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患無窮

鎖定
後患無窮(拼音hòu huàn wú qióng)是一則來源於中國古代史學家作品的漢語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西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1] 
後患無窮的意思是以後的禍害沒有個完;在句中通常作分句,含貶義。 [1] 
中文名
後患無窮
拼    音
hòu huàn wú qióng
近義詞
放虎歸山、禍不單行
反義詞
斬草除根、後福無量
出    處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注音字母
ㄏㄡˋ ㄏㄨㄢˋ ㄨˊ ㄑㄩㄥˊ
語法結構
主謂式

後患無窮成語出處

西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有後患。”
後世據此總結出成語“後患無窮”。 [1] 

後患無窮成語典故

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都,徐州牧劉備受到袁術、呂布的夾攻,徐州失守,不得不來投奔曹操。
劉備是河北涿郡人,原來是西漢皇室的後代。他從小死了父親,家境很貧苦,跟他母親一起靠販鞋織蓆過日子。後來,得到族人的幫助,才拜老師讀了一點書。可是他不大愛讀書,卻喜歡結交豪傑。有兩個販馬的大商人經過涿郡,見了劉備,很器重他,就出錢幫他招兵買馬。
劉備投奔曹操以後,曹操和劉備一起消滅了呂布的割據勢力,曹操很器重劉備,進進出出都要他陪着,還請漢獻帝加封他。劉備見曹操這樣尊重他,心裏反倒不安,因為他有自己的雄心大志,生怕曹操的猜疑。曹操表面上看重劉備,暗地裏卻防備他。他派人到劉備家看他幹什麼只見劉備在自己家的園子裏種菜澆水,沒有什麼可疑,也就漸漸放心了。
這時候,朝廷裏出了一件事。因為曹操的權大了,漢獻帝嫌他太專橫,要外戚董承設法除掉曹操。他寫了一道密詔縫在衣帶裏,又把這條衣帶送給董承。要劉備也參與這件事。
有一次,曹操對劉備説:“依我看,當代的天下英雄,只有將軍和我兩個人。像袁紹這號人,算不上什麼。”劉備再三琢磨曹操的話,覺得曹操把他看作唯一的敵手,將來不會輕易放過他。他就一面與董承等人聯絡,共同設法除掉曹操;一面找機會離開許都。湊巧袁紹派他兒子到青州去劉備巴不得趁早離開,一接到曹操的命令,就趕快與關羽、張飛帶着人馬走了。接應袁術,要經過徐州。曹操認為劉備熟悉那---帶的情況,就派他去截擊袁術。
曹操的謀士郭嘉等聽到曹操放走了劉備,立即求見曹操,説:“劉備有野心,不能放他走啊!”經郭嘉一提醒,曹操也有些懊悔了,馬上派人去追,劉備已經走遠了。劉備打敗了袁術,奪取了徐州,決定不回許都去了。徐州本來是劉備做過州牧的地方,附近郡縣都響應他,背叛了曹操。曹操一聽到劉備背叛他,氣得要命。到了第二年春天,有人向曹操告發了董承和劉備在許都合謀反對曹操的事。曹操把董承和他的三個心腹都殺了,並且決心親自發兵征討劉備。
那時候,袁紹已經兼併了幽州,擁有幾十萬人馬,揚言要進攻許都。曹操的部下都勸阻他説:“現在跟你爭天下的主要是袁紹,聽説袁紹正想打過來,您卻往東打劉備,萬一袁紹從北面打過來,我們怎麼辦?曹操説:“劉備是個有能耐的人。現在不趁早消滅他,將來後患無窮。”曹操決定把一部分精兵留下駐守官渡,防備袁紹進攻。他則親自帶領大軍進攻徐州打劉備。劉備也終因寡不敵眾而投奔袁紹,但最終與曹操爭天下的強敵還是劉備。 [2] 

後患無窮成語寓意

養虎遺患,縱容敵人,也會給自己留下禍根。“當斷不斷,必有後患”,在許多人競爭同一目標的情況下,機會難得,如果不能抓住,遲遲難以下決斷,就不能成功。一旦時機成熟,就要果斷出擊。果決而準確的決策是事業取得成功的有效保障,如果在關鍵時刻猶豫不決會給一個人自己留下無窮的禍患。 [3-5] 

後患無窮成語用法

後患無窮成文用法

後患無窮的形容以後的禍害沒有個完;在句中通常作分句,含貶義。 [1] 

後患無窮運用示例

清·紀昀《閲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三》:“然事事養癰不治,亦貽患無窮。” [2] 

後患無窮成語辨析

後患無窮-禍不單行
後患無窮和禍不單行都可形容禍患很大。但後患無窮偏重指“無窮”,即沒有窮盡;禍不單行偏重指幾種災禍一起趕上。 [6] 
參考資料
  • 1.    後患無窮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30]
  • 2.    雍曉茹,鹿傳林主編. 中國成語故事全集 上[M]. 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2000.03:446-447.
  • 3.    巴城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 4[M]. 北京:線裝書局, 2017.12:616.
  • 4.    張凌翔編著. 鬼谷子全評[M]. 北京:三辰影庫音像出版社, 2016.12:261-262.
  • 5.    代斌主編. 震撼心靈的歷史故事[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07:166.
  • 6.    田衝,趙羽等主編. 中華成語全功能詞典[M]. 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 1998.0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