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婷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和化學系教授)

鎖定
徐婷,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和化學系教授。1992年-1996年本科就讀於大連理工大學高分子化工專業,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碩士學位,2004年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從頭設計多肽和高分子的設計、合成和表徵。 [1] 
中文名
徐婷
出生日期
1974年4月
畢業院校
馬薩諸塞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徐婷人物經歷

1996年,大連理工大學學士學位。
1999年,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碩士。
2001年,馬薩諸塞大學研究生院獎學金。
2004年,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博士。
2004-2007年,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後和NIST的Cold Neutron for Biology and Technology (CNBT)。
2007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 [2] 
徐婷 徐婷

徐婷主要成就

徐婷科研成就

  • 科研理念
“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幫助人們改善生活。” [1] 
  • 學術論文
徐婷曾在ACS Nano、Advanced Materials、PNAS、Nano Letter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Materials、Science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其課題組的新研究成果以“Random heteropolymers preserve protein function in foreign environments”為題發表於2018年3月16日的《Science》上,徐婷為通訊作者。 [1] 
  • 科研成果
着眼環保,徐婷研究出可有效降解塑料的聚合物,憑此入選伯克利Bakar學者項目。2009年,徐婷還發明瞭可用於製造微型材料的“高分子鏈自我組裝程序”技術,這項新技術可以使得同軸微小高分子聚合鏈以“自我組裝”方式,精確地形成10萬億兆的存儲空間,相當於可使一張光盤存儲能力達到7兆兆(terabits),這樣一來,光盤存儲會達到一個新計數量級,超高效的轉化能力有希望讓太陽能電池代替石油等傳統能源,成為人類基礎的能源獲取方式。着眼公共健康,徐婷發明的新型納米材料——3HM是病理上能夠穿過受損的血腦屏障直達腦腫瘤細胞的納米級三螺旋微球,能將已有的化療藥物遞送抵達腦腫瘤病灶,減緩腫瘤病人的痛苦,這一項目有着巨大的臨牀應用價值。 [1] 
  • 研究興趣
聚合物、生物材料、材料化學
未來技術的關鍵是設計和製造具有有序結構到分子水平的功能材料。傳統的“自上而下”方法無法實現這一目標,並且仍然是使用嵌段共聚物等合成材料的“聖盃”。此外,這些納米結構材料的功能化也存在侷限性。另一方面,大自然使用一些積木製造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材料。在從頭設計蛋白質方面取得了顯着進展,各種肽已被設計成具有明確的結構-序列關係,並且能夠以更簡單但更強大的結構模擬或超越天然蛋白質功能。徐課題組的研究利用了從頭蛋白質設計和擬肽、聚合物科學和納米粒子合成和操作的最新進展,將設計的肽和蛋白質與嵌段共聚物、共軛分子和納米粒子的自組裝相結合作為平台,生成納米結構材料。她的小組旨在生成跨越多長度尺度的分層結構,小到幾納米,並具有內置的生物、電和磁功能。她的研究小組專注於對多個長度尺度上的組裝物理學的基本理解,從而設計和組裝具有定製功能的功能性薄膜。 [5] 

徐婷人才培養

徐婷教授團隊有博士後2名、研究生14名。 [4] 

徐婷榮譽表彰

2003年MRS研究生銀獎
2007年杜邦科技資助獲得者
2008年3M非終身教職員工獎獲得者
2008年杜邦青年教授獎獲得者
2009年ONR-青年研究者獎獲得者
2009年被科普雜誌評為“十佳”之一
2010年李嘉誠女性研究獎獲得者
2011年卡米爾-德雷福斯學者-教師獎獲得者
2011年ACS Arthur K. Doolittle獎獲得者 [2] 
2009年被評為“美國國內撼動科學界的10大青年英才”之一。 [1] 
2018年大連理工大學2018年度人物校友成就獎。 [3] 

徐婷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徐婷的父母都是化工專業出身,父親更是大連理工大學化工系的教授,從小徐婷便在淩水河畔的大工校園裏玩耍、成長,與大工、化工結下了不解之緣。身為大工教授的父親,從徐婷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悉心培養。填報高考志願時,徐婷對未來的選擇還沒有很確定的想法,於是,一直從旁觀察女兒學習的父親,便堅持讓她填上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專業,還笑談説,“我們家這麼多化工的書總要有人看,你既然化學成績還不錯就繼承了吧。” [1] 

徐婷人物評價

無論是科學家徐婷,還是教師徐婷,一直以來她都以回報社會、有益世界作為她工作的初心和原點。胸懷大愛,徐婷的柔情早已跨越國界。不管是在美國從事科學研究,還是在中國傾力教育事業,徐婷始終心懷一份大愛,一份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温柔的心。(大連理工大學校友工作處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