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後(拼音:hòu)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4]  。後和它的繁體字“後”原是兩個不同的字。“後”本義指遠古時代的君主或諸侯,後來專指君主之妻。“後”古字形用“幺”表示繩,“止”表示腳,合起來表示用繩子栓住腳,表現落後。引申指時間較晚的或次序上靠近末尾的。又引申指在反面的。 [20] 
漢字簡化時用“後”代替了“後”。由簡體文本轉換為繁體文本時,要分化為“後”與“後”。后稷、后羿、后妃、皇后、王后、太后等詞中的“後”仍作後,不作後;而前後、先後的後要改作後。 [20]  後姓與後姓是不同的姓氏。 [7] 
中文名
拼    音
hòu
繁    體
後(後面、後來)
部    首
𠂆、口 [2] 
五    筆
RGKD [1] 
倉    頡
HMR [1] 
鄭    碼
PDAJ [1] 
筆    順
撇、撇、橫、豎、橫折、橫
字    級
一級(編號:0482) [4] 
平水韻
上聲二十五有、去聲二十六宥 [3] 
結    構
合體字,半包圍-左上包圍結構
總筆畫
2+4、3+3(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U+540E [1] 
四角號碼
7226₁
筆順編號
331251
注音字母
ㄏㄡˋ
造字法
後:會意字;後:會意字

文字源流

“後”與“後”是一對同音替代的繁簡字。漢字簡化前它們是意義不同的兩個字。
【甲組】“後”字形演變流程圖 【甲組】“後”字形演變流程圖
商代甲骨文中有甲組圖A、甲組圖B的字形。這一字形學界一般解釋為“”。從20世紀60年代起,有一些學者提出甲骨文中的“司”和“後”是一個字。 [21]  “司母戊鼎”也因此改名為“後母戊鼎”。國家博物館改“司母戊鼎”為“後母戊鼎”給出的理由是:“上世紀70年代起,一些專家建議把‘司母戊’改為‘後母戊’。因為商代的字體較自由,可以正寫,也可以反寫。所以‘司’和‘後’字形可以一樣。根據銘文可知,後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兩個兒子為祭祀其母親而制的,如果定名為‘後母戊鼎’,意思上更接近‘商王之後’。” [28]  對此有的學者表示反對。通過分析商代甲骨文中甲組圖A、甲組圖B字的字形構造及本義,以及它們在卜辭中的用法得知:甲組圖A和甲組圖B都是“司”字,不是“後”字。甲組圖A、甲組圖B字形在卜辭中主要是作祭祀解,釋“後”會使卜辭讀不通。 [22-23] 
相關商代銘文的“司”“後”之爭,其根源可追溯到東漢許慎所著的《説文解字》。《説文》:“司,臣司事於外者,從反後。”許氏基於對“後”字的反轉,即所謂“司”從反“後”,義為“臣司事於外者”。好像是以“後”為君號令於內,而以“司”為臣執事於外,兩者內外關聯,所以用構形相同但方向相反的兩個字予以表達。正是許慎的這些説解,就為司、後之爭埋下了種子。 [23] 
甲骨文“後”與“”同用,“毓”喻三等上古屬匣,與“後”同音。“毓(或者後)”在甲骨文中寫作甲組圖C、D,很像母親生子的樣子:上部為一側面的“人”形(有的為一“女”字),下面是一個頭朝下的“子”字。王國維認為這就是母親生孩子的情形,頭朝下是正常的順產。有的在倒“子”下還附有幾個小點,以表示孩子出生時的羊水。所以婦女生子就是“後”的本義。 [24] 
見於傳世與出土資料,“後”字的出現均在春秋以後,如春秋晚期吳王光鑑之“虔敬乃後”、戰國中山王兆域圖之“王后”“哀後”等。出土所見戰國簡策中,後字已多有使用,傳世戰國時期成書的文獻資料中,用作王妻之義的後字,已經替代了毓字。 [23] 
“後”的本義既是“生育”“養育”,但是在先秦古籍中“後”多指“國君”。説起“養育”與“國君”之間的意義聯繫,還得追溯遠古時代原始部落的生產、生活的歷史。遠古時代的人民是用簡陋的石器、木棍等生產工具與大自然抗爭,以求生存發展的。在自然條件惡劣、生產力低下的環境中求得生存是很不容易的,原始部落的人民都希望有賢明的人來領導大家發展繁衍人口。這就是古人所謂的“天生民而立之君”。這一廣泛的社會背景,使“後”字派生出“君主”“帝王”之義。例如《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闢風雨也。”屈原《離騷》:“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後”由“君後”又引申指君主的正妻。例如《後漢書·郭皇后紀》:“後叔父梁,早終。”《隋書·李密傳》:“欲規篡奪,污辱妃後。” [25] 
【乙組】“後”字形演變流程圖 【乙組】“後”字形演變流程圖
“後”字。甲骨文作乙組圖1、2。字從幺、倒止會意。“幺”表示繩索,“”表示腳。取象於俘虜或奴隸,腳被繩子繫着,自然走得不快。“後”本義為落在後面。但段玉裁的説法有所不同,他説:“幺者小也,小而行遲,後可知矣。”意為步子小因而走得慢。雖説法不同,但走在後面的意思卻是相同的。這就是“後”的本義。為了使字義更明確,又加“彳”作乙組圖2。“彳”表示與行走有關的意義。金文除繼承殷代甲骨文作乙組圖4形以外,又有從辵作乙組圖6形的後字,“辵”也是表示行動的構件。《説文解字》古文承其形作乙組圖10。篆文作乙組圖7,承自圖4、5一類字形。隸書作圖11-12,取從“彳”之形。
“後”字由“走在後面,落在後頭”這個本義引申出時間或位置在後,與“先”或“前”相對。例如《史記·項羽本紀》:“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
落在後面也即次序排在後面,如後排,後三名。《吳子·勵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減;無功坐後行,餚席無重器。”功勞列在上等,坐在前排,席上擺滿了餚饌,還陳列着貴重器皿和牛、羊、豬三牲;功勞列為次等,坐在中排,席上的餚饌等就要降低一等;沒有功勞的,只能坐在後排,席上的餚饌就更是一般了。
從血緣關係來講,次序排在後面的,就是子孫、後代。《詩經·大雅·瞻卬》:“式救爾後。” [25]  [26]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後”和“後”二者本為兩個完全不同的字,但是在先秦典籍當中,卻經常可以發現“後”假借“後”字的情況。戰國末期至西漢前期,以“後”代“後”非常普遍,如馬王堆漢墓的帛書、竹簡、銀雀山漢墓竹簡等。”《説文解字·後部》王筠句讀:“後之為後也,故經典借後為後。”因此,在先秦著作中,“後”“後”通用的現象已比較普遍,如《墨子·非攻中》:“則是鬼神之喪其主後。”《墨子·尚賢上》:“然後國之善射御之士。”《儀禮·鄉射禮》:“而後下射射。”《漢書·陳勝項籍傳贊》:“然後以六合為家。”《大學》:“知止而後有定。”這裏的“後”已經脱離了君主正妻這樣的意思,而是借代為“後”字,表示前後之意,用“後”之形表“後”之義,“後”者,“後”也。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古文中“後”字可以通假為“後”,即先後、前後的“後”偶爾可以寫作“後”,但是表示君王和帝王之妻的“後”是萬萬不能寫作“後”。在平時運用中,只要明白“後”與“後”二字的字形起源和發展,就會避免很多啼笑皆非的錯誤,用字也會更加準確。 [27]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古代稱君主、帝王
sovereign
《尚書‧湯誓》:“我後不恤我眾。”
清·龔自珍《擬進上蒙古圖志表文》:“聖祖高宗,文冠古後,剸而比之,武文鹹富。”
后稷;后羿;三後
帝王的正妻,皇后
empress;
queen
《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之享王也,王以後之鞶鑑予之。”
《後漢書‧皇后紀上‧光武郭皇后》:“後叔父梁,早終。”
后妃;皇后;太后
古代指列國諸侯
《尚書‧舜典》:“肆覲東後。”
《新唐書‧柳冕傳》:“夫朝會,禮之本也。
古代對長官、郡守或將領的尊稱
《晉書‧應詹傳》:“其後天下大亂,詹境獨全。百姓歌之曰:‘亂離既普,殆為灰朽。僥倖之運,賴茲應後。’”
指后土。對大地的尊稱
戰國·屈原《九章·橘頌》:“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方位詞。(時間上)較晚的;未來的(跟“前、先”相對)
later
《呂氏春秋‧長見》:“故審知今則可知古,知古則可知後。”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後之君子,宜在殷鑑。”
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
後天;事後;日後;先來後到;空前絕後
方位詞。次序靠近末尾的位置(跟“前、先”相對)
back
唐·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後排;前赴後繼
方位詞。背面的部分;人或物背面所朝的方向(跟“前”相對)
behind;back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塞其前,斷其後。”
戰國·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後背;後門;瞻前顧後
方位詞。指動作或事情完成之後
宋·徐鉉《和門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韻》:“碾後香彌遠,烹來色更鮮。”
後代的人;指子孫等
posterity
《詩經‧大雅‧瞻卬》:“無忝皇祖,式救爾後。”
《陳書‧高祖紀上》:“(高祖)漢太丘長陳寔之後也。”
無後;名門之後
指肛門
漢·劉向《新序‧雜事四》:“惠王之後蛭出,故其久病心腹之疾皆愈。”
(Hòu)姓氏用字
形容詞
通“厚”。大;重
《管子‧地員》:“五種無不宜,其立後而手實。”
《清平山堂話本‧羊角哀死戰荊軻》:“不肖弟此去,望兄陰力相助。但得微名,必當後葬。”
動詞
主持。
《尚書‧舜典》:“帝曰:‘棄,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穀。’”
繼承
inherit
《商君書‧境內》:“陷隊之士知疾鬥,不得斬首隊五人,則陷隊之士、人賜爵一級,死則一人後。”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其舉義兵已來,將士絕無後者,求其親戚以後之。”
落在後面
be(come,arrive)late
《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莜。”
不甘後人;爭先恐後
擯棄
《漢書·鄒陽傳》:“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後楚王、胡亥之聽。”
助詞
語氣助詞。用於句中或句末,相當於“呵”或“啊”
宋·王周《問春》詩:“把酒問春因底意?為誰來後為誰歸?”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五:“多應是為我後,憑地細思憶。”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5]  《現代漢語詞典》 [6]  《漢語大字典》 [7]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卷九】【後部】胡口切(hòu)
後,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𠂆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後也。凡後之屬皆從後。
【卷二】【彳部】胡口切(hòu)
後,遲也。從彳、幺、夊者,後也。
𨒥,古文後從辵。
【註釋】①𠂆(yì)之:孔廣居《疑疑》:“後字蓋從人、從口,以會人君發號施令之意也。乃下文又云:‘故廠之,從一口’,將一橫人字坼開,此許氏騎之見也。”②幺:徐鍇《説文解字》:“幺,猶𦌾(juān,網)躓(zhì,絆倒)之也。” [8] 

説文解字注

【卷九】【後部】
繼體君也。《釋詁》《毛傳》皆曰:“後,君也。”許知為繼體君者。後之言後也。開刱之君在先,繼體之君在後也。析言之如是,渾言之,則不別矣。《易·象下》傳曰:“後以施命誥四方。”虞雲:“後,繼體之君也。”此許説也,蓋同用孟《易》。經傳多假後為後,《大射》注引《孝經》説曰:“後者,後也。”此謂後即後之假借。
象人之形。謂上體𠂋也,𠂋葢入字橫寫。不曰從入而曰象人形者,以非立人也。下文卮解亦曰象人。
從口。胡口切,四部。
《易》曰:“後㠯施令告四方。 ”此用《遘·象》傳説從口之意。傳曰:“天下有風,遘。”後以施命誥四方。鄭作“誥”,許作“告”。按,此條各本作“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廠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後也。”淺人所竄,不成文理。上體既象人,又何得雲從餘制切之廠、且從一乎?今以下卮字解文法更定,則宜有“《易》曰”審矣。 [9] 
【卷二】【彳部】
遲也。從彳、幺、夊。幺夊者,後也。各本奪二字,今補。幺者,小也。小而行遲,後可知矣,故從幺夊會意。胡口切,四部。 [10] 

廣韻

胡口切,上厚匣 ‖ 後聲侯部(hòu)
後,君也。又姓,漢有少府後倉。又音候。
胡遘切,去候匣 ‖ 後聲侯部(hòu)
後,君也。皇后也。
胡口切,上厚匣 ‖ 後聲侯部(hòu)
後,先後。《説文》:“遟也。”又胡豆切。
胡遘切,去候匣 ‖ 後聲侯部(hòu)
後,《方言》雲:“先後猶娣姒。” [19]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部】後
《唐韻》《集韻》《正韻》胡口切。《韻會》很口切。並音後。《説文》: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𠂆之從一,口。發號者,君後也。《書·仲虺之誥》:徯我後。《易·泰卦》:後以財成天地之道。《禮·檀弓》:夏后氏堲周。疏:夏言後者,白虎通雲以揖讓受於君,故稱後。
又《禮·曲禮》:天子有後。疏:後,後也。言其後於天子,亦以廣後胤也。《白虎通》: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後。正嫡曰王后,秦漢曰皇后,漢祖母稱太皇太后,母稱皇太后。
又諸侯亦稱後。《書·舜典》:班瑞於羣後。
又古者君稱臣亦曰後。《書·舜典》:汝后稷,播時百穀。疏:國語雲:稷為天官,單名為稷,尊而君之,稱為后稷。又《畢命》:三後協心。註:謂周公君𨻰畢公也。
又《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傳:后土,社也。《左傳·昭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註:土為羣物主,故稱後也。其祀句龍焉,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為社。《正韻》:后土,亦取厚載之義。
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後處字子裏。《前漢·儒林傳》:後倉字近君。
又與後通。《禮·曲禮》:再拜稽首,而後對。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並音𠋫。義同。
又葉後五切,音户。蔡邕《胡黃二公頌》:允茲漢室,誕育二後。曰胡曰黃,方軌齊武。陸雲《漢高盛德頌》:鹹陽克殄,既係秦後。峩峩阿房,乃清帝宇。○按《詩本音》雲:《周頌》宣哲維人,文武維後,燕及皇天,克昌厥後。後、後俱音户,後人誤入四十五厚韻,故於《唐韻正》中歷引經集証之。然自《玉篇》以後,後在厚韻相沿已久,不得不以後五切為叶音矣。 [11] 
【寅集下】【彳部】 後
古文:𨒥、𢔏
《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並音厚。《説文》:遲也。從彳、幺、夂者,後也。徐鍇曰:幺,猶𦌾躓之也。《玉篇》:前後也。《廣韻》:先後也。《詩·小雅》:不自我先,不自我後。
又後嗣也。《禮·哀公問》:子也者,親之後也。《書·蔡仲之命》:垂憲乃後。《左傳·桓二年》:臧孫達其有後於魯乎。
又《集韻》:亦姓。
又《韻會》:然後,語辭。
又《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並厚去聲。《增韻》:此後於人,不敢先而後之,先此而後彼之後也。《老子·道德經》:自後者,人先之。《論語》: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又《詩·大雅》:予曰有先後。傳:相導前後曰先後。
又《廣雅》:娣姒,先後也。《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註:兄弟妻相謂曰先後,古謂之娣。今關中俗呼為先後,吳楚呼為妯娌。
又葉後五切,胡上聲。揚雄《趙充國圖畫頌》: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 [1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𠂋”從上左包圍“口”,底部齊平。“𠂆”,首筆平撇居上居中;第二筆豎撇從平撇撇尖起筆。“一”,在橫中線上側,右端超出“口”。“口”,上寬下窄,略扁,居下偏右。 [2]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字頭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後、後
高本漢系統

ɡʰ
u
先秦
後、後
王力系統
ɣ
ɔ
先秦
後、後
董同龢系統
ɣ
ûɡ
先秦
後、後
周法高系統
ɡ
ew
先秦
後、後
李方桂系統
g
ugx
西漢



東漢
後、後



後、後


ou
後、後


ou
南北朝
後、後
宋北魏前期
尤侯幽

ou
南北朝
後、後
北魏後期北齊
尤侯幽

ou
隋唐
後、後
高本漢系統

ɣ
ə̯u
隋唐
後、後
王力系統

ɣ
əu
隋唐
後、後
董同龢系統

ɣ
u
隋唐
後、後
周法高系統

ɣ
əu
隋唐
後、後
李方桂系統

ɣ
ə̆u
隋唐
後、後
陳新雄系統

ɣ
ou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18]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後、後
上聲
四十五厚

開口呼
全濁
胡口切
ɣu
去聲
五十候

開口呼
全濁
胡遘切
ɣu
集韻
上聲
四十五𠪋
開口呼
全濁
狠(很)口切
ɣəu
𠋫
去聲
五十𠋫
開口呼
全濁
下遘切
ɣəu
禮部韻略

上聲





很口切


去聲
𠋫





胡茂切

增韻

上聲





胡口切


去聲
𠋫





胡茂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尤侯

開口呼

全清

xəu
中州音韻

去聲
尤侯





葉矦去聲

洪武正韻

上聲
十九有


全濁
胡口切
ɣou

去聲
十九宥


全濁
胡茂切
ɣou
分韻撮要
陽去
第五修叟秀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16] 

方音彙集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實際發音有異
方言區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北京官話
北京
xou
51
去聲

北方官話
濟南
xou
21
去聲

中原官話
西安
xou
55
去聲

西南官話
武漢
xou
35
去聲

西南官話
成都
xou
13
去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西南官話
成都
xou
54
上聲
江淮官話
合肥
53
去聲

江淮官話
揚州
xɣɯ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xəu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ɦɣ
31
陽去

吳語
上海
ɦɣɯ
113
陽去

吳語
温州
ɦau
22
陽去

湘語
長沙
xəu
45
陰去

湘語
雙峯
ɣe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hɛu
11
去聲

客家話
梅縣
hɛu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hɐu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hɐu
54
陽去

閩語
潮州
hou
35
陽上

閩語
廈門
33
陽去

閩語
福州
xau
242
陽去

閩語
建甌
xe
44
陽去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3]  、《漢語方音字彙》 [29]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4-05-03]
  •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30
  • 3.    平水韻 二十五有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5-11]
  • 4.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5-11]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3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956
  •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544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628;884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231,269
  • 9.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3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440-1441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1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87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03-104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312
  • 13.    後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2-05-11]
  • 14.    後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2-05-11]
  • 15.    後的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5-11]
  • 16.    後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5-11]
  • 17.    後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5-11]
  • 18.    後的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5-11]
  • 19.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325;437
  • 20.    陳璧耀著.漢字裏的中國 咬文嚼字精選一百篇[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8.01:36-38
  • 21.    滿丹.“後”、“司”二字略考[J].殷都學刊,2017,(第1期).:5-8
  • 22.    常玉芝. 是“司母戊鼎”還是“後母戊鼎”——論卜辭中的“司”、“毓”[J]. 中原文化研究, 2013, 第1卷(1):39-49.
  • 23.    葛英會.商代大鼎的“司”、“後”之爭[J].殷都學刊,2012,(第1期).:12-14
  • 24.    陳璧耀著.漢字裏的中國 咬文嚼字精選一百篇[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8.01:36
  • 25.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301-302
  • 26.    殷傑編著.生活風貌[M].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03:74-75
  • 27.    黨懷興,王輝主編.漢字基礎與常見使用問題辨析[M]: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9.01:200-201
  • 28.    李莉.鎮館之寶背後的故事[N].北京晚報,2012-07-10(34-35).
  • 29.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06:2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