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工業化階段

鎖定
後工業化階段,後工業化社會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得後工業化城市市區人口和企業大量向郊區遷移,產生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現象,形成衞星城鎮以及城市地域互相重疊連接而形成的城市羣和大城市集羣區。這是由於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導致整個產業結構的變化。按照工業化發展速度,人類社會可分為前工業化、工業化和後工業化3個時期。發達國家的後工業化時期一般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特點是城市的中樞管理職能更加強化,城市消費者的要求更加多樣化,電腦技術和數據通訊網絡所構成的物質機制使城市的經濟狀態和生活方式不斷髮生變革。
中文名
後工業化階段
時    代
20世紀40年代
時    期
3個時期
結    果
城市市區人口和企業向郊區遷移

目錄

後工業化階段簡介

特別是運輸和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使通訊、信息成為影響城市經濟活動集聚的首要因素。此外,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造成了生產過程的全球化,出現蒐集、傳播信息和決策的辦公大廈位於國際性城市內,而工廠、車間分散在可以提供廉價勞動力發展中國家的現象。後工業化城市一方面造成少數國際性城市無限膨脹,另一方面使城市佈局趨於分散,並且產生了硅谷一類的高科技產業密集的園區以及開放性城市。

後工業化階段具體內容

D.貝爾是“後工業社會理論”的創立者。他的後工業社會理論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
(1)後工業社會的經濟主要是服務性經濟
(2)專業和技術人員在後工業社會佔主導地位
(3)理論知識是後工業社會的中軸。成為社會革新和制訂政策的主要資源,生產知識的大學、研究部門、研究中心是社會的核心機構
(4)後工業社會通過技術預測和技術評估來規劃和控制技術的發展
(5)後工業社會運用新的智力技術來進行決策。
貝爾認為,美國是第一個進入後工業社會的國家,後工業社會是人類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