京的消息需要通報;而在一些軍機章京們看來,恭親王確是一個能夠解決危機的宮廷人物,把他稱為宮燈是順理成章的。可見,徐徹認為,密札既然不是出自同一章京之手,他們之間又是互不溝通的,因此就有可能以同一詞而暗指不同的人。
集中的論述文章也是很有特色的,是一批感情充沛,文采飛揚的篇章。與一些人鼓吹所謂“玩文學”“玩電影”“玩歷史”之類所不同,該書作者是以高度的敬業精神而刻意為文,精雕細刻,字斟句酌。讀着這本論集,會感到是一種享受,其標題之凝鍊明晰,其佈局之考究嚴密,其開篇之引人人勝,其結尾之餘韻未絕,其他如詞意的暢達、詞性的準確、詞色的亮麗等等。 [5] 

徐徹晚清史論出版信息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出版時間
《徐徹晚清史論》
徐徹
遼瀋書社
7-80507-147-0
1993年7月 [1] 

徐徹晚清史論作者簡介

徐徹,1939年生,吉林長春市人。遼瀋書社副總編輯兼遼寧人民出版社文史編輯室主任、副編審。中國金瓶梅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東北分會常務理事、遼寧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奉京軍閥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會常務理事。1958年畢業於遼寧省實驗中學、1967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1978年考取遼寧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研究生,1981年畢業獲吉林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清史、太平天國史、中國近代海軍史的研究與出版工作。 [3] 
參考資料
  • 1.    徐徹著.徐徹晚清史論:遼瀋書社,1993.07:版權頁
  • 2.    徐徹著.徐徹晚清史論:遼瀋書社,1993.07:自序
  • 3.    趙忠文.中國史史學大辭典:延邊大學出版社,1992.12:第431頁
  • 4.    徐徹著.徐徹晚清史論:遼瀋書社,1993.07:目錄頁
  • 5.    董守義著.董守義文集:北方文藝出版社,2007.05:第449-4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