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期配音

鎖定
後期配音是演員在後期階段的任務是錄對白。在錄音室裏,面對放映出來的畫面,演員一面看着自己在銀幕上的表演,儘可能地尋找到自己在拍攝時對角色的感受,尋找到人物正確的心理動作和感情的變化脈絡,一面配出動情受聽的台詞。同時,非常重要的是要對上口型。這個過程就是屬於後期配音。攝製組工作的後期階段是將紀錄在膠片上的每一個鏡頭由導演、剪接師經心篩選與取捨後,按一場戲、一場戲地順序組接起來,形成畫面連接的半成品;再由導演和錄音師把各場戲的對白(角色所説的話)、效果、音響、音樂(包括電影中的歌曲)等錄製在磁片上,經混合錄製成各種音響連接的另一半成品;最後經由攝影師對組接好的畫面進行配光、調色等工藝處理,然後,把全部音響以光學手段混合錄製在畫面的膠片上,成為一部成品,即完成拷貝。此時影片的全部製作才算完成。
中文名
後期配音
實    質
對白
地    點
錄音室
主要人物
演員
重    點
對上口型
配音技巧
傳統的循環圈和現代的ADR配音
問    題
口型對不準等

後期配音過程

錄對白時,演員看到的已經是有順序的、有情節發展的畫面組接。演員拍攝時,沒有可能一氣呵成地進行創作,但此時演員卻可以進一步使畫面中的表演通過連貫而富於感情變化的語言,使之完整化。當然這種連貫仍是有限度的。因為演員對已拍過的戲、説過的台詞,難以一下子全部準確地表達出來,因此錄對白時,仍是一卷一卷地錄(每卷長度約三五十尺──一二百英尺不等)。錄音師和演員都希望通過對白,把影片質量提高一步。作為聲畫合一的視聽藝術,這是兩個重要方面的結合。
現實生活中,語言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表達思想、傳遞情感的重要手段。電影這樣一種以逼真性、紀實性為特點的藝術,自然不可能沒有語言。當然,電影的發展是從默片開始。之後,就不僅有對話,還有音響、旁白、獨白等等形式。生動的畫面和豐富的語言使視覺形象更為逼真可信和具有感染力。
語言是構成人物性格的重要因素。俗話説:“什麼人,説什麼話。”這正説明語言在相當大的成份上代表了人物的性格。又如人們常説的“聽其言,觀其行”,“聽話,聽音”等待,都説明語言和人物的密切關係。語言是人物內在意志的體現,也常常是意識的流露。由於環境、職業、修養等等的不同,必然形成每個人各自不同的語言習慣、語調和語氣。由於生理條件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聲音和音色。演員對語言的把握處理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方面。
電影中的人物語言一般較少、較精練。這就對電影演員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要處理得適當,恰到好處,不能過火,不能誇張,而且能使觀眾聽得清楚。

後期配音困難

電影的後期錄音對演員表演是十分不利的。演員要在錄音棚裏,看着畫面,對着人物的口型,一句句地重新表演。這是否能達到當時表演時的準確無誤,達到準確的語言動作、語氣,往往值得懷疑。由於一些演員另有拍攝任務,或是攝製組為了省錢,常常請配音演員來配,這是極不理想的做法。這對演員也是一個損失。為使銀幕形象從外觀、形象到感情的表達和語言的傳達都到一種統一和諧,配音最好是由演員自己來完成。這就要求從事電影的演員不僅掌握表演技能,同時要有正確的發聲方法、正確的吐字發音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表達能力。如果演員沒有這種能力,自然也只能依賴配音演員來彌補了。
電影中生活化的語言同樣並不是自然主義地、原始地保持演員自身所習慣了的自然發聲方法和狀態,恰恰相反,演員的語言訓練更艱苦枯燥。沒有一個自我克服缺點的過程是難以達到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能力的。
電影演員在人物準備階段就應反覆揣摩、練習人物説話的語氣,試着用什麼樣的語調才能表現這個人物的特有個性,並在後期錄音時,儘可能地達到表演時所出現的人物準確狀態。如果在現場表演時,覺得有不足之處,還可以做一次最後的努力。
後期配音對演員造成一定的困難,尤其對初次走進錄音棚的人更是如此。但它同時又給予了演員一次再創作的機會,所以,有人稱配音為三度創造,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後期配音發展

電影多數仍採取後期配音的程序來完成影片製作,但也有一些影片為取得良好的實景效果,採取同期配音的辦法。這對演員能否流利地完成人物的台詞、清楚地吐字和準確地表現語言動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演員不能很好地掌握語言技巧,則難以勝任同期配音和多機位拍攝的要求。隨着電影技術的發展,這種趨勢是可能的。
由於翻譯片越來越多的影視生產的需要,中國已形成了一支較強的配音演員的隊伍,出現了許多優秀的配音演員,並在語言的表現力、感染力等技巧方面進行了專門的探討和進行了大量的藝術實踐活動。在這方面每一位專業演員都應當向他們學習,提高自己的語言表現能力。當然,也應避免形成一個固定的語調模式。
後期配音只是針對那些在現場拍攝時未進行同期對白配音所必須有的階段。如果已進行了同期對白配音,電影演員在一個攝製組的創作任務就告完成。

後期配音技術要點

後期配音錄解説技巧

解説、旁白和內心獨白之類的語言,一般即使在採用同期錄音工藝的影片中,也需要在後旗配音時進行補錄。 一般為了區別同期語言,可以將解説詞、旁白和內心獨白等後期配音的語言單獨錄在—條聲帶上。解説詞或旁白的配音多由受過專業語言訓練的演技巧的演員承擔,其音量平穩,音色純正,所以電容傳聲器或動圈傳聲器進行近距離的拾音。而內心獨白的配音除了全部後期配音的影片外,一般採用同期影片裏的劇中角色自己擔任。一般在這種錄音方式中,採取心型的電容傳聲器或動圈傳聲器進行近距離的拾音,無需做距離感和空間感的處理。但也有個別情況,需要內心獨白帶有空間特色,通常可以使用數字延時器來實現。

後期配音配羣聲的技巧

配羣聲是指為船片中處於背景位置的羣眾演員配音。一般在文學劇本上是沒有這些羣眾演員的具體的語言的。在同期錄音的拍攝過程中,為了能突出主要角色的語言,經常讓處於背景狀態下的羣眾演員光動嘴而不出聲,這樣主要演員可以從容地進行表演。但在最後進行混錄之前,必須給背景的羣眾演員表演加上羣聲。否則,從視覺上看畫而十分真實,但從聽覺上就十分虛假。所以對這種有羣眾演員的場面,一定要配上羣聲。配羣聲有以下兩種方法;

後期配音現場配羣聲

當在拍攝現場進行同期錄音時,可以先錄製主要角色的語言聲音,處於背景的羣眾演員儘量不出聲或低音量説話。等這個鏡頭拍攝完成後,錄音師在副導演的配合下,讓主要演員重新表演,但不出聲,由現場參加拍攝的羣眾演員根據劇情內容按正常情況説話表演,由錄音師將他們的羣聲單獨錄製下來,以後再通過轉錄作為羣聲使用。

後期配音後期配羣聲

在後期配音時,—般等所有主要演員的配音完成之後,再單獨地配錄羣聲。配音時,羣眾演員看着畫面進行配音,大傢伙七嘴八舌,製造出與畫面上的羣眾演員人數和氣氛相符的眾多人物的羣感。例如,在一個酒吧裏,兩個主要角色坐在桌旁交談,同時間圍有許多其他顧客也在談天説地。配羣聲時,要將主要角色之外的羣眾交談聲錄製下來,創造出一種酒吧紛亂的環境氣氛。配羣聲的工作可以通過循環圈的方法錄製,也可以整本錄製。當配音演員的人數不夠時則可以多配幾次,分別錄在磁片的不同聲道上或不同的磁片亡。等到混錄時,就能產生人數眾多的感覺。

後期配音問題

雖然後期配音有某些方便之處,但從藝術創作的角度來説,後期配音仍存在許多的弊病。以下是採用後期配音工藝的影片中常出現的一些問題:

後期配音口型對不準

演員配音的語言聲音與畫面口型配合不準。
解決方法:提高配音演員的基本功水平;通過剪輯技巧所配語言進行前後位置的調整。

後期配音表演不吻合

由於大部分後期配音的影片,使用了配音調員進行配音,而不是畫面上演員自己進行配音。所以雖然專業的配音演員技巧高、速度快、口型也能對準,但無論是國產片還是外國片,觀眾聽到的總是這幾個人的聲音,有損銀幕上的人物形象塑造,喪失了原來演員的表演特色。
解決方法:學習國外拍攝經驗,製片部門在做同期錄音的後期補足預算時,將劇中演員進行自己配音的條款列在表演合同上,用法律的形式要求演員完成自己的後期配音任務;導演在必須進行後期配音工藝的影片中,和前期籌備階段挑選角色一樣,挑選語言塑造能力強的配音演員。

後期配音配音技巧

後期配音傳統配音技巧

傳統的後期配音方法被稱之為“循環圈配音”。主要應用在後期配音工藝中的語言錄製,或部分同期錄音工藝中的語言補錄。它的工作過程如下:
首先由剪輯師將需要配音的畫面段落分剪為若干小片段,然後將空白的35毫米磁片剪切成與畫面片段同等長度的磁片片段。接着將畫面片段和磁片片段分別頭尾相接,做成循環圈後在放映機和錄音機上同步聯鎖運行。演員在語言錄音棚中看着畫面上的説話口型,進行語言配音。當獲得了令人滿意的語言效果後,再將畫面和磁片片段的頭目拆開,分別接回到原先的畫面樣片和聲音磁片的前後順序中去。這樣就完成了後期語言配音的基本過程。
通常為了配音方便,一般兩二句話就可以分成一卷循環圈。本畫面可分成十餘卷左有的循環圈。為了在後期配音過程中保證聲畫同步,通常需要在畫面片段的前面接上一段引導片。這個引導片被叫做理達片,上面標有各種同步用的數字記號。在畫面片段的尾處還要接一段空白片,使循環的畫面有一個結束的記號。
畫面片段的前後加了理達片和空白片,所以剪輯師將35毫米磁片剪切成與畫面同等長度時,應包括理達片與空由片的長度。配音開始時,畫面被放映到語言錄音棚的銀幕上。隨着循環腳的不停運轉,配好的語言聲可以一遍又一遍地被記錄在磁片上,直到配出令導演和錄音師滿意的聲音。配音完成後,剪輯師要將已錄好音的磁片和相對應的畫面卷重新接起來,並且將這些畫面段落接回至原來剪輯完成的工作樣片中,恢復配音工作前的鏡頭順序。在語言配音時,由於放映機與錄音機採用了同步馬達聯鎖裝置,因面畫面與磁片保持着同步狀態。但需要有一個同步點使畫面和聲音片段在合卷時能實現準確的同步。通常是在畫面循環圈的理達片上的數字3處貼上一塊錫箔。運行過程中它能夠觸發振盪器開關在循環圈運行到數字2處時發出“嘀”的聲音,並被記錄在磁片上。“合卷”時,將畫面上的數字2與聲帶上的“嘀”同步對準,就可以使聲畫循環圈保持同步了。

後期配音現代配音技巧

現代的後期配音方法被稱之為“ADR配音”。所謂的ADR是“自動對白替換”。主要應用在同期錄音工藝中的語言補錄。它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將同期錄製的現場參考聲轉錄到35毫米磁片上,在與畫面保持同步的狀態下,由剪輯師將其接成—條配音時的現場參考語言聲帶。然後將這條參考聲帶和畫面、空白磁片聯鎖在一起,同步放映、還音和錄音。演員戴耳機在語言錄音棚中監聽這條同期參考聲帶,根據畫面上的藝術要求進行語言配音,所配的語言則被記錄到錄音機的空白磁片上去。
在配音過程中,只在畫面所需要配錄的位置進行配音。其它已使用同期錄音的語言位位置則僅做配音時的參考。ADR的其他方面同“循環困配音”工藝相同,既可以將補錄的畫面分成循環圈片段,也可以將畫面和磁片行補錄。 我們可以看出,採用ADR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在配音過程中使用了現場同期錄製的語言作為配音時的參考聲音,使得演員在配音過程中可以找到拍攝時所具有的現場表演感覺,因此大大地提高了後期配音的藝術質量。ADR的配音方法可以使一場戲的同期語言和後期配音保持最大程度的連貫性。如採用整本配音。除可以減少傳統循環圈配音方法中的畫面及磁片分卷和合卷等位置的勞動強度外,還能節省大量的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