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州醫科大學

鎖定
徐州醫科大學(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徐醫大(XZHMU)”,坐落在江蘇省徐州市,是江蘇省與徐州市共建的省屬高等醫學院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峯計劃B類建設高校 [13]  ,入選國家“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國家第一批臨牀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具備碩士研究生推免權高校,淮海經濟區醫學教育、醫學科研和醫療服務的中心。
徐州醫科大學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創辦於1934年的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8年由南京醫學院分遷至徐州成立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1959年,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併入。1960年定名為徐州醫學院。2000年,徐州衞校併入。2016年3月,學校正式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
截至2023年5月,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7395.01萬元;設有17個學院(部)、36所附屬醫院(臨牀學院),開設29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全日制在校生一萬七千餘人,教職工一千四百餘人。 [2]  [25] 
中文名
徐州醫科大學
外文名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簡    稱
徐醫大(XZHMU)
創辦時間
1958年
辦學性質
公辦高校
學校類別
醫藥類
學校特色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20] 
江蘇省屬重點大學(2010年)
主管部門
江蘇省 [21] 
現任領導
祝木偉(黨委書記) [24] 
鄭駿年(校長)
本科專業
29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9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25]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個
科研工作站1個
院系設置
17個學院(部)、36所附屬醫院(臨牀學院)
校    訓
以德載醫,博學創新
地    址
主校區:江蘇省徐州市雲龍區銅山路209號
西校區: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淮海西路84號
東校區: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大廟鎮東賀村
主要獎項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截至2021年6月)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截至2021年6月)
知名校友
董家鴻
胡剛
霍勇
沈琳

徐州醫科大學歷史沿革

  • 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
1958年南醫徐州分院(三民街舊址)
1958年南醫徐州分院(三民街舊址)(2張)
1958年4月10日,徐州市有關部門擬出《關於成立徐州醫學院專科學校的方案》(草案)。7月15日,經江蘇省委批准,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正式成立。學校臨時校址在徐州市三民街238號(原醫士助產學校舊址)。一幢建築面積約1400平方米的兩層樓房,作為教研組用房及教室,另有數十間平房,用作辦公室、圖書館、學生宿舍、伙房、食堂等。8月18日,江蘇省人民委員會通知:“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管理單位為南京醫學院、江蘇省衞生廳。”9月1日,江蘇省衞生廳發文通知,將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委託徐州專署領導。 [1] 
  • 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
1958年9月,經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新建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校址位於新海連市(今連雲港)海州結核病院內。
1959年4月,因國民經濟困難,按照經江蘇省委批轉的省高教廳黨組“關於本省現有高等學校調整方案”,對高等醫藥院校進行了調整。決定將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併入南京第一醫學院徐州分院。4月24日,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併入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4月25日、26日,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學生50名和15名教職工於先後由新海連市(連雲港)遷往徐州,並暫編為58級的一個班。 [1] 
  • 徐州醫學院
1960年8月,經江蘇省委批准,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正式更名為徐州醫學院。
西校區
西校區(5張)
1961年11月,學校由臨時校址(三民街南首)遷至淮海西路84號新校址(現西校區)。 [14] 
1971年2月,江蘇省衞生廳同意學校開展中藥麻醉的研究工作並撥款。
1975年1月,經江蘇省革委會批准,附屬醫院衞生學校成立。
1980年7月,省衞生廳批覆,同意學校建立生物化學研究室和寄生蟲學研究室。
1983年12月,學校向省高教局首次提出在徐醫創辦麻醉學專業的申請。
1985年7月,學校首次招收生物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和麻醉專業碩士研究生,開始舉辦碩士研究生教育。
1986年起,在省高教局冒瑞林副局長的大力支持下,經與省文化廳協商,決定將位於徐州市銅山縣大廟鎮東賀村的江蘇省文化幹校原校區轉讓給徐州醫學院,省文化幹校遷校至南京。 [23] 
1986年4月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下文同意將原省文化幹校的校區轉讓給徐州醫學院。隨後,原省文化幹校留守人員和在此暫時租借校區辦學的徐州戲劇學校人員先後搬出。原省文化幹校的10名職工調入徐州醫學院工作。 [23] 
東校區
東校區(2張)
1986年,學校在銅山縣大廟鎮東賀村成立基礎醫學部管理委員會。 [14] 
1986年9月,1986級新生在東賀村校區入學就讀。 [23] 
1987年9月,學校正式成立麻醉學系,下屬六個教研室。
1991年12月,學校在徐州市、淮陰(淮安)市、連雲港市等地的8所醫院正式掛牌“徐州醫學院教學醫院”。
1997年,基礎醫學部管理委員會更名為徐州醫學院東校區。 [14] 
2000年1月,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徐州醫學院附屬連雲港醫院。4月13日,省教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在學術報告廳召開會議,宣佈省政府關於將徐州衞校併入醫學院的批覆和省教委關於將衞校併入徐醫的通知。5月,學校決定成立徐州醫學院分院和徐州醫學院中專部。10月,淮陰(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成為徐州醫學院附屬淮陰醫院。12月,江蘇省發展計劃委員會和江蘇省教育廳批覆學校關於申請校區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請示,同意學校在徐州市銅山路南側、徐州醫學院分院以東地塊擴建學校校區。
2001年3月,經衞生部批准,全國麻醉學專業命題基地在學校設立。5月,解放軍第97醫院成為徐州醫學院附屬淮海醫院。
華方學院舊址
華方學院舊址(3張)
2002年3月15日,省教育廳正式批覆,同意學校與徐州市東方專修學院合作,舉辦公有民辦二級學院——華方學院,定名為韓山校區,坐落在雲龍湖畔。 [14] 
2003年2月,新校區建設項目正式開工,總建築面積約27000平方米,中國醫科大學在學校建立麻醉學博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站並舉行揭牌儀式。9月,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市立醫院。
2004年2月28日,東校區2003級學生全部搬遷到主校區,結束了普高新生在東校區學習生活的歷史。 [23] 
2004年3月,徐州醫學院附屬連雲港臨牀學院成立。
2005年2月,學校新校區一期工程全面投入使用,新校區為主校區,淮海西路校區為西校區,原在東校區的成人教育學院遷至主校區,東校區不再辦學。3月,學校黨委根據校區功能的轉移,決定撤銷分院建制,同時撤銷分院黨工委。12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12月,學校正式接辦徐州鐵路醫院並將徐州鐵路醫院更名為徐州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正處級建制)。
2009年3月,學校通過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2010年9月,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口腔醫院掛牌成立。11月15日,學校與宿遷市衞生局舉行對宿遷市人民醫院進行聯合辦院暨共建徐州醫學院附屬宿遷醫院簽字儀式。
2011年3月,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學校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科技產業園建設規劃,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婦幼保健院揭牌、徐州醫學院江陰臨牀學院揭牌成立。11月,學校舉行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作為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東方醫院簽約儀式,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博士後工作站與南京醫科大學博士後流動站聯合培養博士後簽約儀式在學校舉行。
2012年12月,徐州醫學院與邳州市政府共建徐州醫學院附屬邳州醫院簽約儀式在邳州市人民醫院舉行。
2013年,徐州醫學院獲批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同年,學校入選國家第一批臨牀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 [1] 
  • 徐州醫科大學
2015年5月,徐州市政府與徐州醫學院簽署共建“徐州醫科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7月,江蘇省政府正式行文商請教育部同意該校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
2016年1月,教育部發布公示,徐州醫學院擬更名徐州醫科大學。3月1日,教育部同意徐州醫學院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3月,江蘇省人民政府發佈省政府關於徐州醫學院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的通知。4月,徐州醫學院正式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 [1] 
2019年8月,徐州醫科大學揚州臨牀學院成立儀式在蘇北人民醫院舉行。12月,徐州醫科大學連雲港臨牀學院成立。
校地共建簽約協議
校地共建簽約協議(3張)
2020年1月,徐州醫科大學淮安婦幼臨牀學院、徐州醫科大學宿遷臨牀學院成立。 [5]  5月,學校成為江蘇韓國高校合作聯盟成員單位。9月,學校成為江蘇、英國“20+20”高校合作聯盟成員單位。 [7]  12月,徐州市人民政府與徐州醫科大學校地共建協議簽約儀式舉行,會中推進了學校新校區的選址工作,擬將徐海路主校區置換,新校區擬選址在徐州市經開區大廟街道東湖新城 [15]  [17] 
2021年9月,被確定為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峯計劃建設高校。
2023年9月4日,徐州醫科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籌)正式揭牌。 [27] 
徐州醫科大學主校區大門 徐州醫科大學主校區大門

徐州醫科大學辦學條件

徐州醫科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5月,學校設有17個學院(部)、36所附屬醫院(臨牀學院),開設29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醫、理、工、管4個學科門類。 [18]  [25] 
學院設置
本科專業設置
醫學
臨牀醫學
麻醉學
兒科學
精神醫學
醫學影像學
醫學檢驗技術
醫學影像技術
眼視光醫學
康復治療學
食品衞生與營養學
口腔醫學
預防醫學
藥學
藥物製劑
臨牀藥學
助產學
護理學
智能醫學工程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
-
理學
生物科學
生物信息學
生物技術
工學
假肢矯形工程
醫學信息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
物聯網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管理學
公共事業管理
信息資源管理 [18] 
-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臨牀學院
地區
醫院名稱
基地名稱
徐州市區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徐州市區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徐州市區
徐州市口腔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徐州市區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徐州市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七十一集團軍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淮海醫院
徐州市區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市立醫院
連雲港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連雲港醫院
淮安
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淮安醫院
宿遷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宿遷醫院
連雲港
連雲港市市立東方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連雲港東方醫院
徐州市區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婦幼保健院
徐州市區
徐州市兒童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兒童醫院
徐州市區
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東方醫院
徐州市區
徐州市傳染病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傳染病醫院
徐州市區
徐州市康復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徐州康復醫院
宿遷
沭陽縣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沭陽醫院
徐州縣區
邳州市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邳州醫院
山東臨沂
臨沂市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臨沂醫院
山東滕州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滕州醫院
安徽淮北
淮北礦工總醫院集團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淮北醫院
徐州市區
徐州市中心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徐州臨牀學院
鹽城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鹽城臨牀學院
江陰
江陰市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江陰臨牀學院
淮安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淮安臨牀學院
宿遷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宿遷臨牀學院
河南商丘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商丘臨牀學院
安徽淮北
淮北市人民醫院
徐州醫科大學淮北臨牀學院

徐州醫科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9月,學校現有校內專任教師960人,外聘教師917人,附屬醫院師資4045人。專任教師中有正高職稱188人,副高職稱344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佔全校專任教師總數的55.42%;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 630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301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 96.98%。 [18] 
學校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1人、國家傑青2人、國家優青1人,江蘇特聘教授39人、省“雙創”人才12人、省“雙創”團隊6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青藍工程)6個,入選省“333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2人次、第二層次培養對象22人次,省教學名師3人。2022年,3人入選海外優青、25人入選省“雙創”博士、3人入選江蘇特聘教授計劃、9人入選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 [18] 
類別
名稱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
麻醉學專業教學團隊(張勵才)
江蘇特聘教授
高燦、花放、楊晶、喬建林、李安安、張道永、馬波、杜紅偉、王琦、朱旭等 [6] 
江蘇特聘醫學專家
張仲榮、潘振強、費沛文
江蘇省教學名師
張勵才等
江蘇高校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麻醉學專業教學團隊、臨牀藥學協同育人中心 [19] 
江蘇省級優秀教學團隊(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
麻醉學專業教學團隊(張勵才)、臨牀醫學專業教學團隊(鄭葵陽)、麻醉學教學團隊(張詠梅)、預防醫學教學團隊(徐莉春) [2] 

徐州醫科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14張)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4項;江蘇省級特色專業5個,江蘇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江蘇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專業(類)4個,江蘇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點11個;共有5門國家級課程,獲批立項省部級及以上的精品課程25門。 [2]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
麻醉學、藥學、臨牀醫學、醫學影像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麻醉學、臨牀醫學、臨牀藥學、護理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影像技術、預防醫學、醫學信息工程、口腔醫學、公共事業管理、信息資源管理 [28] 
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麻醉學專業人才培養創新試驗區
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
五年制臨牀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3+2”三年制專科臨牀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江蘇省級特色專業
預防醫學、醫學影像學、生物醫學工程、藥學
江蘇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生物醫學工程、預防醫學、醫學影像學、藥學等
江蘇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專業(類)
生物醫學工程類(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影像學)、藥學類(臨牀藥學、藥學、藥物製劑)、臨牀醫學、麻醉學
江蘇省級重點產業學院
細胞治療藥物產業學院 [16] 
江蘇省級實驗示範中心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預防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診斷學基礎課教學實驗中心、機能學試驗中心、醫學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形態學實驗教學中心、藥學實驗中心、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心、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心、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示範中心 [2] 
精品課程
課程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麻醉藥理學、臨牀藥理學、麻醉生理學、藥品生產、營銷與創新創業實踐
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
麻醉生理學
全國醫藥學研究生在線課程
現代藥物分析技術
江蘇省級精品課程
麻醉藥理學、麻醉解剖學、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體生理學、病原生物學、臨牀麻醉學、臨牀藥理學、醫學統計學
江蘇高校外國留學生英文授課精品課程
人體生理學、藥理學Pharmacology
江蘇省高校在線開放課程
藥劑學、藥理學、分析化學、基礎化學、人體寄生蟲學、基礎護理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藥學、醫學微生物學
江蘇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影像診斷學(本科)、麻醉解剖學(本科)、科研誠信與學術規範(研究生)、藥學概論(研究生)
江蘇省級產教融合型一流課程
工業藥劑學、醫學影像設備學、醫院網絡架構規劃與設計
  • 教學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8項。江蘇省第十屆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3項,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1項。
2019年,學校5項課題獲批江蘇省教育教學改革立項;2020年江蘇高校“大學素質教育與數字化課程建設”專項課題2項獲批立項;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5項獲批立項;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評估委員會課題1項獲批立項;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累計獲得教育部“十二五”規劃教材2部,省級重點(精品)教材40部,其中2020年,組織學校7部教材參評江蘇省“十三五”重點教材遴選工作,4部教材獲批立項建設。 [2] 
教學成果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新世紀麻醉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構建案例教學體系,培養創新實用型醫學人才的研究與實踐
2013年江蘇省高教教學成果一等獎
校企協同創新機制下培養藥學應用型創新人才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3年江蘇省高教教學成果二等獎
高等醫學院校臨牀醫學教師勝任力模型研究
2013年江蘇省高教教學成果二等獎
麻醉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2011年江蘇省高教教學成果特等獎
醫藥兼備的臨牀藥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1年江蘇省高教教學成果一等獎
高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實踐與研究
2009年江蘇省高教教學成果二等獎
適應新世紀衞生體制改革方向的社區醫學人才培養理論研究與實踐
2009年江蘇省高教教學成果二等獎
麻醉解剖學課程改革與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2007年江蘇省高教教學成果二等獎
21世紀初麻醉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2005年江蘇省高教教學成果一等獎
新時期高級醫學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2005年江蘇省高教教學成果二等獎
眼科多媒體教學網站的建立及應用
2005年江蘇省高教教學成果二等獎
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麻醉學專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1997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徐州醫科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5月,學校擁有基礎醫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臨牀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具備碩士研究生推免權,設有生物學、臨牀醫學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臨牀醫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臨牀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6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 [25]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生物學、臨牀醫學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臨牀醫學
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培育點
麻醉學
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
臨牀醫學
江蘇省優勢學科
生物學
江蘇省級重點學科
麻醉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 [3]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基礎醫學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臨牀醫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電子信息、生物與醫藥、臨牀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衞生、護理、藥學、醫學技術、公共管理 [25] 

徐州醫科大學學校榮譽

時間
獎項名稱
2021年9月
被確定為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峯計劃建設高校
2022年4月
徐州醫科大學第二臨牀醫學院2019級兒科學專業1班團支部被授予“江蘇省五四紅旗團支部(團總支)”稱號 [12] 

徐州醫科大學學術研究

徐州醫科大學科研機構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1個,江蘇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科研平台10個。 [2] 
類別
名稱
江蘇省雙創團隊
麻醉學(曹君利)、腫瘤信號轉導與干預研究(鄭駿年)
江蘇科技創新團隊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基礎及臨牀轉化(曾令宇)、腫瘤信號轉導與干預研究(鄭駿年)、麻醉與疼痛的基礎和臨牀應用技術研究(張勵才)、腫瘤生物治療(裴冬生)、全麻藥物作用分子機制研究(張赭) [4] 
徐州醫科大學省部級以上科技平台一覽表
平台級別
科研基地名稱
批准時間
國家級
腫瘤生物治療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2016年
麻醉精神藥物研究與評價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
2021年
腫瘤生物治療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2022年
江蘇省政府
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高校協同創新中心
2014年
江蘇省麻醉與鎮痛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
2008年
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科技公共服務平台
2011年
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1年
江蘇省糖尿病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4年
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工程實驗室
2011年
江蘇省新藥創制與評價工程中心
2016年
江蘇省人工聽覺工程工程研究中心
2017年
江蘇省醫學基因檢測工程研究中心
2019年
江蘇省骨髓幹細胞轉化應用工程研究中心
2020年
江蘇省細胞治療藥物產業創新中心
2021年
江蘇省醫學影像與數字醫學工程研究中心
2021年
江蘇省醫療健康人工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2022年
江蘇省急性高原病防治的吸入性藥物成藥技術研發融合創新平台
2021年
江蘇省定製化醫療器械3D打印技術研發融合創新平台
2022年
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麻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
2014年
江蘇省腦病生物信息重點實驗室
2005年
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
2010年
江蘇省骨髓幹細胞重點實驗室
2014年
江蘇省新藥研究與臨牀藥學重點實驗室
2014年
江蘇省免疫與代謝重點實驗室
2016年
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2021年
江蘇省免疫與代謝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2022年
江蘇省衞健委
江蘇省麻醉醫學研究所
2003年
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研究所
2011年
江蘇省衞生應急研究所
2017年
江蘇省骨髓幹細胞研究所
2017年
參考資料: [22] 

徐州醫科大學科研成果

2020年,學校獲批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7個,其中面上項目28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9項,直接經費2258萬元,獲批資助經費創歷史新高。項目數和直接經費數較2019年度分別增長21.3%和5.5%。 [8] 
國家級科研獲獎
獲獎等級
獲獎項目名稱
2016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
造血幹細胞移植併發症防治新策略的探索與應用
2015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二等獎
IL-18、IL-24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
以重組腺病毒為載體的基因療法對惡性腫瘤治療的臨牀前期研究
2012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布-加綜合徵的介入治療及中遠期療效觀察
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缺血性腦卒中神經保護新靶點的研究
2011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缺血性腦損傷的分子機制和藥物干預新靶點的研究
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二等獎
接觸腦脊液神經核團的發現及其物質分佈和功能探索
慢病毒載體的優化及其應用
2010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以Ki67基因為靶點的多種基因阻斷技術治療腎癌研究
2009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二等獎
GluR6信號模塊介導腦中風JNK通路的激活和調控及作用的研究
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靜脈系統梗塞—高壓性疾病(VOH)綜合介入治療
2008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系列研究
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的系列研究
1998年衞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全國高等醫藥院校麻醉學專業教材
1995年衞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圍產兒出生缺陷監測及高危高發出生缺陷的病因學探討(聯合報)

徐州醫科大學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徐州醫科大學學報》主要刊登基礎研究、臨牀實踐研究、預防醫學方面的論著、綜述 ,也刊登臨牀方法學、經驗介紹方面的論文。《徐州醫科大學學報》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確定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首批進入《中國科技期刊(光盤版)》的成員期刊。被美國《CA》和俄羅斯《AJ》收錄。《徐州醫科大學學報》創刊至今多次獲江蘇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國家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編輯獎等。 [9] 
國際麻醉學與復甦雜誌》內容涵蓋臨牀麻醉、重症監測治療、生命復甦、疼痛診療、藥物依賴與戒斷等領域,以綜述為特色,以創新性研究成果為核心,以臨牀前瞻性研究、應用基礎和基礎研究為重點。設置有論著(50%)、綜述(40%)、講座(知識更新)、國際交流、學科建設等欄目。2008年始《國際麻醉學與復甦雜誌》被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並被美國《化學文摘》(Chemical Abstracts,CA)和萬方數據庫收錄。 [10] 
  • 館藏資源
截至2022年8月,徐州醫科大學圖書館有館藏書刊119萬餘冊,其中紙質圖書111萬餘冊,生均圖書49.78冊,紙質書刊資料總值5060.4717萬碼洋。電子圖書257.9589萬冊,電子期刊75553種1823890冊,擁有中外文數據庫53個。 [18] 
徐州醫科大學圖書館 徐州醫科大學圖書館

徐州醫科大學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與徐州市政府、徐州市經開區、恩華藥業、恆瑞醫藥、中國礦業大學等政府、企業、高校建立十餘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成立健康工程研究院,與徐州市人民政府舉行校地共建協議簽約儀式,雙方簽訂校地共建暨徐州生物醫藥創新港建設合作框架協議。先後與美、澳、韓等國家40餘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際合作關係。
2019至2020學年,與韓國首爾大學醫學院、英國薩里大學等簽訂校際合作協議,與帝國理工大學紐卡斯爾大學等8所英國高水平大學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與曼徹斯特大學開展碩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與薩里大學開展本科生海外學習,成為“江蘇英國20+20高水平大學合作聯盟”成員單位。選派55名教師赴國外參加學術會議、研修學習、科研合作。向教育部申請加入普通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區招收研究生名單,完成教育部2019年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的資格備案工作,新增臨牀藥學、醫學影像技術2個招生專業,錄取台灣籍本科新生3名。 [2] 

徐州醫科大學文化傳統

徐州醫科大學學校標識

  • 校徽
徐州醫科大學校徽 徐州醫科大學校徽
學校徽標為圓形,顏色為藍色。上方為魯迅體中文校名“徐州醫科大學”,下方為英文校名,中間圖案為蛇杖、和平鴿與書本。學校徽章為教職工和學生佩戴的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 [11] 
  • 校旗
學校校旗為長方形旗幟,中間為校名和學校徽標。 [11] 

徐州醫科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以德載醫,博學創新
校訓石碑 校訓石碑
儒家經典《大學》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近代著名教育家唐文治老先生也有一句教育名言:“欲成第一等學問、事業、人才,必先砥礪第一等品行”。徐州醫學院的校訓“以德載醫,博學創新”中的“以德載醫”,就藴含了“一等學問必先砥礪一等品行”這個道理。學會做人是根本。其次要學會如何做有用的人,學好本領,將來用醫學知識回報社會;然後是學會做成功的人。
元代著名學者許明奎的《勸忍百箴》篇中格言:“立身百行,以學為基。”中國古代還有一句名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尤其是醫學專業知識更新迅速,從事醫療衞生職業更需要保持終身學習。徐州醫學院的校訓“以德載醫,博學創新”中的“博學創新”,就飽含了“學以致業”的道理。 [11] 
  • 校慶日
每年的5月15日。 [11] 
  • 校歌
《徐州醫科大學校歌》
徐海大地故黃河畔匯聚着一代青年
救死扶傷報效祖國
我們重任在肩在肩艱苦奮鬥團結進取
我們的傳統勤奮嚴謹
求實創新我們牢記心間啊
啊在這飛翔的時代我們將紅火的青春無私地奉獻無私的奉獻無私的奉獻徐
海大地故黃河畔匯聚着一代青年
救死扶傷報效祖國
我們重任在肩在肩努力學習又紅又專
奮力拼搏向前根深葉茂
桃李滿園母親總在身邊啊
在這飛翔的時代我們將紅火的青春無私地奉獻無私的奉獻無私的奉獻 [11] 

徐州醫科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祝木偉 [24]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盧亞娟
副校長
曹君利、王媛、孫志明、郭棟、呂凌 [26] 

徐州醫科大學知名校友

姓名
備註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江蘇省主委,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教科衞體委員會委員
南京市兒童醫院副院長兼心胸外科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黨委副書記、放射科副主任
哈佛大學麻醉學教授,老年麻醉研究室主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