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後劉村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祝阿鎮下轄村)

鎖定
後劉村隸屬於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祝阿鎮,位於山東省西北部,緊鄰黃河大堤,與濟南隔河相望。位於祝阿鎮政府駐地西南9公里處,2010年總面積2100畝,其中村址400畝,耕地1700畝,人口數量509人。全村由三個村民小組組成,漢族,劉姓者居多。後劉村姓氏:劉、楊、賈、張、趙、李、韓、訾、荊、肖、吳、孫、翟13姓。 [1] 
中文名
後劉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德州市齊河縣祝阿鎮
地理位置
地理座標:北緯36°40′,東經116°41′
面    積
2100 畝
電話區號
0534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後劉村建制沿革

後劉村二組 後劉村二組
相傳明萬曆年間,劉姓始祖劉芳枝由諸城來此地建村,名叫劉家窪,人口迅速繁衍,後劉家窪變為兩村——前劉和後劉。 後因黃河北展工程搬遷至此。後劉村原屬齊河縣賈市鄉,2000年6月15日區劃調整,賈市鄉併入焦廟鎮,現屬祝阿鎮管轄。

後劉村氣候

2017年秋 2017年秋
後劉村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區,四季分明,冷熱季和乾濕季明顯。春季乾旱少雨多風沙,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常有晚秋旱,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温13.6℃,降水量521.2毫米,年日照時數2413.4小時,無霜期235天。

後劉村風景名勝

山東齊河黃河水鄉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山東省齊河縣,與後劉村相鄰,總面積966.3公頃。
2014年黃河濕地動工 2014年黃河濕地動工
2019年12月25日,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劃為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五大功能分區風景名勝

後劉村歷任村幹部

歷任村幹部(1949-2009)
歷任黨支部書記 [1] 
歷任村委會主任(村長、大隊長) [1] 
劉勇廣(1949-1964)
陳雲喜(1949-1970)
陳登巖(1964-1975)
吳玉蘭(1970-1975)
吳玉蘭(1975-1988)
劉慶河(1975-1981)
吳玉喜(1988-1989)
吳玉喜(1981-1988)
賈福祥(1989-1995)
劉希泉(1988-1995)
吳照堂(1995-1996)
劉慶華(1995-1996)
賈福祥(1996-2009)
吳照堂(1997-2005)
-
劉希泉(2005-2009)

後劉村大事記

1948年8月,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1949年,建立黨支部,同年劉勇廣成為村第一名共產黨員
1951年,成立互助組,有8户,肖傳聲任組長。
1954年,成立“五愛”初級社,有11户社長是劉世廣;後成立“五愛”二社,有14户。
1957年,與其他3個村聯合成立“建華”高級社。
1961年,吳照才第一家蓋瓦房。
1964年11月開展社教運動;
1965年1月8日,成立貧下中農協會,劉世廣任主任。
1982年全村通照明電,安裝電燈。同年吳玉蘭購買第一台電視機。
1992年劉文利考入山東農業大學,是村裏第一個本科大學生。
1993年,賈福祥安裝第一部電話
2001年李士奎購買第一輛轎車
2005年退休教師楊雲貴用近10年的時間,完成手抄本《後劉村史》的編寫,包括概況、沿革、民情風俗等。共21章108節8萬餘字。同年劉登付安裝太陽能。
2006年,村內修柏油路2.5公里
2009年6月,與孫樓、姜莊、東袁村索莊、許坊村、高房村、王府村合併為天湖島社區。
參考資料
  • 1.    山東省齊河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齊河縣農村簡志:中華書局,2011-10:686-6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