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哲學

鎖定
海德格爾晚期的主張,多可以在早期找到萌芽。早期的主張經一番解釋,也都可以和晚期的相容。既然所有思想家所思都是一事,就更別説一個思想家的前期後期了。儘管如此,至少我們可以説,在此在和存在二者間,早期和中晚期的強調頗顯得出區別。對流行的理論和提法,海德格爾統統看不上眼。人本主義也難逃此列。不過,《存在與時間》把人提到那樣中心的地位來,很可以想象它是人本主義的友軍。反對人本主義畢竟是較晚才明確提出的。 [1] 
中文名
後哲學
類    型
哲學名詞
在《存在與時間》裏,存在的一切特徵都由此在的活動表現出來。人是有歷史性的。人的歷史發展由存在指引。存在本身卻彷彿是靜態的。這就更容易使人把存在與神等同起來,因為神是不具歷史性的。當強調轉到存在這一方面,這種誤解就更加突出。而且靜態的存在如何引起此在的歷史性也始終是一個問題。存在絕不能被理解為一個物。如果存在在真理的遺贈中昭示自身,那麼存在本身就必須具有歷史性。
參考資料
  • 1.    馮契.哲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