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夜

鎖定
徐夜(1611~1683)字東痴,更字嵇庵,初名元善,字長公,山東新城人。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九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年七十三歲。年二十九,棄諸生,明末諸生,入清不仕,縱遊山水間。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儒,力辭不就。居東皋鄭潢河上,掘門土室,絕跡城市。久乃出遊錢塘,過孤山,訪林逋故居,渡浙江,溯桐廬,登嚴光釣台,展謝翱墓,徘徊賦詩而返。末幾,有司將舉應“博學鴻儒”科,以疾辭。遂杜門不復出。夜詩學韋陶,巉刻處更似孟郊。士禎目之為“碉松露鶴。”嘗索其稿不可得。乃就所藏為編綴百餘篇,著有《東痴詩鈔》。
中文名
徐夜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中國

徐夜現存詩集的流傳

徐夜為明末詩人王象春的外孫、詩人王士禎的外從兄弟,在其隱居之後,蓬門晝掩,只與王士禎兄弟來往。其詩亦靠王士禎為之遊揚,漸為世人所知。而徐夜性恬淡,不樂人知,王士禎在京師屢屢索稿,他只是遜謝而已。不得已,漁洋搜其所藏徐詩百餘首,編集付梓,賴漁洋得以流傳至今。
從現存徐夜詩作看,他並非“邈與世絕”、不與世事的詩人,其詩也非“率皆世外語”(《漁洋文》),其隱居不仕,蓋別有深意。王氏身居高位,為之諱言,用心亦為良苦。清初愛國志士顧炎武,曾隱居今山東章丘長白山下大桑莊,南行北去,結交反清復明的志士。在其結交的文人中,就有徐夜。徐夜《九日得顧寧人書》一詩,既説明二人交遊甚密,亦説明徐夜心志:“故國千年恨,他鄉九日心。山陵餘涕淚,風雨罷登臨。異縣傳書遠,經時怨別深。陶潛寓下意,誰復繼高心?”正因為如此,徐夜路經富春山,憑弔南宋愛國志士、文學家謝翱,才那麼一往情深(見《富春山中吊謝皋羽》)。

徐夜文學成就

當然,今徐夜詩中大量的是抒寫山水之趣和田家之致的詩篇。如《初夏田園》寫其“清晨荷鋤出”的躬耕生活和“但恐坐食非”的心志,其情趣有似陶淵明。王漁洋《秋柳》詩,使其一舉成名,播揚大江南北,一時和者甚眾。徐夜也有《和秋柳》,其成就與漁洋詩相較,似不遜色:“搖落江天倍黯然,隋堤鴉噪夕陽邊。誰家樓角當霜杵,幾處關程送晚蟬。為計使人西去日,不堪流涕北征年。孤生蕉萃應相似,怕見殘枝帶暮煙。”沈德潛評曰:“蕭瑟之音,不粘不脱,遠勝漁洋名作。”(《清詩別裁集》)説“遠勝漁洋名作”,有些溢美,但卻可見徐夜藝術功力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