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州墓羣

鎖定
徐州墓羣,包括白集漢墓、茅村漢墓和拉犁山漢墓,是東漢時期徐州彭城國列侯、官吏和富户的墓葬,它是漢代獨具特色的埋藏方式之一,是漢代喪葬制度的一個重要表現,標誌着漢代埋藏習俗的一次重要變化,對於研究漢代國彭城國王侯、官吏和富户的葬制葬俗,乃至我國古代政治、經濟具有重要價值。 2006年6月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徐州墓羣
氣候條件
徐州
著名景點
白集漢墓等
地    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州墓羣西周墓羣

牛馬狗一應俱全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徐州一處大型考古現場發掘出了一處西周墓葬羣,在發現的32座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墓葬中,出土的墓葬隨葬品中有非常豐富的歷史信息,其中160枚“海貝”以及殉葬的牛馬狗等動物就吸引了許多人對西周“有錢人”的好奇。牛馬狗一應俱全
據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林留根介紹,考古隊近期在徐州發掘的這座古墓葬屬於西周墓葬。據推測,這片墓地埋葬的很可能是一批來自西周的士兵。此次發現西周墓葬32座,其中土坑豎穴墓25座、馬坑5座、牛坑1座、狗坑1座,由於當地土壤為鹼性,所以屍骨大多保存完好。之所以稱這是片“士兵墓地”,首先因為死者均為青壯年,其中90%以上為男性,不少人屍骨不全,死狀慘烈。其次是墓地有5匹殉馬,代表着非常高的規格,按理應該有豐富精美的隨葬品,但出土的隨葬品卻非常簡單,基本只有少量的陶器。
有錢人掛滿海貝
在這些西周士兵中間,雖然出土隨葬品不多,但還是在第31號墓室發現了一個有錢人,這位有錢人年齡大概在40歲,骨骸大致完整,可見這位有錢人應該沒有遭遇打仗,屬於自然死亡。令人驚奇的是,考古人員在這位有錢人身上還發現了硃砂的痕跡。在中國古代,硃砂寓意着血液,是生命的象徵,具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寓意,由此可見,這位有錢人身份確實不一般。在這位有錢人頭頂前,依次擺放着鬲、簋、豆、罐等陶器隨葬品,透過陶器罐子,可以看到一些雞、魚、豬的骨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人身上,從頭部到髖骨掛着一大串貝殼樣的東西。據考古人員介紹,這些貝殼名叫“海貝”,在這位有錢人身上一共發現了160枚。海貝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剛開始作為一種裝飾品,以後逐漸演變成貨幣形式。當時的貝幣以朋為計量單位,5枚貝用繩索串起來為一系,兩系相連為一朋。
殉馬享受高待遇
考古隊員們在這位西周有錢人墓室旁還發現了一匹“殉葬”的戰馬,令人吃驚的是,這匹戰馬死亡的姿勢比較怪異,看得出來是非正常死亡,但令人驚異的是,這匹戰馬在死後還享受了比較高的“待遇”——身下鋪了一張席子。據考古專家介紹,戰馬以及其他動物“殉葬”在奴隸社會時期非常常見,但是能夠享受到身下鋪一張席子的,只有這位有錢人的戰馬,由此也證明了這位有錢人在這座西周墓葬羣中的級別是最高的。

徐州墓羣東漢墓羣

在邳州市戴莊鎮中運河山頭大橋的駱馬湖水資源控制中心工地上發現了52座東漢時期的墓葬,共出土各種隨葬品250多件。該墓羣面積約5000平方米,疑為一平民家族墓葬羣,是江蘇省內已發掘的最大的東漢墓羣,對研究徐州東漢時期的文化、民俗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在邳州市戴莊鎮中運河山頭大橋的駱馬湖水資源控制中心工地墓葬羣發掘現場,記者見到了南京博物院的馬先生。他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平民家族墓,反映了東漢時期社會底層的縮影,對研究徐州地區東漢時期物質文化、葬式、葬俗有重要價值。此外,這也是在江蘇省內已發掘的最大的東漢時期的墓葬羣。
墓葬羣
整個墓葬羣面積約5000平方米,目前已發掘清理完畢的有47座,4座正在清理中,還有一座等待清理。據考古人員統計,此次工地現場共發現52座東漢時期墓穴,已出土銀、銅、鐵、石、陶、瓷等各種隨葬品250多件,其中銅鏡6枚,鐵劍1把。“但是很讓人感到惋惜,這些墓穴95%以上被盜過,不過從墓穴表面四五米深的淤土來看,被盜時間應該不會在近幾十年間,要早得多。”邳州博物館副館長賈慶華分析道。
墓室磚石紋飾精美
順着南京博物院馬先生所指方向,看到該墓羣外有一個寬16米、深2米的黑色淤泥組成的環壕。據介紹,環壕在中國考古發掘中尚不多見,該墓羣分為三種墓室結構,分別是磚石墓結構、磚石混合墓結構和土坑墓結構。墓穴一般由墓道、墓門、墓室、耳室組成。墓道長3-10米,寬1-3米。墓門前有長1米的一段平地,略高出墓底,分別有三種墓室佈局,為前室後廳(一室一廳)、前廳雙室(二室一廳)、一室。其中前廳雙室的佈局尤為特別,前廳與雙室之間有一塊立石,在立石上還有一扇門窗,雙室之間僅是用一塊立石分開,而所陪葬的物品也都放在前廳內。墓室由有太陽花紋的磚砌做兩側框架、墓底和拱形券頂組成,而墓底用灰色素面磚豎行錯縫平鋪而成。券頂因跨度太大及人為破壞,很多已塌陷。一些器物也因頂磚塌落及人為的擾亂而破損或變動了位置,因墓地所處環境地下水位偏高,木棺全朽,個別墓內存有少量人骨。在前室的淤土中還發現一些保存比較完整的痰口壺和幾面銅鏡、大量殘存的漆片及陶器。銅鏡直徑有5-10釐米,上面有個橋形鈕,並且銅鏡上面的蟠翅紋和鳳鳥紋做工相對精細。
年代久遠骨架竟然完好
“這裏有一點就很特別了。”新沂市博物館副館長張浩林説,“墓穴中除4號墓之外,都是墓道向南,唯有4號墓是墓道向北,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都感覺很奇怪。”“還有一點,33號墓發掘出一具骨骼保存較完好的人骨,頭顱、脅骨均基本無損,性別目前我們尚未鑑定。東漢距離現在久遠,其他墓穴的人骨差不多腐爛腐蝕掉了,為什麼在這個墓羣中,唯有這具人骨保存較完好,考古人員認為比較少見,而且這座墓穴的墓磚由於燒製火候不同呈現紅色,其他墓穴的磚則是青色的。”張浩林對於4號墓和33號墓的發掘尤為關注。
人骨牙齒將做DNA
張浩林説,他們將把墓穴中發現的人骨、牙齒拿回去做DNA鑑定,“看是否是同一家族人,應該説基本上可以確定是東漢時期的一個家族墓羣,但經過鑑定後可以更有力地説明問題。”“這是一個夫妻合葬墓,整體是前廳雙室,後室由兩個帶有拱形券頂磚室組成,廳室之間有門窗,門邊有門柱,門柱上雕刻着羊首,象徵祥和的意思,前廳裏有陶、灶、壺、銅釦飾等,門高1.2米,寬0.8米,前廳南北寬1.5米,東西長3.5米,這是52座墓穴中比較有特點且保存較好的一座墓穴,從墓羣建設和陪葬物品來説,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在墓羣中相對較高。”張浩林指着21號墓説。
該工地是國家南水北調駱馬湖水資源控制工程施工工地,去年11月開工後,工地的工人施工時發現了這座古代墓羣,施工單位隨即與文物部門進行了聯繫,並暫時停止施工,由文物部門組成考古工作指揮部,緊急進行保護性挖掘,這一東漢墓穴對於徐州東漢時期文化研究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徐州西郊韓山腳下發現3座漢墓,據正在現場挖掘的考古人員推斷,這是徐州首次發現的東漢家族墓羣的一部分。該墓位於雲龍湖畔的東方專修學院內,在人們清理一廢水塘的淤泥時被發現。因過去曾被盜掘,此次僅出土大量陶罐、陶樓、陶磨等陶器,銅、鐵、玉器很少。考古人員稱,這3座呈凸字形排列的古墓,與此前在此墓東北角發現的另外2座漢墓屬於同一家族。由此可證實,這是一片東漢家族墓羣。它的發現不僅填補了徐州市東漢墓羣的空白,而且為研究當時的墓葬習俗和長幼排列順序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文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