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匡迪

鎖定
徐匡迪,1937年12月11日出生於浙江崇德,鋼鐵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上海市原市長,中國工程院原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組長,上海科技大學第一屆校務委員會主任,上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3] 
1959年徐匡迪從北京鋼鐵工業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1963年調到上海工學院冶金工程系工作;1971年至1972年下放到安徽省鳳陽“五七”幹校勞動;1972年至1980年在上海機械學院上海工業大學冶金工程系工作;1986年開始走上領導崗位,擔任上海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1989年至1991年擔任上海市教衞辦公室副主任,兼市高教局局長、黨組書記;1991年至1992年上海市計委主任、黨組書記;1992年至1995年擔任上海市副市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至2001年擔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2002年至2010年擔任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2003年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4] 
徐匡迪長期從事電爐鍊鋼、噴射冶金、鋼液二次精煉及熔融還原的研究。 [5] 
中文名
徐匡迪
外文名
Xu KuangDi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省崇德縣
出生日期
1937年12月11日
畢業院校
北京鋼鐵工業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電弧爐水冷掛渣爐壁》《不鏽鋼精煉》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3年當選為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徐匡迪人物經歷

徐匡迪
徐匡迪(7張)
1937年12月11日,徐匡迪出生於浙江省崇德縣(今桐鄉市)。他的童年是在雲南昆明度過的,小學就讀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附屬小學 [6] 
1945年,抗戰勝利後,徐匡迪隨父母離開昆明,回到了杭州 [6] 
1951年至1954年,徐匡迪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中學(現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就讀高中 [7] 
1954年至1959年,徐匡迪在北京鋼鐵工業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冶金系鋼鐵冶金專業學習。 [8] 
1959年至1963年,徐匡迪在北京鋼鐵工業學院、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系工作,擔任助教。
1963年至1971年,徐匡迪在上海工學院冶金工程系工作,先後擔任助教、鍊鋼教研室副主任。
1971年至1972年,徐匡迪被下放到安徽省鳳陽“五七”幹校勞動。
1972年至1980年,徐匡迪在上海機械學院(現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工業大學冶金工程系工作,先後擔任助教、講師、鍊鋼教研室主任。 [9] 
1980年至1986年,徐匡迪在上海工業大學(現上海大學)冶金工程系工作,先後擔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
1982年3月至1983年2月,徐匡迪作為訪問學者,前往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做合作研究。
1983年6月,徐匡迪加入中國共產黨 [7] 
1984年3月至1985年6月,徐匡迪赴瑞典斯堪的那維亞·蘭塞爾公司工作,擔任副總工程師、技術經理。
1986年至1989年,徐匡迪擔任上海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
1989年至1991年,徐匡迪擔任上海市教衞辦公室副主任,兼市高教局局長、黨組書記。
1991年至1992年,徐匡迪擔任上海市計委主任、黨組書記。
1992年8月至12月,徐匡迪擔任上海市副市長,兼市計委主任、黨組書記。
1992年12月至1994年,徐匡迪擔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
1994年至1995年,擔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
1995年至2001年,徐匡迪擔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
1995年,徐匡迪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3月30日 上海市鋼鐵冶金新技術開發應用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徐匡迪擔任實驗室主任 [10] 
2001年至2002年,徐匡迪擔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
2002年,徐匡迪擔任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 [11] 
2003年3月,徐匡迪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4]  ;同年9月兼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
2009年12月,徐匡迪受聘為杭州師範大學建設一流綜合性大學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 [12] 
2010年6月,徐匡迪結束兩屆工程院領導職務,正式退休,繼續擔任中美友協會會長 [13] 
2013年至2019年,擔任上海科技大學第一屆校務委員會主任。 [14-15] 
2022年7月,擔任中國工程院第八屆主席團名譽主席。 [27] 

徐匡迪主要成就

徐匡迪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徐匡迪長期從事電爐鍊鋼、噴射冶金、鋼液二次精煉及熔融還原的研究。研製成SGDF型噴粉罐獲廣泛應用;研究成功高純度油、氣管線鋼的真空循環脱氣、噴粉(RH-IJ)技術,被英鋼聯及新日鐵公司採用;提出了鐵液脱硫的“擬一級不可逆反應處理法”及錳熔融還原三步反應模式;主持制訂上海鋼鐵工業“三優”規劃,使得上海鋼鐵工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5] 
  • 學術論著
截至2013年8月,徐匡迪領導的團隊發表學術論文190餘篇,有19篇在中國國外雜誌發表。其中他本人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專著6本 [6]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8年6月,徐匡迪先後獲得過六項國家級、部委級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 [1] 

徐匡迪人才培養

  • 教育理念
2016年11月29日,徐匡迪在上海交通大學調研,並以“前沿發展中的顛覆性技術創新”為主題進行交流。他詮釋了顛覆性技術創新,提出了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見解:創新沒有止境,也沒有終點,對顛覆性創新的意願應給予寬容、理解和支持 [16] 
  • 指導學生
徐匡迪不管在哪個崗位工作,每週仍回實驗室半天,直接指導研究生的工作。1995年當選市長後,對於他名下的研究生,他還是要親自面詢研究進度、審查開題報告、批改博士論文 [6] 
2001年徐匡迪培養博士生張曉兵的畢業論文《四元系冶金熔體組元活度解析的高階亞正規溶液模型及其在鋼鐵冶金過程熱力學預測中的應用》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17] 

徐匡迪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86年
六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個人
1986年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86年
1989年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人民教師獎章
199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5] 
1998年11月13日
香港科技大學名譽工學博士 [10] 
2003年
2003年
塞爾維亞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3年5月
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6年9月
瑞典皇家北極星大十字司令官勳章
2006年
上海理工大學傑出校友 [1] 
2006年
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6年
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7年8月
日本鐵鋼學會榮譽會員
2007年
2008年6月
英國皇家工程院國際獎章 [19] 
2008年
英國商會China Link傑出貢獻獎 [20] 
2008年
瑞典商會國際獎章
2008年
2010年
中歐友誼獎 [21] 
2015年4月
第三屆魏壽昆冶金獎 [22] 
2018年5月30日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

英國皇家土木工程師協會榮譽會員

香港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紐約大學榮譽工程學博士

德國友誼勳章

徐匡迪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2年10月—1997年09月
1997年09月—2002年11月
2002年11月—2007年10月
1996年2月14日
上海汽車工業科技基金會名譽理事長 [10] 
1996年3月21日
上海新材料研究中心名譽理事長
2009年12月28日 [12] 
杭州師範大學建設一流綜合性大學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 [6] 

上海理工大學校友會名譽會長 [24]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組長 [1] 

徐匡迪個人生活

  • 更名軼事
徐匡迪原名“徐抗敵”,是在抗日戰爭的炮火聲中孕育的,身為知識分子的父母當時希望他銘記國恨家仇,“男兒當自強,抗敵保家鄉”,便給他取名為“抗敵”。“八一三”事變後,父母帶着“徐抗敵”經江西、湖南逃到當時的“大後方”雲南省。1944年他在昆明上小學二年級時,語文老師幫他改名為“匡迪”,寓意“匡扶正義,迪吉平安”。父母知道後都説改得好,遂改用此名 [6] 

徐匡迪人物評價

徐匡迪是中國噴射冶金技術的開拓者,長期從事噴射冶金、鋼的二次精煉及“熔融還原”跨世紀新流程研究,獲得重要成果,創造性的解決一些關鍵技術,得到中國國內外同行的重視和讚賞 [25] (上海大學評)
徐匡迪是中國著名的冶金學家,也是國際鋼鐵冶金界的知名學者。長期從事冶金物理化學、電冶金和爐外精煉、熔融還原、不鏽鋼精煉、噴射冶金等方面的研究,在冶金學及相關工程領域做了大量學術研究和科技開發工作,對鋼鐵冶金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8] (何梁何利基金會評)

徐匡迪人物影響

2018年6月,徐匡迪將獲得的第十二屆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的全部獎金捐贈給上海市久隆模範中學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