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仲才

(上海中醫學院內兒科教授)

鎖定
徐仲才,上海市人,上海中醫學院內兒科教授,主任中醫師。幼承家學,盡得其父兒科名家徐小圃之傳,又師事名醫祝味菊研習中醫內科,獲上海市科研成果獎。
中文名
徐仲才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1年
逝世日期
1991年
出生地
上海市
代表作品
《治療小兒哮喘臨牀經驗》等
職    稱
主任中醫師,教授

徐仲才人物經歷

徐仲才,上海市人。上海中醫學院內兒科教授,主任中醫師。幼承家學,盡得其父兒科名家徐小圃之傳,又師事名醫祝味菊研習中醫內科。解放前擔任神州國醫學會常務理事。解放後曾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醫院副院長,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龍華醫院副院長,上海中醫學會副主任委員,兒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委員,全國兒科學會委員,上海市衞生工作者協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防癆協會上海分會理事等職。

徐仲才主要成就

《徐仲才醫案醫論集》 《徐仲才醫案醫論集》
1931年負責參校《祝氏醫學叢書》1~4集:《傷寒新義》、《傷寒方解》、《病理發揮》、《診斷提綱》。1961年後曾先後發表《徐小圃兒科經驗簡介》,《健脾補腎在慢性氣管炎臨牀上的應用》,《治療小兒哮喘臨牀經驗》,《附子在臨牀上的應用》等論文。曾擔任全國中醫學院中醫教材編審會議顧問,重點參加兒科教材的編審工作。1985年親自指導《電子計算機模擬名中醫徐仲才教授診療咳喘病系統》,獲上海市科研成果獎。

徐仲才學術觀點

重視陽氣的作用
徐仲才極其重視陽氣對於人體的作用。徐氏在總結中醫前輩徐小圃、祝味菊運用温陽藥經驗的基礎上,強調陽氣在人體上的重要性,屢屢引述《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一節:“陽氣在,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認為類比生動。析理剴明。又指出,陰為體。陽為用,陽氣在生理狀態下是生命的動力,在病理情況下是抗病的主力。不僅對小兒稚陰、雅陽之體,需要處處顧及陽氣,而且內傷雜病由於久病失治,往往陽氣受戕,使用温陽扶正治則,尤為重要。所謂温陽,首先是腎命之陽,當然也包括心陽、脾陽及其他臟腑之陽。而人身為一整體,歷來認為腎寓元陰、元陽,若僅從陽氣推論,一身之陽無不根源於腎。為此,徐氏在臨牀中,非常重視温陽益脾法則的應用,每奏奇效。
脾腎兼顧
《傷寒論》 《傷寒論》
脾腎兼顧,首先温補腎命之陽。在強調陽氣對於人體作用的前提下,徐氏認為,歷代對腎和命門常相提並論,實際上,頗多內傷雜病辨證為命門火衰的病人,與所謂腎陽虧虛的見證多屬一致,而所謂補命火的藥物,又多具有温補腎陽的作用。徐氏擅用温補腎命藥物,在臨證處方中使用附子一味藥物的尤為多見。認為漢代張仲景著《傷寒論》載一百十三方中,用附子的就有二十方之多,其功效大致有“回陽救逆”、“温陽行水”、“温中祛寒”、“温經止痛”等作用,但可簡括為“温陽”兩字。對於附子一藥,如果辨證準確,配伍得當,不但療效顯著,其副作用也是可以避免的。徐氏應用附子的指徵是:臨牀遇見神疲乏力,體軟,面色蒼白,畏寒,四肢清冷,小便清長或夜尿頻多,大便溏泄,甚至五更瀉,唇甲青,舌質淡胖,苔白滑潤,或舌光不欲飲,或口乾不欲飲,脈或細或沉遲。總之附子是温陽祛寒要藥,尤其是温補腎命之陽,可以振奮全身各臟器的功能,增加機體的活力和抗病的能力。因此臨牀上應用附子,只要抓住虛證寒證的一二個症狀特點即可,不要求條條具備。

徐仲才證治經驗

徐仲才小兒哮喘

小兒哮喘的發生和發展有外因和內因兩方面,而以內因(體質因素)尤為重要。在內因方面,還要強調腎陽的盛衰與哮喘的關係至為密切,這是由於陽氣在生理情況下是生命的動力,在病理情況下又是機體抗病的主力,而腎主一身之陽,命門也是腎,是生命的根本。哮喘患者常常表現出腎命火衰症候羣,腎氣失於攝納,因而病情日趨嚴重。
小兒哮喘與成人不同,且較難治,其原因在於:小兒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五臟未充,易虛易實;伏痰深處,不易拔除;先天稟賦不足者,多腎氣不足。故臨牀分期論治。
發作期的辨證施治
寒喘 系風寒之邪外束和體內伏痰互阻肺絡。發病時喘促氣急,喉有水雞聲,痰色白而清稀,胸膈脹悶,面色晦滯。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膩,舌面滑潤,水分多,脈弦滑或浮緊。常用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法治療。方用小青龍湯三子養親湯加減:麻黃4.5~9g 細辛1.5~3g 乾薑1.5~6g 半夏6~12g 五味子1.5~3g 甘草3~6g 蘇子6~9g 白芥子6~9g。以上述方劑治療寒性哮喘,往往收到平喘化痰的效果。對於上方的應用,還必須掌握以下幾個要領:①麻黃為宣肺平喘主藥。麻黃有生炙兩種,生麻黃一般用4.5~9g 炙麻黃一般用6~9g。臨牀體會,小兒哮喘病變較為迅速,兼之體質多見虛弱,“無糧之師,利在速戰”,根據病情需要,不失時機地重用、多用麻黃,以宣肺平喘。對個別頑固病例。可在取得療效的基礎上逐步增加劑量。②本方取小青龍湯中六味藥物,即麻黃、乾薑、細辛、五味子、半夏、甘草,具有温肺鎮咳,化飲止嘔,納氣和中的功效。伴發熱可用桂枝、白芍,對汗多患者可去桂留芍。③三子養親湯是治痰良方,蘇子、白芥子、萊菔子三藥功能降氣豁痰,可增強小青龍湯平喘化痰的作用。其中萊菔子稍有異味,能消導破氣,對氣虛明顯者不用。④常用哮喘丸治療寒性哮喘。哮喘丸又名寒喘丸,由白信石、豆豉、枯礬、麪粉組成,每粒含砷量0.0016g~0.002g 服用時一般每日1~2次,每次 2~3粒。根據病情和年齡酌情增減。急性發作時,哮喘丸與上述方藥同用效果較好。有些患孩在白天不發,至半夜則出現哮鳴音,此類病人往往在臨睡時服一次即可。亦有在氣候變化或患孩有胸悶呼吸不暢等發病先兆時,立即吞服哮喘丸,有時亦能阻止或減輕哮喘發作。
寒喘兼陽虛 此類病例,大抵是素稟陽氣偏虛,再或病情演變,由肺及腎,腎陽虛虧,影響腎氣攝納。常見於反覆發作的頑固病例。臨牀多見畏寒肢冷,精神疲軟。張口抬肩,端坐呼吸,小便清長,面色蒼(白光)huang白或青灰,口唇發紫,頭汗涔涔,舌質淡胖,脈濡細無力。往往在上述寒喘方中加入局方黑錫丹9g(包煎),以攝納腎氣,並用熟附子9g(先煎),以壯火益元,加強其温腎納氣之功。局方黑錫丹的成分,除黑鉛、硫磺外,尚有附子、肉桂、胡蘆巴等温腎藥共12味。方書載稱可醫治“真陽暴脱,陰火上衝,痰喘昏迷,四肢厥冷”等危症。但據分析,其中附子含量極低,如每日吞服9g 附子僅佔0.6g強。方中附子也是治療哮喘的温陽要藥,和温肺化痰,止咳平喘法配伍應用,以中有補,往往取效。附子氣味辛甘,性温大熱,温腎陽而去沉寒。處方中用熟附子,先煎15~20分鐘,一般劑量在9g左右,個別病例尚可增加。臨牀上為了使附子專於温腎,常加龍骨、磁石等潛陽藥配合應用。近年來通過病例總結體會到,對於寒喘兼陽虛者,附子與局方黑錫丹同用,則温陽納氣之力較強,常收到明顯的平喘效果。
寒喘兼陽虛者,一般都有程度不等的汗出,而麻黃是發汗解表的藥物,用後是否引起陽隨汗泄,更加虛虧?在多汗的情況下用大量麻黃,這是因為麻黃平喘作用較其他中藥明顯之故。實踐證明,這樣用藥,並未遇到汗出亡陽的例子,多數病人在哮喘緩解後汗出逐漸減少。因汗出不已是喘甚之故,喘平汗自止,這裏用麻黃是作為治喘的手段。麻黃不與桂枝同用其發汗作用本來不大,況與黑錫丹、附子同時並用,加強固真元,納腎氣,防虛脱的功用,這是本着歷來中醫主張“治病務求其本”的精神而設想的。
熱喘 多系痰熱藴肺為患。但不少病例由寒喘演變而來,寒邪鬱久化熱或部分化熱,因而表現寒熱夾雜。熱喘可伴有陰虛內熱,也可兼有陽虛證候。熱喘臨牀見證有胸悶息粗,咳嗆陣作,痰黃稠厚,難以排出,口乾口苦,喜飲水或欲飲冷水,身熱多汗,舌質較紅,苔黃膩,一般有苔,也碰到舌光的,脈象滑數。常用麻杏石甘湯,可再加清化痰熱藥物,如膽星、瓜蔞、黃芩、魚腥草等。其中生石膏劑量應不少於30g 布包先煎,否則湯藥膩口難吃。如熱象較輕者,也可用定喘湯,方藥組成有麻黃、杏仁、款冬花、姜半夏、蘇子、桑白皮、黃芩、甘草、銀杏(白果)等,本方配伍實際上是温涼並用,也適用於哮喘偏熱症或寒熱夾雜之症,臨牀應用較為廣泛。前述熱喘見症兼有心煩、手足心熱、舌質絳紅少津、苔少而花剝、脈來細數,當考慮到痰熱藴肺,陰分亦傷。可用麻杏石甘湯加黃芩、瓜蔞仁、貝母以清肺化痰平喘,再加沙蔘、麥冬、玉竹以益陰生津。對於上述熱喘兼有陰虛內熱者,有人認為麻黃性味辛温,慮其傷陰而不用。我卻認為麻黃乃是中醫平喘要藥,只要配伍得宜,用之無妨。再如前述熱喘見症兼有面色蒼白,神疲肢軟,手足欠温。脈濡細者,辨證為上見痰熱藴肺,下見腎陽虧損,腎氣不納。在這種情況下,不必拘泥於成法套方,以採用清上(肺)温下(腎)法為宜,如用麻杏石甘湯以宣肺清熱,再加附子、局方黑錫丹以温腎納氣,上下兼顧,温涼並用而取效。
湯藥服法 因哮喘有發作於夜間、白天、晝夜或清晨者,故服藥時間亦應根據發作的具體情況而定。全日發作不休者,可將2帖藥同煎後,於一日夜內分4~5次服;發於午夜者,一半白天服,另一半於臨睡前服;發於白天者,可用1帖藥煎頭、二汁分2次服;發於清晨者,隔夜煎好,次晨3~4點時服頭汁,二汁於白天服。

徐仲才黃疸

中醫傳統認為,“黃”色多與“熱”相關,如《靈樞·五色》篇雲:“黃赤為熱”,《素問·痿論》雲:“脾熱者色黃”,《金匱·黃疸病》篇雲:“脾色必黃,瘀熱以行”。在臨牀望診中見到“黃”色,亦往往歸屬於“陽證”、“熱證”。徐仲才認為,“黃”與“熱”有一定聯繫,其臨牀指導意義無可非議,但是在某些病症中見到“黃”色,必須結合具體情況加以辨別,不能貿然地單憑“黃”就視為“熱證”。
黃疸病由於膽汁不循常道而侵入血分,外溢體表,患者大便反呈灰白,目、皮膚、舌苔、小便均呈黃色。一般臨牀多從“濕熱”論治。本人體會,黃疸病患者雖目、身皆黃,其發黃只是屬於標症。多數黃疸病者臨牀表現為倦怠,乏力,納呆,泛惡,口不渴,脈濡或沉細,伴發熱者亦不多。其發病機理與濕的關係密切,屬於寒濕者臨牀並不少見。對此等病症,我強調用温燥祛濕之劑治療,收效較快。抓住神倦,體軟,口不渴,脈濡或沉細等寒濕之症即可應用温燥祛濕法。若拘泥於一般辨證時認為“黃為熱象”、“黃疸屬濕熱”説,專事清熱,忌用温燥之品,則往往貽誤病機,每致遷延不愈。
應用方藥以費氏《醫醇騰義》和中茵陳湯(茵陳、茅術、白朮、厚朴、砂仁、陳皮、木香、山梔、赤茯苓、車前子、萆(艹解)、當歸、生熟谷芽、生熟米仁)為主。常選用茅術白朮、厚朴燥濕健脾,砂仁、陳皮、木香、谷芽理氣和中,茵陳、赤茯苓、車前子、萆(艹解)、米仁利水滲濕,山梔清熱解毒,當歸入肝和血。寒濕徵象明顯者則加附子温散寒濕,效更顯著;大便秘結者,可加大黃通便。該方功能燥濕利濕,調暢氣機,一般服用10帖左右黃疸即可消退。必須指出,應用該方後,患者往往由不喜飲水轉為多飲水,這並非壞事,亦不必慮其傷陰,因為患者飲水量增多,尿量亦可隨之增加,則有利於黃疸的消退。 [1] 

徐仲才經驗驗方

徐仲才新加白頭翁湯

組成白頭翁9g黃連3g黃柏6g秦皮12g生川大黃4.5g(後下),馬齒莧18g生甘草3g。
加減法1.發熱:加葛根9g黃芩9g。2.腹痛甚:加木香9g白芍9g。3.大便赤多白少:加當歸9g赤芍9g。4.泛惡:加乾薑3g至6g。5.舌苔白膩:加蒼朮9g厚朴9g。6.舌苔厚膩:加山楂9g檳榔9g枳實9g。7.神萎,四肢不温:加附子9g桂枝4.5g。8.休g:先用人蔘4.5~9g(先煎),熟附片5~9g(先煎),乾薑3~6g甘草6g。待休g緩解後再用基本方。

徐仲才哮喘方

組成麻黃9g細辛3g乾薑4.5g甘草4.5g五味子4.5g半夏9g。
適應證支氣管哮喘(冷哮)
加減法1.表證明顯或有發熱:加桂枝9g白芍9g。2.表證不明顯,而汗多者:加白芍9g或再加黃芪9g。3.痰多:加白芥子9g蘇子9g。4.畏寒肢冷,小便清長,面色蒼白等陽虛症狀者:加熟附片9~15g(先煎半小時)。如用上方仍不能緩解者,可再加用局方黑錫丹6~9g(分二次吞或包煎)。5.咽痛:去幹姜,加射干9g桔梗6g。6.痰黃、口乾、喜飲等寒熱夾雜者:去幹姜、半夏,加石膏30g(先煎),黃芩9g。7.舌紅、苔少等陰液不足者:加生地9g北沙蔘9g。8.頑固病例久發不愈者:加川椒目9g。9.鼻塞流涕:加蒼耳子9g。按小兒用量酌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