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電位

鎖定
後電位(after potential):神經纖維的峯電位下降支在最後恢復到靜息電位水平以前,膜兩側電位還要經歷一些微小而緩慢的變化,稱為後電位。
中文名
後電位
外文名
after potential
釋    義
峯電位過後即為歷時較長的後電位
公佈時間
1989年
見載刊物
《生理學名詞》 科學出版社 [1] 
後電位 後電位
名詞解釋
一般先為負後電位,歷時約5-30毫秒,其幅度約為鋒電位的5~6%,前半期與神經纖維興奮性變化週期中的相對不應期相當,其機制跟鉀離子的外流有關;後半期大致和超常期相對應,此時膜處於部分去極化狀態。正後電位(positive after potential)持續60~80毫秒,其幅度僅為鋒電位的0.2%,正後電位與低常期同時出現,由生理性鈉離子泵活動增強造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