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頭村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新圩鎮下轄村)

鎖定
後頭村位於新圩鎮東部,距離鎮區約14公里,現有户數203户,人口890人;分設2個村民小組,村民主要姓王;全村面積2.5平方公里,山地2121畝,耕地256畝。東接舊樓村,南接下書村,西接長柯村,北接梅林村。為後頭行政村村政府所在地。世居民族為漢族,客家民系。2015年末,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有13人,主要在泰國居住。 [1] 
中文名
後頭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新圩鎮
地理位置
新圩鎮東部

後頭村歷史由來

王姓於宋末元初從福建永定移至今廣東潮州三饒鎮,後遷至饒平浮山東官村。明宣德五年(1430年)從東官村遷入漁村。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從漁村遷移至此地創業,從今舊樓村分設而成。因建鄉之始,村建於溝背(今舊樓)後山谷地,叫後頭坷,故取名後頭。轄區內有後尾嶺山,海拔120米。  

後頭村歷史沿革

清嘉慶十五年,屬饒平元歌都。民國時期,隸屬饒平縣南四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饒平第五區(浮山)漁村鄉。1958年屬浮山公社新圩鄉。1965年屬漁村農場中段管區。1983年屬漁村區中段鄉。1986年屬漁村鄉後頭村。1989年屬漁村鎮後頭村。1990年屬漁村鎮後頭管理區。2000年屬漁村鎮後頭村。2002年至今屬新圩鎮後頭行政村。

後頭村傳統民居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村中現存2座。背頭柯樓,始建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佔地面積2100平方米,為橢圓形客家土樓制式,單層土木結構。現狀較為破敗。覲光樓,始建於1956年,面積2560平方米,雙層土木結構。現存宗祠為豪卿公祠,始建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1987年重修;佔地190平方米,今作祠堂使用。

後頭村歷史文化

《漁村鄉譜》於1993年由王振先主持纂修。村民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拜平安。村裏有大伯爺公廟及娘宮。大伯爺公廟始建於乾隆年間(1736-1795年),重修於2012年。供奉大伯爺、財神爺。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村中老少着盛裝,備“三牲、發粿”,於村中大伯爺公廟前設點祭拜。娘宮始建於1993年,供奉南海觀音、大聖爺。每年農曆正月元宵節舉行祭拜活動。盛行於清中葉年間的婚俗可分: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6個禮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