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州漢楚王陵墓羣

鎖定
徐州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兩漢文化的發源地。兩漢四百年間,徐州共有十三位楚王、五個彭城王,應有十八座王陵墓葬,合稱“徐州漢代十八陵”。其實還不僅如此,東漢時期,在現在的徐州行政區域內還分封過一個下邳國,有四位下邳王嬗遞。徐州漢墓中的王陵墓葬,構成了徐州兩漢文化的“三絕”之一。從文物價值、獨特性、普遍價值認同方面,徐州的漢代楚王陵墓羣完全有實力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為了進一步擴大徐州漢文化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我市啓動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活動,“徐州漢楚王陵墓羣”初步擬定為世遺申報項目。
中文名
徐州漢楚王陵墓羣
所屬年代
漢代
出土地點
徐州

徐州漢楚王陵墓羣漢墓資料

徐州是西漢高祖皇帝劉邦的故鄉和發跡之地,對這塊卧龍寶地,西漢歷代統治者都異常重視。劉邦稱帝的翌年(前201年),即封其弟劉交為楚王諡號楚元王,傳八代。第八代楚王劉延壽時,因與廣陵王胥謀反被誅除國,歷時132年。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宣帝遷其子定陶王劉囂事楚,再傳四代,王莽時絕,歷時59年。西漢一朝,楚王兩傳十二代。漢朝有制,封王死葬封地。十二代楚王應有十二處陵墓其位置當在徐州附近。近年來,通過文物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已調查和發掘了八代楚王的陵墓,為探討西漢楚國的歷史積累了殷實的實物資料。

徐州漢楚王陵墓羣調查資料

(一)楚王山漢墓羣
楚元王陵 楚元王陵
楚王山位於徐州市西十公里的銅山縣大彭鎮境內,山體東西走向,主峯高195.1米。墓羣位於北坡,現存五座漢墓。1號墓是主墓,位於山體向北伸延的山頭上,山頭高70米,其上有褐色夯築封土,高約10米,上方下圓,周長約200米。在封土東約30米的坡上,可見墓口。在其東有用碎石堆成的斜坡,長約百米,直至山下,這些碎石,顯系造墓時鑿巖的廢棄物。封土南30米處的山頭與主體連接處,人工鑿製出一條東西長60餘米,寬約5米,深4米的溝,似為防止主峯洪水下瀉沖刷墓葬封土而特建的排水溝;2號墓位於1號墓山腳下,為一東西長135米,南北寬約60米,高約20米的封土堆,似為1號墓的陪葬墓;3號墓位於2號墓東125米亦為陪葬墓,為覆鬥狀,底園上方、底部直徑約為60米,頂部20米見方,高12米。墓之東半部,被村民採土削去約五分之一。夯層明顯,層厚10-20釐米;4號墓位於3號墓東約200米,呈覆鬥狀,底部每邊長約60米,高13米,頂部每邊長17米,原為斜坡,後呈四級坡階;5號墓位於4號墓西北角,封土較小,其形亦呈覆鬥狀,高不足4米,每邊長22米,也應是一座陪葬墓。《後漢書·郡國志》注引《北征記》載:“彭城西二十里有山,山陰有楚元王墓”。酈道元《水經注》“獲水又東經同孝山(即楚王山)北,山陰有楚元王冢,上圓下方(實為上方下圓),壘石為之,高十餘丈,廣百步許,經十餘墳,悉結石也”。“《銅山縣誌》也記載了這一問題:“楚元王墓上圓下方(實為下圓上方),壘石為之,高十餘丈,廣百步許。另有古墓數十處,皆壘以巨石,相傳為劉交子孫墓。”北朝宋傳亮《修楚王墓陵》記述當時還在陵側住有五户守陵人家,經常灑掃陵墓,依時祭奠。看來在北朝時期,楚元王陵的規模還相當可觀,不僅有十餘(幾十座)墓,而且墓側住有保護陵墓的人家,並依時祭墓,墓的周圍用特製的石塊砌築,十分壯觀。昔日的景象已不復存在,碩大的封土堆經過兩千年的水土流失,沒有了當年的氣勢,墓周砌築的巨石,已為村民拉去鋪路建橋,墳堆上長滿了荒草和荊條。1997年元月一羣盜墓賊子,他們經過精心策劃,兩次盜掘了楚元王墓,不少文物被他們盜走。為了解墓內盜掘情況,徐州博物館副館長梁勇同志曾順着盜洞進入墓內探查。繪製了示意圖發表於2001《文物》第十期上。若梁勇繪圖準確,該墓既具有豎穴墓的特徵又具備巖洞墓的特點,很可能開了巖洞墓的先河。這裏已成立了文物保護機構,對這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出了保護範圍,樹立了保護標誌。
(二)南洞山漢墓
南洞山漢墓位於徐州市東南15公里的銅山縣潘塘鄉。兩座墓開鑿於段山之南坡,座北朝南,方向正南北。東側為主要墓葬,男性墓(編號M1)西側為從葬墓,即為女性墓(編號M2)。二墓皆早年被盜,在二號墓甬道壁上陰刻出“至大年”三個字,看來該墓盜掘年代至少在此之前,至大為元武宗年號,只存在一年(1308年)。明代又在二墓道前建廟,立有石碑一通,記載廟會盛況。
M1由墓道、甬道、耳室及墓室組成。墓道分前後兩段,前段呈長方形、平底,後段呈喇叭形接甬道,墓門(即甬道口),高1.85米,寬1.15米,甬道長約50米,距墓門18米處的西壁鑿有耳室,呈正方形,每邊長4.5米。甬道北端接墓室,前室南北長5.4米,東西寬7.35米,高1.95米,前後室之間有寬2.25米,高1.95米的過道,後室較大,南北長6.75米,東西寬9米,高2.15米,後室中間近北處有一正方形石質擎天柱。直徑1.8米見方。該墓除墓道、甬道及耳室做成外,其他部分均未按原計劃完成,特別是墓室頂和壁鑿制粗略,很多地方都有未完工的痕跡。有人説墓室為盝頂,這種説法是不準確的。
M2位於M1西約8米,亦有墓道、甬道、耳室、墓室諸部分組成,但規模要小得多。墓道呈長方形,位於M2前端,但沒有喇叭形的部分。甬道高、寬同M1,但很短,甬道東、西兩側各有一耳室,斜向相對,大小不等。墓室呈正方形,約3米見方,高度同M1後室相同,但是,在該墓後室的東北角處向東北鑿一隧道,恰與M1耳室西壁相通。此墓亦未按原計劃完成。
二墓早年被盜慘重,未見任何文物,只能以據其型斷其年代。

徐州漢楚王陵墓羣發掘資料

(一)北洞山漢墓羣
北洞山漢墓(精) 北洞山漢墓(精)
北洞山漢墓位於徐州市北十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北岸、津浦鐵路西側的銅山縣茅村鎮洞山村。因該村位於徐州市北,俗稱北洞山。村中有三座山頭,東南一山稱桓山,山中有一石室墓,早年遭盜,墓道兩壁上有不少後人題記,傳為宋大夫司馬桓魋墓。實為一漢墓。村中部的另一山頭,其上封土成峯,土呈棕褐色,人工夯築,夾雜有繩紋、弦紋灰陶片及較多的繩紋瓦片。封土高度約20米,範圍直經約百米。封土多為村民取走他用。1954年5月,村民取土時發現該墓。從墓內取出橋形銅印兩方,印文為“楚宮司丞”、“虹之左尉”;青玉璧兩塊,鐵劍兩把,陶女俑七件及許多銅錢。1980年夏季,村民在封土南約10米處挖取石料,再入其墓,取出各種陶俑30餘件,還有石磬、井欄等。俑身施有黑、白、紅、綠、黃、赭等彩,製作工藝水平頗高。1986年9月至12月,徐州博物館會同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實習隊對該墓進行發掘。該墓鑿山為室,因山而葬,依山為陵,坐北朝南,由墓道、主體墓室和附屬墓室三部分組成。墓道位於南端,由前後兩墓道組成,前道寬約5.8米,後道寬約3.5米,後道兩側壁鑿出七個小龕,東四個,西三個,龕平頂,每龕約1平方米,每龕置彩繪陶俑30件左右;主體墓室位於墓道北端,由墓道、耳室、大門、側室、甬道、橫室、主室甬道、主室及廁所等部分組成,為石灰岩山體中鑿石造室,總長21.5米,最寬處達15米,是該墓的主要部分,鑿造工藝異常考究,各室裂隙部分用特製料石鑲砌,四壁平整,部分拋光,同時用灰砂抹平,塗以青灰色塗料,再用硃紅刷塗,整個墓室紅彤彤,華麗壯觀。各室頂比較複雜,既有平頂,又有兩面坡頂,還有四面坡頂;甬道、墓道皆用特製塞石封填,此墓塞石為特別加工,兩兩相對,榫卯扣合,非常堅固;甬道部分用十二塊分三組封填,棺室門道也用四塊塞石兩兩並列上下相疊,墓道北端亦填以塞石,但石塊小不統一,明顯有些簡略。附屬建築部分位於墓道北端的東側,在墓道北端有通道,該部分地平比主體部分降低約3米,有階梯相通,由十一個室構成,其功能分別為舞廳、更衣室、庫房、倉房、廚房、柴房、廁所等,長24米,寬16米。為鑿石成穴,砌石為室,每室壁砌石九層,石料厚薄不均,室頂用條石人字形排成兩坡頂,其上覆以土,頂部石面部分有朱書題字,主要為石材編號和尺幅,這些石室,形狀相似,寬窄大小有別,最大室長15米,寬3米餘,面積達64.6平方米。在廚房中設有灶具,廁所中有蹲坑,貯藏室中有穀物碳化痕跡,有方形水井,上有復鬥式井台。整個附屬建築,工藝有些粗糙,全部用毛茬石頭,未做拋磨處理。廁間與庫房等部位,用特製陶製空心磚相隔。
從發掘現場觀察,該墓曾多次被盜。但仍有甬道西側室和墓道兩側七個石龕未被盜墓者發現,保留下222件彩繪陶俑和金帶鈎等重要文物。其他部位雖被盜擾,仍清理出彩繪陶俑、陶容器、銅弩機,銅箭頭、銅鋪首,銅質封門器、金帶鈎、玉劍飾、玉獸、玉劍格、玉珌、玉璧、玉璏、玉觹,鱗形玉衣片、玉環、石磬、銅印,玻璃杯及銅錢等各式文物600餘件,特別是銅印、“半兩”銅錢和鱗狀玉衣片等,有些填補了漢墓發掘的空白,對考證該墓年代起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該墓的附屬部分,是以往漢墓中未見過的。據“發掘報告”考證,墓主為第五代楚王安王劉道。
2004年11月9日《中國文物報》頭版發表了葛明宇、孫鳳娟二同志的文章,指明該墓墓主不是第五代楚王劉道,而應是第二代楚王劉郢客。我認為該報告把其墓年代訂在第五代似靠後了,定在二、三代較合適。其因有:1.其墓出土文物與第六代楚襄王劉注墓出土文物比較差異太大。2.其墓葬形制也是從第五代到第六代也是跳躍式,不應差別那麼大。3.該墓出土錢幣2/3以上為早期錢也不合理,應為時代越晚早期錢越少才符合社會發展規律。4.第五代墓已到了武帝元狩之後,由於武帝推恩令已實施,王國勢力弱小,難與皇室抗衡,五代楚王劉道怎麼可能用屬於東海和彭城的官印陪葬呢?疑點很多現列舉這四點供方家研考。
在墓北約百米處,另有一山,叫後樓山,考古工作者已經在該山上發掘出十餘座豎穴石室墓,這些墓多在一側或一端鑿有洞室,出土器物也較豐富,計有玉璧、玉璜、玉枕、玉覆面及一些銅器、陶器等。顯然這些是北洞山楚王墓的陪葬墓。
關於“司馬桓魋墓”,有人考證為北洞山楚王墓的王后墓。
(二)馱籃山漢墓
該墓位於徐州市金山橋開發區的王莊村村東側馱籃山上。該山有東西兩個山頭,在山的南坡開造了兩座墓,西側為一號墓,東側為二號墓。該二墓於1987年由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根據羣眾反映調查發現。1989年10月至1990年4月由徐州博物館考古隊進行發掘。兩墓鑿山而葬,規模宏偉壯觀,結構奇特,工藝卓越。經發掘者考證,兩墓為西漢早期某代楚王夫婦墓地。
一號墓由墓道、甬道及13個墓室構成,室內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墓道長達30米,寬約5米,為在山坡上鑿制而成,呈北低南高斜坡狀,傾斜夾角20度,墓道內填紅褐色夯土,雜有不規則自然巨石。一號墓墓道上部多被採石破壞。前段石質欠佳,尚留一段可見原貌。墓道與墓門相接處,有一長7.2米的平面,與墓道同寬。在此平面上,有一與墓門等寬,長3.2米的斜底坑,北端最深處距平面72釐米。甬道自墓門至橫堂,長16.6米,寬2米,高2米,填塞石五組,共20塊,塞石每塊長約3米,寬、厚各約1米,每塊重約10噸,墓室面積達200多平方米,總長28米,最大的室為橫堂,長9.47米,寬3.7米,高3米餘,主室位於橫堂北直對甬道部分向北伸入,在甬道上鑿出三對側室,兩兩相對,前部兩對為正方形,稍後一對為長方形,橫堂西壁北端向西鑿一小甬道,在其西端南北各有一室,南室為廁所,北室為沐浴室,廁間設施考究,由特製青石構件組裝而成,由蹲坑、踏腳板、靠背、右欄及握手、地下排水系統等部分組成,科學合理而實用;沐浴室,在西南角門側用磨光石條砌出方形抹角淺浴池,整潔大方。另在橫堂東側後壁向北再向東鑿制同西側之廁間、沐浴間相同的二室;另在橫堂北壁主室西側向北鑿製出一東西長南北寬之墓室。該墓除甬道外,共有十三間墓室,各室均設有門道,原裝有木質門扇,門朽無存,留有門窩、封門器窩及門樞窩的上下窩槽及個別門樞銅飾件。墓內排水系統完備,各室以溝相通,利於泄水。該墓嚴重失盜,但墓室保存完好,出土文物主要有各式陶俑、陶金餅及各種金屬物件等。
二號墓位於一號墓東側140米處。形制、結構大體同一號墓,唯甬道較短,長10.58米,寬度相同,其上有兩對側室,靠墓門側室為長方形,而北側一對側室各為前後兩室,主室形制同一號墓,橫堂西側廁間與沐浴室亦為在橫堂北壁西端向北再向西鑿甬道,然後在其端向南北各鑿一室,南為廁間,北為浴室,廁間有蹲坑等設施,而沐浴間有浴池等;橫堂東亦鑿一室。二號墓比一號墓略小,全墓共十一室,總面積約187平方米。室頂大體同一號墓。該墓早年被盜嚴重,出土遺物也與一號墓大同小異,以各式陶俑和陶金餅為最多。該墓道部分保存較好,在墓道北端山體上,鑿製出“■”形排水溝,以防山上水下瀉沖刷墓道封土。
馱籃山二墓,造型風格相同,結構略異,墓道相似,墓門處理相仿,墓內設施也大同小異。特別值得提出的是:二墓的做工精湛。石壁雕鑿平整,內壁均以澄泥遍塗3-5層,再以紅色平敷,室內裝修技術嫺熟。墓室的頂計有四角攢尖頂、平頂、盝頂、兩面坡頂等,可以説,漢代所有的房頂形制在這裏都用上了,兩墓都有完備的排水設備。一號墓塞石自銘“前山”,同時在橫堂東側一室中存有散亂的鐵甲片,説明一號墓是男性墓,其主人當為楚王。二號墓當屬王后。這完全符合西漢時期帝王陵墓“同塋異穴”制度。
(三)獅子山楚王陵
獅子山楚王陵(雄) 獅子山楚王陵(雄)
徐州獅子山楚王陵是徐州漢兵馬俑的主人墓。它的發現是在發掘兵馬俑之後,我經過6年的不懈努力,於1991年7月12日找到的。1994年11月經國家文物局頒發發掘證照,當年12月動工發掘,次年3月底基本結束。由我和鄒厚本同志任領隊。該墓位於兵馬俑館東400米的獅子山主峯南坡,鑿石成墓,早年被盜,有3間耳室和1座陪葬墓未被盜墓者發現,保存下來一些重要文物。該墓由墓道、天井、內墓道、甬道、耳室、側室、棺室及陪葬墓等部分組成,總長117米,寬13.2米,面積850多平方,鑿石量達5100多立方米。是歷年來在徐州所發現的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豐實的墓。但該墓尚未按原設計要求建成,室內有許多地方遺留下諸多待完成的痕跡。
墓道分內外兩部分,外墓道又分前後兩段,前段長29米,寬9米,未建成,其上殘石林立,為了下葬方便,在殘石上用夯土做成斜坡道。後段長20米,寬3.45米,平底,深達14至10米,兩壁平直,裂隙處用特製石料砌補;內墓道位於後端,北接墓門,長19米,寬2.05米,深5.20米,其上為天井,天井長18.6米,寬13.2米,深11~8.5米,四壁平整,裂隙部分用特製石塊填補。內墓道兩側有三間耳室,西側兩間,東側一間為E1,有二門。內外墓道相接處的外墓道北側,有一陪葬墓,未被盜,從出土銅印得知,其主人為食官監,他陪葬有五鼎、四璧、二璜、四把鐵劍,一套玉枕,兩面銅鏡及陶器,陶俑等,一堆銅錢位於足頭。三間耳室,功能分明,東側耳室為廚間,出有大量炊具及陶甕等,並有下邳、蘭陵、符離、蕭邑的封泥,説明這些東西多系這些屬具貢奉的。內墓道西側W1為御府庫,出土文物特別豐富,門內有玉豹守門,室內存放的銅兵器有劍、戈、戟、矛、鈹;鐵兵器有劍、矛等;銅容器有舫、鍾、鼎、匜、盆、勺等;玉器主要為酒器卮,耳杯、高足杯及玉蟬、玉環等;漆器多腐爛,計有耳杯,圓奩上的銀、銅釦件等,同時還有“彭城丞印”、“太倉之印”、“內史之印”等封泥。如兩捆鐵劍上放置“楚中尉印”封泥。W2為儲藏室,計有銅鑑、壺、鍾、燈、銀娟、銀盆、銀鑑等。還有一對銅豹放置在室中央,這些器物也多為貢品。
該墓甬道內的各室被盜,盜者從墓門入墓。墓之封門塞石被拖出四塊,在盜洞及墓門被拉出的塞石上散存着各種文物,有銅錢,玉器及銅器殘件,銅印章等,金縷玉衣被拖出室外,在塞石上把金縷抽走,玉片被棄置於塞石上或塞石夾縫中,現存玉片4000多件,個別玉片上尚存有金絲,玉璜、玉璧散落各處,一片狼藉。墓門與甬道高寬相同,高1.96米,寬1.95米,用16塊塞石並排疊壓封堵,每組4塊,共4組,計16塊,總長10.5米,把這段甬道封堵的嚴嚴實實。甬道總長39.36米,甬道上鑿出六間側室和兩間儲藏室,東側四室從南至北為E2-E5,從盜後殘跡看,E2為錢庫;E3未鑿成,E4為一陪葬墓,在此室清理出女性牙齒及玉舞人、玉璜等遺物,該室除木門外,又用空心磚封堵;E5亦為陪葬墓,盜掘慘重,只清理出少量陶片封門方法同E4;甬道西二室,南為W3,清理出銅鏡殘件,鐵甲片、銅鏡、銅弩機等,北邊為W4,主要出有銅印、銅帶鈎和一對玉龍等。看來此為印庫,甬道北端接橫室,因西東不在一個平面上,暫把東側編為E6室,室底比西室高25釐米,該室較寬大,東西長4.58米,南北寬3.40米,高1.97米,該室遺物不多,主要有玉鼻塞、玉璜及死者遺骨,計有頭骨,骶骨、肋骨、骰骨等,從跡象看,原來棺槨就放在這裏,西半部為W5,長5.4米,寬3.24~3.44米,高2.2米,該室遺物異常豐富,主要有玉璜、玉璧、成組漆玉棺所鑲玉片圖案及玉件,玉龍、墓主人骨骼等,從E6和W5至後室、有一個過道,長4.25米,寬2.07米,高1.84米,過道底部南低北高,呈斜坡勢,後室東西長7.98米,南北寬3.37米,高1.87米,出土文物以樂器為主,有石磬、琴瑟鈕,玉管,鐵甲衣片及銅鏃等。
該墓建造,巍偉壯觀,但並未按原計劃建成,從現存情況看,到處殘留未完成殘跡,排水設備也未來得及開鑿。此墓的主人死的突然,屬於草草埋藏。
(四)龜山漢墓
龜山漢墓(奇) 龜山漢墓(奇)
龜山位於徐州市西北9公里處,為一高約40米的石灰岩山包,因其形似龜故名。現位於徐州市九里區拾屯鎮境內。
1972年6月,南京博物院曾在龜山西麓發掘過一座西漢豎穴洞室墓(未被盜掘),出土一些銅器、陶質金餅等重要文物,個別銅器上有“文後家官”,“丙長翁主”銘文,似為陪葬的翁主墓。該墓編為龜山一號墓。1980年在其墓南側又發現了一座巖洞墓,編號為龜山二號墓,該墓實為兩座並列的夫婦墓,由南京博物院和銅山縣文化館於1981年11月和1982年11月分兩期進行發掘。該墓早年被盜,盜掘慘重。1990年春天,龜山兩村民從北墓道進入,對未清理的南甬道後端一組(第13組)塞石進行撥弄,把其上邊一塊砸壞,進入甬道,發現南甬道中的三間耳室。這三個耳室,由徐州博物館進行清理。1992年夏天,銅山縣文化局又對南墓道、甬道進行清理,拉出塞石13組等26塊。至此,該墓的發掘工作全部結束。
該墓由墓道、甬道、耳室、側室、前堂、棺室等部分組成。為同塋異穴夫婦合葬墓,因中有壼門相通,故報告將其視為一個墓。通觀全墓可知,南側墓為主墓,即楚王墓,北側為副墓,即王后墓。楚王墓由墓道、甬道、塞石及V1—XV號墓室組成。王后墓亦由墓道、甬道、塞石及I—V號墓室組成。為便於介紹,特以龜山二(男)號墓和龜山二(女)號墓(以下簡稱“男墓”、“女墓”)分別介紹:
男墓:墓道位於西端,露天,分前後兩段。前段未發掘到頭,寬4米,後面呈梯形,東接甬道,與墓門同寬,西接墓道前端。因山坡關係,前端距地表深度2.4米,後面最深達7米,露天部分以夯土填實,夯層0.7米,層間夾有碎石層。
甬道位於墓道東端,直接墓道,甬道口也是墓門,高1.78米,寬1.06米,全長51.2米。甬道中有三間耳室,南側一室(XⅢ),出土陶俑3件,陶馬4件,還有銅質馬銜鑣、鐵環,鐵鈎形器等。該室門直對XTV室,XTV把甬道截為兩段。該室距墓門28米,東壁距IX室23.2米,室東西長4.8米,南北寬4.64米,頂高2.55米,為四角攢尖頂。東北角有一方形水池,池面有一方形石塊,在西壁處有一陶盆和一件陶俑。該室西壁向北通一門,入XV室,XV室南北長7.9米,東西寬4.4米,頂高2.4米,壁高1.85米,呈長方盝頂,中間有一立柱,室內放置陶俑一件,陶馬六件,及鐵銜鑣、銅弩機、鐵鈎形器等。甬道封以塞石,每組上下兩塊,十三組,共26塊。塞石長方體,長1.65~2.48米不等,2.3米者居多,寬約1米,高約0.9米,製作較粗糙,不太光滑。塞石的兩端多有刻銘或書銘。特別是第一組上層塞石前端上雕刻一篇文字為墓主遺訓,內容曰墓主葬制簡約皆葬瓦器,請“盜墓”者不要盜掘該墓。該墓除甬道三間耳室外,還有主室、側室、廁所、廚房等七間及水井。其中有兩間較大室,中間皆有擎天柱,最大的墓室(VⅡ室),面積達60多平方米。
女墓位於北側,墓道、甬道基本同男墓,唯只有一間耳室,塞石也少兩組,兩墓道相距約20米。女墓除甬道上一間耳室外,另有4間主室、側室、廚房等。從現存情況看,兩墓之間壼門(通道)是由女墓鑿入男墓,從而可知,男性先葬,女性後死。從該墓出土之銀質龜鈕“劉注”印看,該墓為第六代楚王劉注,死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5年),劉注在位14年。劉注夫婦墓建造獨特,墓道較小,有長而窄的甬道,墓室結構複雜,但各室鑿造粗約,鑿痕粗壯明顯,部分室頂呈拱形,在女墓的室頂專鑿製出不規則“圓形”體,似為天空中的星辰,但很不規範,其性質尚待考定。該二墓各室及甬道,墓道有系統的排水設施,且粗而整齊。
該墓部分室較寬大,清理出許多瓦片,似在室中又建有木結構的建築,這與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相類。因該墓多次被盜,出土文物不豐富,計有各式陶俑、陶製麟趾金、銅矛、五銖銅錢等。特別是“劉注”銀印的出土,使該墓有了歸屬,對研究西漢王墓具有重要意義。另外,該墓還出有一些棗、梅、杏、酸棗的果核,對研究西漢中期殉葬制度和當時水果的種植有一定價值。
(五)東洞山漢墓
又名石橋漢墓,1982年10月,位於徐州市東北8公里的石橋石灰廠,開山採石時發現一墓,徐州博物館進行清理。編為二號墓,墓向西北偏西80度。該墓南約10米,另有一墓,曰一號墓。該墓約在元代被盜,明正統二年(1437年)編撰的《彭城志》稱此山為洞山,稱該墓為“仙人洞”,後人曾在甬道上雕鑿佛像三尊。一號墓亦西向,北偏西85度,由墓道、甬道、耳室及六間墓室組成。墓道長4.2米,呈坡狀露天,稍寬於墓門。墓門與甬道同寬高,甬道長46米,寬1.2米,高1.82米,距甬道口18米的甬道北壁有一南北長4.2米,東西寬4米的耳室,耳室高1.95米。因該墓早年被盜,封門設備無存,其封門方式尚不可知。六間墓室,直對甬道一室有東、南兩側室,北壁一門通北室,該室最大,中有一擎天柱,其室北面有室,一室特小,似為廁間,主室長10.2米,寬7.2米,高2.8米。多為拱形頂,個別小室呈平頂,墓室鑿造粗糙,不加修飾,底部為在一個平面上,有排水設施。
二號墓為王后墓,未被盜。但是,此墓系採石時發現,工人先行入墓,把一些大件文物拿出來,失去原位。個別文物也受到破壞。二號墓與一號墓平行,墓門亦向西,平面呈刀形,通長24.2米,甬道長19.9米,寬1.1米,高1.82米。墓道未清理。封門用長2.6米,寬0.8米,厚0.75-0.9米的塞石兩塊疊壓封堵,距封門3.5米的甬道內,有一堆碎石,為倒塌的第二道封門,只有一間墓室,東西長4.3米,南北寬3.5米,高2.05米,室為平頂。無排水設備。
出土文物較豐富,計有七件銅鼎,二件銅鍾,二件銅勺、三件銅燈、一件行燈、三件鎏金銅盤,二件鎏金博山爐及四件銅鏡等;玉器主要有玉璧、玉璜、透雕玉環、玉舞人,玉佩、玉貝、玉觹等;漆器較多,已朽壞,保存了諸多銀扣件及獸足漆案腿。該墓中所出銅器多有刻銘,如“明光宮”,“明光宮趙姬鍾”、“趙姬沐盤”、“王后家盤”、“趙姬家”等。
於1997年7月在一號墓南側10米發現一墓道編為三號墓,由徐州博物館進行了清理。三號墓由墓道和甬道兩部分組成,通長32.4米。墓道長16.5米,分東西兩段。西段寬3.2米,長12.5米,從東部3米處內收,南部內收平緩。墓道東段長4米,寬1.2米,有喇叭口狀。甬道口寬1.02米,高1.8米,用上下二塞石疊塞。塞石為長方體,長2.4米,寬0.91米,高0.81米。甬道長15.90米,甬道底東高西底,無墓室、棺木藏於甬道內。出土文物不多,僅有銅鏡兩面、七子奩等。
(六)卧牛山漢墓
卧牛山位於徐州市城西2公里處,該墓建在山之東北坡上,上個世紀80年代初,由徐州博物館發掘。鑿山成墓,墓門向南,方向正南北。由墓道、甬道、前室、後室和側室構成。墓道底部呈15度斜坡狀,甬道長18米,前端寬2米,後端寬1米。後端至山坡頂6米,墓門高1.8米,寬1.05米,甬道與墓門同寬高,前甬道長2.5米,前室南北長3.5米,寬5.9米,高3.2米,前室頂為兩面坡式。前室至後室以甬道相連接,長9.4米,寬1.05米,高1.8米。後室(主室)長6.5米,寬5.6米,高4米,頂亦為兩面坡式,底部鋪以石板,較零亂而不規則,室內散亂放置板瓦,筒瓦、似該室後搭建有木結構棚房之類建築。主室東側有一室,長4米,寬3.8米,高3.5米的側室,為兩面坡頂,該室南壁處有一水井,各室四壁鑿制平整,底部有排水設施,縱橫相連,前後相通,主室出土人骨架一具,頭南足北,葬具朽無。墓葬早年被盜,器物多破碎,計有瓷罐殘片,陶豬圈,紅陶盆,鐵矛頭,銅器飾件,小玉環、無字玉璽、玉觹等,鐵器有鐵殳4件。另有“大泉五十”銅錢120枚,大布黃千1枚。該墓時間約在西漢末年。
已經發現或發掘的楚王(後)陵或疑似楚王(後)陵的墓室,共計有18座。除3座開發旅遊以外,大多數楚王(後)陵並沒有得到切實的保護,有些漢墓在荒郊野外,風吹日曬,任由盜取和破壞。
徐州楚王漢墓列表:
1、南洞山一號墓
徐州市東區東南八公里兩山口西南側
2、南洞山二號墓
徐州市段山西端?
3、東洞山一號墓
徐州幼兒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內;可入墓室
4、東洞山三號墓
徐州幼兒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內;一號墓南30米;可入墓室
5、馱籃山一號墓
金山橋開發區王莊村東圍牆內;可入墓室
6、馱籃山二號墓
金山橋開發區王莊村東圍牆內;一號墓東140米;可入墓室
7、楚王山一號墓
大彭鎮閘口村南;存封土、防洪溝;野外;不可入墓室
8、楚王山二號墓
大彭鎮閘口村南;存封土;野外;不可入墓室
9、龜山二號墓(南)
九里區襄王北路;已開發景點;可入墓室
10、龜山二號墓(北)
九里區襄王北路;已開發景點;可入墓室
12、獅子山一號墓
雲龍區兵馬俑路;已開發景點;可入墓室
13、羊鬼山漢墓
雲龍區兵馬俑路;一號墓西北200米;不可入墓室
14、卧牛山漢墓
王/後
九里區卧牛村;野外;不可入墓室
15、南洞山一號墓
銅山區段山村;野外;可入墓室
16、南洞山二號墓
銅山區段山村;一號墓西10米;野外;可入墓室
17、北洞山漢墓
銅山區茅村鎮洞山村;已開發景點;可入墓室
18、桓魋石室
銅山區茅村鎮洞山村;野外;可入墓室

徐州漢楚王陵墓羣漢墓特徵

西漢初興,為鞏固統治,大封同姓王。同姓王們各經營一方,築城造宮,修陵建墓,宮城多廢,年久無存;墓位地下,保存較易。解放以來,文物工作者調查和發掘諸多王陵古墓,計有河北滿城的中山靖王墓,北京大葆台廣陽王墓,山東曲阜的魯王墓、臨淄的齊王墓,河南省永城芒山樑王墓,湖南長沙王墓,江蘇徐州的楚王墓、揚州的廣陵王墓,廣東廣州市南越王墓等,已發掘了數十座。這些墓雖多經盜掘,但墓葬形制保存尚好,對研究西漢建築藝術頗為重要。墓葬形制有二:一曰豎穴墓,葬具多以棺槨及黃腸題湊;二曰巖洞墓,如徐州的楚王墓、永城芒山的梁王墓及曲阜的魯王墓等,這些墓多依山鑿石造墓。這種墓氣勢龐大,結構複雜,有棺有槨,道長室多,工程浩大。墓葬形制之異同,概因各地風俗習慣、葬俗制度和自然條件而異。
徐州的楚王陵墓,頗具特色。已調查和發掘的8處,因其早晚關係和各墓特色不同,故墓葬形制和葬俗葬制也各有別。鑑於這些墓絕大多數早年被盜,墓葬結構和形制部分保存完好,但文物及葬制多受破壞,為這批墓的研究設置了諸多困難。
楚王陵墓之特徵
(一)墓地的選擇
楚王選擇葬地,一般是各具一山,山頭都不太高大,自為一體。在墓的前方,一定要有開闊的空地,遠山近水,一覽無餘,獨佔一山,曰“佔山為王”。墓門一定要向空地,其方向有面向南者:如獅子山墓、北洞山墓、馱籃山二墓、南洞山墓、卧牛山墓。有面向西者:如小龜山墓、石橋漢墓;亦有墓門向東者,如楚王山劉交墓。皆人工鑿巖成墓,精粗有別,一般早期較考究,四壁平整規範,如北洞山墓、馱籃山墓;晚期較粗獷,如小龜山墓。
(二)關於墓道甬道及封門
關於楚王陵墓的墓道,比較複雜,早期有斜坡墓道一般比較寬大,如楚王山劉交墓、馱籃山二墓,斜坡達20度,亦有前後寬度不同,又分前(外)寬後(內)窄;平底墓道,如北洞山墓、獅子山墓。中期墓一般為長方形小平底,如小龜山墓、石橋墓、南洞山墓;個別墓道前端稍寬,亦有墓道後端有一段為喇叭形,如南洞山墓。晚期的卧牛山墓墓道前寬後窄,底部有斜坡,但斜度較小,為15度左右。
甬道:早期較寬大,一般剖面約為2×2米左右,較短,如北洞山墓、馱籃山二墓、獅子山墓。中期墓的甬道一般較長,剖面約1.1×1.9米,有的長達近50米,如小龜山墓、石橋墓、南洞山墓。晚期甬道又變短,如卧牛山墓。
關於封門設備:各種門道封法也不一樣,甬道門主要用塞石,塞石大小和製作光度依墓葬規格不同而異,一般長2.0~2.5米,個別長者達4.5米,寬厚在0.95~1米。早期甬道較寬,用4塊塞石兩兩並列上下疊壓封堵,個別塞石上下有榫(如北洞山墓)。塞石數量,依甬道長短而定,如北洞山用3組,獅子山用4組,馱籃山亦用3組。個別墓室也用塞石,如北洞山的主墓室(棺室)在過道上(短甬道)也用一組塞石。這些塞石內或外往往還有一道木質門,一般為雙扇,留有門樞窩和封門器槽;封門器有銅質(北洞山墓)或鐵質(獅子山墓),形制也不同。早期墓的各室,視其情況,有的也備有木門,如獅子山墓、馱籃山墓;個別墓在後墓道,兩側鑿有耳室,也用較小的塞石填實,如北洞山墓道後段,還用較小塞石封堵,耳室則用長寬各約1米的石板封堵,這些石板厚薄不均,一般下邊厚,上部薄,當為操作方便所致,如獅子山內墓道的3間耳室即用此封法,同時在封門內又用木質門封死,個別墓在墓道兩側鑿有石龕,其封門方法用特製石板豎立封死。中期墓的封法大體同早期,唯甬道窄而且用兩塊塞石上下疊壓封死,這種墓往往全甬道填滿塞石,如小龜山男性墓用了13組塞石,這種塞石往往在甬道底部鑿有石槽以增加封門之牢固性(小龜山二墓)。有的墓在塞石上有編號,記塞石尺幅和在墓中的位置,如獅子山墓甬道塞石。塞石的製作工藝有粗有精,一般早期較精,稜角規整,六面磨光。以馱籃山墓塞石最精,六面光潔,可以鑑人;北洞山墓、獅子山墓次之,中晚期墓塞石較粗約,打製出六面,鑿痕清晰,不加打磨,以石橋M2最典型。
(三)關於耳室的配製
耳室的設置系根據各墓的具體情況而定,有多有少。有的在墓道兩側,如北洞山墓在後墓道兩側各有1間耳室,楚王山劉交墓在墓道上有4間耳室,兩兩相對,獅子山墓在內墓道兩側相對3間耳室,但各墓墓道上不造耳室;有的墓在甬道上鑿制耳室,如小龜山二墓、石橋墓、南洞山墓;有的墓沒有耳室,如石橋墓M2、卧牛山墓。耳室的功能亦不盡相同,北洞山墓因被盜而墓室空空,功能難定。獅子山內墓道3間耳室,從出土文物論定,西側南端一室(W1)為“御府”庫,放置大量銅容器、銅鐵兵器、漆耳杯、玉酒器等武器和生活器皿等,各式器物達200餘件;西側北端一室(W2)主要放置銅、銀容器及魚、獸骨及穀物(炭化)等,似為貯藏室;東側一室(E1)有兩道門,從出土的陶器、盆、鐵釜、銅勺、銅甑、銅釜等物,應為庖廚間。小龜山漢墓的耳室似為車馬間,在男性墓內清理出陶俑、陶馬和車等明器。
另在北洞山墓墓道中段兩側有7個石龕,龕內放置彩繪陶俑222件,這些俑皆為武士、武官形象,看來這是為了衞戍該墓而特設的儀衞俑。
(四)關於墓室的配製
墓室是墓葬的主要部分,其中有主室(棺室)、橫堂、側室、沐浴室、廁間及排水設施等。主室在早期墓中多在墓之後端,為長方形,因系放置棺槨之地,一般都很講究,造型規範,四壁平整,如北洞山墓、馱藍山二墓。楚王山墓還用特製石料四壁砌築,頂用特製券石起券,異常宏偉。但是,獅子山墓主棺槨陳置於橫堂東側之棺牀上,這可能是因為該墓尚未建成而墓主突然故去的應急措施所致。中期墓顯得比較複雜,多系在中心部位的一間大室內再建木結構瓦頂棺房,如河北中山靖王劉勝墓、小龜山二墓、石橋墓、南洞山墓等。後期墓比較簡約,把棺槨置於後室即可。關於其他室的功能,因被盜諸原因,不能論述準確,僅就個別墓室,依據清理情況和各室現存設施,簡述如下:獅子山楚王墓之E2,清理時發現有諸多銅錢遺蹟,該墓盜洞又出有完整錢17.6萬餘枚,故論定此為錢庫;該墓之E4,清出有女性所用之物及女性牙齒等,該墓又有專門之封門設備,故為女性陪葬墓;而W3和W4分別集中出土銅鏡、銅印、銅鏃、銅帶鈎、鐵甲、鐵盔等,故認為為儲藏室;該墓的後室,出土整套石磬、琴鈕之類樂器附件,似為樂舞廳。北洞山墓之西側室,因塞石封堵較嚴,未被盜擾,在其室內清理出金帶鈎、金耳飾、玉衣片、透雕玉飾及銅帶鈎等,亦應為儲藏室;在出土文物中有“武庫”銅印章及銅弩機、銅鏃等兵器,説明在墓室中當為“武庫”的設置。中期的小龜山M1甬道上,有一套間(XIV、XV)與該耳室(XⅢ)相對應,從出土的陶俑、陶馬、陶盆及銅弩機、鐵銜鑣等及井等設施看,該室的功能應為車馬間。在早期墓中還有沐浴間(馱籃山二墓)和廁間(北洞山墓內有2間、馱籃山墓各有1間)。中期墓的廁所不大明確,如小龜山墓之第X室,石橋M1主墓東端北邊的小室也應為廁所。在楚王陵墓中多有水井設置,這些水井的位置各有不同,早期的獅子山墓在包廚間中,中期的小龜山墓有兩眼水井,其一位於男性墓的XIV室的馬廄中,另一眼位於XI、XⅡ兩室壁中間;晚期卧牛山墓的水井位於後側室南壁下。關於墓內的排水設施,不分早期晚期皆有,唯獅子山墓因尚未按原計劃建成而沒有外,其他各墓都有,排水方向,依各墓具體情況而異,有的把水排在裂隙處,有的排向墓道。
(五)關於封土
一般來講,西漢的帝陵、王陵皆有封土,楚王陵墓亦不例外。但是,有的墓經過2000多年的風風雨雨,水土流失,有的尚存,如楚王山墓、北洞山墓;有的已不存在了,如小龜山墓、馱籃山墓、石橋墓等。封土質地一般是從山下運上去的褐色土,以夯實,夯層一般在20~35釐米,個別封土周圍還用特製石條鑲砌,加以保護,如楚王山劉交墓。
(六)關於陵園及其他設施
西漢帝陵皆有陵園,且規模龐大。按照制度,王陵也應有陵園,因徐州歷史上多次黃河氾濫,造成平地有3~5米淤積,加之地貌變化,陵園已不復存。但在楚王陵周圍,仍可見一些遺蹟,如在獅子山西的磚瓦廠採土場內,可見到不少西漢瓦片,在我們找墓時新挖的幾條探溝中,也都見到瓦礫遺物。同時,在獅子山西坡上,發現二節陶質排水管,是為墓垣上的排水設施,從這些遺物和遺蹟,説明獅子山墓當年有相當規模的陵園建築。
墓是葬埋死人的設施。個別墓不僅有墓葬設施,而且還附有衙屬部分,如北洞山墓在墓道中段東側,建造有一整套類似地面建築的衙屬,功能齊備,有大小達11間之多,計有武庫、樂舞廳、更衣室、倉房,地下貯藏室(凌陰)、廚房、水井、柴房、廁所等。
個別墓葬還專門陪葬有兵馬俑等衞戍部隊。如獅子山楚王墓,在其西、北部都發現有兵馬俑坑,西側有6條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和警衞俑等兵種,數量多達4000餘件。同時,在陵園內也發現多處零星兵俑坑和一處車坑,車坑中葬有3輛漆質模型車和3個立式陶俑,當為御手或車士。
(七)關於陪葬墓
近臣及親屬陪葬古已有之,西漢亦不例外。西漢開國皇帝劉邦長陵就有蕭何、曹參、張耳、張良、周勃、戚夫人等陪葬;惠帝安陵有魯元公主、陳平、張蒼、愛盎、楊雄等陪葬。帝陵如此,王陵也多依規行之。楚元王墓可見有4座陪葬墓,《水經注》記載“……經十餘墳”。北洞山墓北面的後柚山上,清理了近10座陪葬墓。在獅子山墓附近的繡球山上,1987年也清理出2座陪葬墓。小龜山墓也發掘過陪葬,那是1972年發掘小龜山一號墓,從出土器物銘文可知為“翁主”墓。
值得一提的是獅子山墓中的3座陪葬墓,其一曰“食官監”墓,位於內外墓道相接處之外墓道東壁下,墓主為男性,年齡在40歲左右,隨葬品頗豐厚,計有5件銅鼎、4塊玉璧、兩件玉璜、4把鐵劍、兩件銅鏡、1套製作精美的玉枕、1方銅質“官監印”和1方無字玉印及大量銅錢、陶器和陶俑等;其二為E4內,因被盜清理出牙齒及玉舞人、玉鼻塞、玉珩等文物,經鑑定,為一30歲左右的女性;其三為E5內,該室盜擾慘重,但從墓室的結構和與E4封門設備相同來看,亦應為一女性陪葬墓。究其原因,可作以下推論:獅子山楚墓的時代,發掘簡報認為第二或第三代楚王。第二代楚王劉郢客,為劉交之子,官居“宗正”,在位四年薨,墓陪葬二女一男似難理解,若為第三代楚王,該王參於“七國之亂”,戰敗自殺,死的突然,墓未建成即行葬入在自殺前,把自己心愛的妃子先行殺掉與自己葬在一起,亦為不可;楚王戰敗自殺,二女子痴情殉葬自殺也有可能;食官監是楚王的親信,楚王自殺,作為楚王屬下,生時關係密切,楚王死了,甘願殉葬而自殺也是可能的。
(八)關於殉葬器物
漢人行厚葬。不僅有建築宏偉的墓室,而且有品類齊全的各式器物。這些器物就質地講可以包覽金銀銅鐵鉛、陶石玉骨漆。就功能來講,反映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等,無所不包。但是,因這些墓葬被盜嚴重,為研究設置了障礙。從這些殘墓中清理出土的器物來看,有楚王的葬服金縷玉衣,有裝裹華麗的漆玉棺槨及玉枕等,楚王配帶的主要有玉璧、玉璜、玉衝牙;有楚王的娛樂器件石磬等;有楚王生前穿戴和使用的鐵質盔甲和銅鐵劍戟鈹矛等;有生活所用的銅鼎、鍾、壺、匜、舫、鑑、鏡;有楚王飲酒的酒器玉卮、玉杯、玉耳杯及玻璃杯等;有為楚王做飯所用的灶具甑、釜;有為楚王陪葬的食品魚、雞、牛排、狗、豬、羊等;更有為保衞楚王而特設的軍隊及墓內存放的玉豹、銅豹、玉獸等;還有楚王的侍從男女陶俑等;更有反映楚王權力的印章和封泥等。
綜上所述,西漢楚王陵墓的建造方法可以概括為:1. 選址:皆選用石灰岩山頭,因楚元王選址在楚王山北坡之小山包上,其子孫皆不得超之,所以後代多選用獨立存在的小山頭上。2. 定位:墓向有向南、向西和向東,獨無向北者,但墓前一定要有一望無限的開闊地帶,不得有他物擋其視線;同時墓道一般開在山坡上或靠近底部,墓道和甬道要與山體石頭紋理走向有夾角,並不得小於45度,這樣最安全。3. 墓道:在山下部或山腰,呈長條形或呈前寬後窄箕形有平底和斜坡底兩種。4. 甬道:沿墓道前端向裏延伸,一般早期寬而短,中期窄而長,晚期窄且短。5. 墓室:一般在墓道或甬道上有一或兩個耳室,墓有前中後及側室等。一般來講,早期墓建造考究,主要佈局在中軸線上或兩側,廁所比較明顯;中期墓比較粗獷,墓室結構比較複雜;且主要室內另設木結構棺房。晚期墓則比較簡約,只有前、後室和側室;個別墓室還附有“衙屬”,結構複雜,門類齊全,造型考究。6. 陵園及其他:一般墓都有陵園設施,個別墓還有陪葬墓或兵馬俑坑等。
相關問題研究
(一)西漢諸侯王墓的形制與楚王巖洞墓的建造
考古工作者已調查和發掘了數十座西漢諸侯王墓,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的自然、風俗和習慣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西漢諸侯王墓的建築形制亦不一致,總的來説可分為豎穴木槨墓和巖洞墓兩大類,同時每個大類中又有一些不同的形制。其中,豎穴木槨墓多建造在平原地區或丘陵之上,如北京的廣陽王墓、長江流域的湖南長沙王墓、安徽六安王墓和江蘇揚州的廣陵王墓和泗水王墓等。此類墓葬又可分為普通槨室和“黃腸題湊”兩種形式,如北京大葆台的廣陽頃王劉建墓和揚州高郵神居山的廣陵厲王劉胥墓,均為“黃腸題湊”式的大型木槨墓。巖洞墓是中國古代陵墓建築發展史上的一支絢麗奇葩,其“因山為陵,鑿石成室”,整座陵墓直接開鑿在山體之中,此類墓葬在西漢時期的諸侯王國中曾盛行一時,主要分佈在冀西、豫東、魯南和蘇北的丘陵地區,著名的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山東曲阜的魯王墓羣、河南永城的梁王墓羣和江蘇徐州地區的楚王墓羣,即是巖洞墓的典型代表。此外還有處於兩類之間者,如山東長清濟北王墓即兼具巖洞墓和木槨墓的特徵。西漢諸侯王墓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還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地域特徵和相對獨立的墓葬體系,從而極大的豐富了我國的漢墓建築藝術。
徐州地區是我國漢代巖洞墓葬的重要起源與集粹地,這種墓葬形制曾在西漢楚王國中廣泛盛行,是楚國高級貴族的一種特有葬制,其中楚王為橫穴式巖洞墓、楚國貴族為豎穴式巖洞墓。從時間上來看,楚元王劉交的陵墓在建造上至少要早於文帝霸陵23年,且文帝尊崇楚元王,他之所以提倡巖洞墓很有可能就是受到其叔父劉交的影響。巖洞墓之所以在西漢楚王國中最先興起並大量存在,是與徐州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葬俗習慣以及當時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產力和科技發展等因素密不可分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徐州地處山東丘陵向南延伸帶上,楚都彭城周圍羣山環抱,多山少土的地理條件為巖洞墓建造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條件;二是徐州一帶很久以來即有人在山中建墓的習俗,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桓魋就曾在徐州開鑿石槨墓,從而為西漢楚王大型巖洞墓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三是漢初提倡的“黃老無為”、“與民休息”等文化思想觀念和政治因素。四是鐵質工具的普遍使用和炒鋼技的出現,對西漢時期巖洞墓的建造和最終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經金相分析表明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鑿墓鐵鑿即為炒鋼。
(二)西漢楚王陵墓的分期與時代特徵
徐州楚王墓羣上起漢初下迄新莽,是我國西漢諸侯王巖洞墓中發現最多、時間跨度最長、保存序列最為完整的地區之一,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在不同時期的發展和演變軌跡。徐州地區的西漢楚王墓雖同屬巖洞墓,但每座墓的形制結構又無一雷同而各具特色。這些楚王墓在各個時期的建築結構和建造規模上,又與王國的興衰命運和楚王在位年限的長短等因素息息相關。並隨着時代的發展,呈現出早、中、晚三期較為明顯的發展演變規律。現就西漢楚王巖洞墓的分期和時代特徵作以概述。
早期為漢初至文、景帝時期,其總體特徵表現為:“同塋異冢”即楚王與王后墓分葬於同一陵園的兩座山體之中;墓葬形制為中軸線式的前堂、後室結構,墓門外部建築宏偉,墓道長而寬敞,甬道寬而較短,其墓門外部建築具有明顯的逐步內收跡象。這一時期楚王墓的又分為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文帝之前,以楚王山為代表,此時的楚王巖洞墓尚處於萌芽階段,保留有大量豎穴土坑墓特點,其主體墓室為在豎穴巖坑內用石條壘築成室,墓頂夯築高大的覆鬥形封土堆。第二階段為文、景帝時期,此時楚王墓已擺脱了豎穴墓的影響,形成了西漢楚王墓特有的橫穴式巖洞墓葬形制。墓葬結構基本呈中軸線佈局,但並不完善;墓門外部建築龐大而複雜,墓道兩側建附屬的墓室或耳室,前端外部結構仍有用石條壘築的現象,此後即全部改成在山岩中直接開鑿;長而寬敞的墓道分為前後3段,其外寬內窄,逐段向內收縮;墓門2米見方,墓門後的甬道內由4組呈“田”字形的塞石封堵;墓內主體建築相對較為簡單,基本為前堂後室結構,墓門至前堂的甬道內,側室較少或不完善,這一階段的墓葬有北洞山楚王墓和獅子山楚王陵。第三階段為景帝至武帝前期,以馱籃山楚王墓為代表,此時王與後的墓葬開始靠攏,分建在同一座山體的兩峯,墓葬中軸線對稱佈局十分強列,陵墓的外部結構開始簡化,墓道變成長而寬敞單重斜坡式,墓門外已不見耳室等附屬建築,但墓內建築結構卻變的龐大而複雜,表現為甬道內的側室增加,前堂周圍出現許多生活化的附屬房間。
中期為武帝至西漢晚期。由於武帝時漢朝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這一時期的楚王巖洞墓葬在佈局和形制結構上均發生了重大演變。首先表現為“同冢異穴”,即楚王與王后的陵墓建在同一座山體下,而分鑿出兩個靠近的墓室,兩墓之間一般有◎門相通。其次是陵墓的建築規模逐漸變小,墓葬為非軸線式佈局,其外部結構較為簡單,墓道單重,短而窄,末端呈喇叭口式內收,墓門寬1米比前期縮小了近一半,甬道變得十分狹長,而墓內空間增大,墓室一般以大廳為中心呈不對稱的錯落式分佈,寬敞的墓室中部出現了特有的擎天石柱築結構。武帝時期的楚王墓尚有一定的規模,但隨着王國權勢和國力的逐步減弱,至西漢晚期建造規模日益縮小,特別是王后陵墓已十分微小,完全處於一種從屬地位。此期楚王墓有小龜山、東洞山和南洞山楚王墓。
晚期楚王墓為西漢末期,以卧牛山漢墓為代表。隨着西漢晚期楚王國政治地位和綜合國力的進一步萎縮,此時的楚王巖洞墓已走向衰落,其墓葬形制基本沿襲了中期楚王巖洞墓的一些特徵,但與之相比規模更小,墓道外部入口處僅寬2米,整條墓道完全為外寬內窄的嗽叭口狀,墓室的數量、功能與結構也更為簡單,僅有一主、一側兩間墓室和一耳室。此時僅見楚王而不見王后墓,説明至西漢末期時王后可能已合葬為一座陵墓。
西漢歷代楚王
1.第一次冊封淮陰侯韓信,前202年在位 (僅4個月便被廢除)
2.楚元王劉交,前201年-前178年在位
3.楚夷王劉郢客,前178年-前174年在位
4.楚王劉戊,前174年-前153年在位
5.楚文王劉禮,前153年-前150年在位
6.楚安王劉道,前150年-前128年在位
7.楚襄王劉注,前128年-前116年在位
8.楚節王劉純,前116年-前100年在位
9.楚王劉延壽,100年-前68年在位第二次冊封
10.楚孝王劉囂,前52年-前24年在位
11.楚懷王劉芳,前24年-前23年在位
12.楚思王劉衍,前23年-前2年在位
13楚王劉紆,前2年-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