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望書

鎖定
《後望書》是2008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幼棣。 [1] 
中文名
後望書
作    者
朱幼棣
出版時間
2008年1月1日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1] 
頁    數
260 頁
ISBN
9787508610375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2] 

後望書內容簡介

回望已經毀滅了的天下第一關——潼關。那裏,曾是一片古戰場,風雲迭蕩、蒼茫遙遠;那裏,是北方大風景的結點;那裏,文物古蹟遍地。
回望延承歷史文脈,藴涵古老深沉的中國城鎮。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綠島、雙塔與牌樓;回望中國文化的根脈:衚衕與四合院。回望着,我們發覺,雖然往事已經如煙,但在那些窮街陋巷之中,仍有許多值得珍視的熠熠發光的瑰寶。
回望曾經的敦煌,祁連雲重,遠山雪飄,曾經的“塞外江南”如今發出了怎樣的呼救;
從敦煌到羅布泊,跟隨着作者的步履,踏尋過我國西北生態鏈條中最脆弱的這一段,歷史的黃卷嘩嘩地翻得飛快。一切都如同眼前。
當人們已習慣於沉默,眼瞳已習慣高樓與大壩的“雄姿”時,作者用他的腳步和心,踏遍了書中提到的每一寸土地,撫摸着眾多歷史痕跡,追懷了無數的昔人舊事。
作者在本書中從保護文化遺產加強人文關懷角度,以歷史回眸的視角,對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三門峽水庫、挽救敦煌月牙泉等重大水利工程和文化遺產保護重要事件,進行了深刻分析和反思,反映瞭如何處理文化遺產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如何處理興修水利與環境保護的關係,這兩大重要課題,極具時代意義和學術價值。
我們時常感嘆:一些歷史的風景正在淡漠中遠去。然而在一些人的心中,人世滄桑,卻總有些風景從不曾遠去,甚至將永遠存在。於是,我們選擇回望——過去,並不等於忘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上海大學歷史學教授朱學勤,藍獅子出版人、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城記》作者王軍聯袂推薦。

後望書作者簡介

朱幼棣,曾經是著名的新華社記者,現任國務院研究室司長。 出生於浙江黃岩。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歷任新華社國內工業採訪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採訪室主任,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副所長,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副主任。1992年評為新華社高級記者,為國家軟科學評審委員會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屆“地球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400餘萬字,出版有《沉默的高原》、《中國世紀大災變》等九部小説集和長篇報告文學。其作品多次獲獎。

後望書圖書目錄

序1 為了前瞻的後望
序2 絕種·絕跡·絕唱
後望書1 三門峽——無水的淹沒
一、天下第一關的毀滅
二、尋找峽谷與陝州
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
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
五、聳立在莊稼地上的現代樓閣
後望書2 北京的“臉盤”與根
一、文津街北京圖書館的啓示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綠島,雙塔與牌樓
三、文化的根:衚衕與四合院
四、城市的大門:老火車站與新建築
五、失敗的規劃與規劃的失敗
後望書3 歐風美雨盪滌下的中國城鎮
一、追尋中國城市的血脈
二、城市化的提速與負載
三、“大手筆們”的揮寫
四、拆!拆!拆!
五、中國城市“文脈”的斷裂
六、喜新厭舊:難以倖免的洋房
七、故鄉古城神韻的消失
八、江南小巷:一座古城和一個老人
後望書4 審美,景區與景觀
一、不可忽視的“細節”
二、誰在克隆巴米揚大佛
三、武當山遇真空:破房子大火映見了什麼?
四、用人牆來保護古城牆
五、城市的官府、廣場與園林
六、誰來補上美學這一課
後望書5 西北:缺水背後的真實
一、河西走廊的河
二、雪山——濕島
三、誰廢江河萬古流?
四、民勤綠洲生死存亡之秋
五、張掖與黑河
六、疏勒河的輓歌
七、春風不識玉門關
後望書6 危機:從敦煌到羅布泊
一、月牙泉與敦煌綠洲
二、聚焦蘇幹湖: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羅布泊?
三、為什麼古人比我們高明?
四、消失的陽關河
五、吐魯番:正在快速消失的坎兒井
六、大西海水庫:終結塔里木河的罪魁
後望書7 迷失的黑河
一、初聞居延海完全乾涸
二、質疑專家特大黑沙暴“原因查明”
三、寫出了國內最早反映居延海生態惡化的報道
四、半個世紀後中國西北科考團之路,誰毀滅了梭梭林?
五、月球般荒涼冷寂,養不起馬的牧人才騎摩托車放牧
六、一排枯樹從關了門的鄉郵政所院子裏伸出來
七、達來呼波——居延綠洲上的美麗小城
八、從天鵝湖到東西居延海
九、拯救居延海10上:輓歌與頌歌
十、消失的城市水系
十一、《水經注》與當代“科學決策”
後望書8 大調水:用什麼維繫國家與民族的血脈
一、調水工程:用不上水與用不起水
二、東線:清水與污水
三、調水沿線,水價如潮上漲
四、西線——青藏高原,長江黃河上游的“惡搞”
五、是否會影響三江源獨特的大氣降水機制
六、降水時空分佈:長江黃河上游互補性的失缺
七、誰能給黃河輸血?
八、西線工程:經濟效益的另一種計算方法
九、再説引黃灌溉
後望書9 世紀移民
一、2000萬,中國移民史中的黃頁
二、移民支邊,從丹江口到青海高原
三、水來了水來了——退不去的無情水!
四、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機密特急電令
五、後靠——生存與生活空間的無情壓縮
六、“大壩加移民”:體現對人關注的本質
七、西南的“圈水熱”
八、遲來了近半個世紀的政策
後望書10 回望奉節
一、夜泊奉節
二、一條江和一座城
三、朝辭白帝彩雲間
四、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五、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六、奉節,已無法回望
參考文獻

後望書CD版本

演唱者/演奏者:靜雅思聽
後望書(CD版本) 後望書(CD版本)
出 版 社:中國文采聲像出版公司
發行公司:中國文采聲像出版公司
地 區:大陸
碟 片 數:1
介 質:MP3
ISRC:CNA511100030
條 形 碼:9787880841282

後望書媒體評論

深入實地的認真調查,又上升到了整個社會和歷史發展的層面,對存在的問題與缺憾,進行科學的觀照與文化的思考,是本書的重要特色。對半個世紀來走過的發展與建設道路,做一些回顧是必要的。因為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又將是將來的歷史。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解振華
“有壩萬事足,無泥一河清”?
總有一天——
“水來了!水來了!退不盡的無情水”……
——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上海大學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朱學勤
一個行將“絕種”的文人官員,記下數段行將湮火的風景,留下行將絕唱的浩嘆,這大抵就是《後望書》了。
——藍獅於出版人,著名財經作家 吳曉波
《後望書》使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人類在智力與情感上的侷限。這部記錄當代中國人文環保的啼血之作,呈現的決不僅僅是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的宏大敍事。《後望書》的力量來自於歷史的深處和對生命本質的追問,因此而具有思想史的意義。它使我們對苦難恢復了知覺,並相信愛與安全的價值。
——《城記》作者王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