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世溥

鎖定
徐世溥(1608-1657),字巨源,江西南昌新建人,明末文學家。世人稱其才雄氣盛,長於古文辭,“古文名噪三吳間”;工諸體詩,“取材博,用意遠,不規規於漢魏唐宋諸家”;可“與朝宗同不朽”。兼工書法。著述豐厚,有《夏小正解》、《韻蕞》、《榆墩集選文》、《詩》、《榆墩集選詩》、《選文》、《榆溪詩鈔》、《榆溪詩話》、《逸詩》、《逸稿》等。他的《江變紀略》是一部記述晚明史事的著作。 [1] 
別    名
巨源
出生地
江西南昌新建
出生日期
1608年
逝世日期
1657年
主要作品
《夏小正解》
主要作品
《韻蕞》
《榆墩集選文》
《江變紀略》等。
本    名
徐世溥
民    族
職    業
文學家

目錄

徐世溥人物簡介

徐世溥(1608-1657)字巨源,江西新建人。父徐良彥,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進士,崇禎朝官至南京工部侍郎。世溥年十六,補諸生,艾南英聞其名,約為兄弟。錢謙益、姚希孟、萬時華等皆以杓鬥推之。南贛巡撫潘曾紘得王執儉所修《宋史》,特屬他重加更定。
徐世溥才雄氣盛,長於古文辭,“古文名噪三吳間。”工諸體詩,“取材博,用意遠,不規規於漢魏唐宋諸家”;可“與朝宗(侯方域)同不朽”。兼工書法。著有《夏小正解》一卷、《韻蕞》一卷、《榆墩集選文》九卷,《詩》二卷,《榆墩集選詩》二卷、《選文》三卷、《榆溪詩鈔》二卷、《榆溪詩話》《逸詩》二卷、《逸稿》八卷。
明亡後,山居晦跡,絕意仕進。陳名夏秉政作書遺司理持禮致聘,堅拒不受。是夜,有盜入室索幣,被火炙死。

徐世溥著作

江變紀略》,是記載晚明史事的著作,共二卷,對八旗兵在攻打南昌城時殘酷暴行毫不掩飾的記錄,在乾隆時期遭到禁燬,靠民間手抄本傳世,《海甸野史》、《甲申野史記抄》以及《荊駝逸史》、《明季史料》等叢書亦收錄,後收入陶福履豫章叢書》中。
此書此事一律用南明隆武永曆年號,而不用清帝年號,在最後評論金王起事失敗的時候,作者説:“人臣非甚頑薄,無不望其國中興”,只是有的知其可為而為之,有的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是才與識的差別,可嘆武侯諸葛亮與文天祥丞相,憑他們那樣的誠意,生死都置之度外,尚且怕自己不能成事,象金王二人這樣苟且趨功名,冀僥倖於萬一,自然是無法成功的,作者的這些記載與評論,顯然流露出依戀明室的感情。此外,書中對清兵的暴行也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大將軍固山額真譚泰為攻南昌城,盡驅所掠丁壯老弱掘壕溝築土城。由於天氣十分炎熱,督工又一刻不停地摧逼,結果“上暴旁蒸,死者無慮十餘萬”死了以後,就把屍體丟棄在壕溝裏,使得“臭聞數十里,蠅烏日盤飛蔽天”。
譚泰又役使俘虜在章江上建造石橋“上起文家壇,下至揚子洲,凡為三橋”章江本來又深又險,加上所造之橋“上直磯,中當回■下當湍駛,皆沒水置石,下樁為基”,所以又死了幾十萬。為了做攻城壕溝的排柵,清兵就濫伐南昌周圍的山木,山木伐光了,就拆毀民房甚至把裝屍體的棺材也弄來,致使南昌城周圍“數十里間田禾、山木、廬舍、丘墓一望殆盡”,清軍久攻南昌不下,為了改善單調乏味的軍旅生活,他們就把附近的婦女抓來,“各旗分取之,同營者迭奸無晝夜”,當時雖值三伏溽熱的天氣,有的婦女十幾天甚至整月都得不到水■洗。南昌城破,清兵撤退時,由於船中裝滿了搶來的財物,又把這些婦女一併發賣,婦女們起初因有一線生還的希望,所以忍辱偷生,到這時知道清兵要賣她們,她們將永遠離開自己的故鄉,所以“莫不悲號動天,奮身決赴,浮屍蔽江,天為厲霾”。
此書由於明顯流露出留戀明室的感情,並且對清兵滅絕人性殘酷迫害的暴行毫不掩飾,所以它在乾隆時期遭到了禁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