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岡二期文化

鎖定
後岡二期文化,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因河南省安陽市後岡二期遺存而得名。曾被稱為河南龍山文化後岡類型。
主要分佈於豫北冀南地區,北達冀中平原的子牙河與滹沱河流域,西至太行山一帶,影響範圍兼及魯西和皖西北的部分地區。除後岡遺址二期遺存外,重要遺址還有河南省安陽市大寒南崗、八里莊,湯陰市白營,永城市造律台,浚縣大賚店,淇縣宋窯,輝縣孟莊,以及河北省邯鄲市澗溝,磁縣下潘汪,永年縣台口,任丘市啞叭莊,滄縣陳於等,,陶器以灰陶為主,也有少量磨光黑陶和白陶。紋飾以繩紋為主,籃紋和方格紋次之。常見器形為深腹罐、廠、罐式聲、甕、缸、雙腹盆、平底盤、圈足盤、缽、碗、器蓋等,還有山東龍山文化中常見的鳥頭式或“V”字式鼎足鼎、長流鬻及少量蛋殼陶等,不見或少見鼎、鬲。石器以磨製為主,有斧、錛、鏟、鑿、鏃、矛、刀、鐮、紡輪等,也有一些尖狀器、刮削器、石核等細石器。經濟生活以原始粟作農業為基礎,並飼養豬、狗、牛、山羊、馬、雞、貓等禽畜。有製作人頭蓋杯和剝人頭皮的特殊現象。流行占卜和在建造房屋時以人作奠基的習俗。後岡二期文化直接來源於當地相當於廟底溝二期文化階段的遺存;在發展過程中,除受到王灣三期文化的影響外,還受到陶寺文化和山東龍山文化的很大影響;其發展去向為先商文化。 [1] 
參考資料
  • 1.    王魏總主編,中國考古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03,第2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