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彼得哥什

鎖定
彼得哥什(Bydgoszcz,德文名布朗伯格[Bromberg])是波蘭北部的一座城市,位於布爾達河畔,是波蘭的第八大城市,彼得哥什城市羣的中心。
中文名
彼得哥什
外文名
Bydgoszcz
地    點
波蘭北部
地    位
波蘭的第八大城市

目錄

彼得哥什簡介

1945——1947年之間,彼得哥什曾是波蘭波美拉尼亞省首府。從1999年開始,彼得哥什與託倫組成聯合市,成為庫亞維-濱海省首府。由於彼得哥什處於易北河與維斯杜拉河之間,城市形成了以彼得哥什運河為核心的水運體系。在這裏,取道諾泰奇河、瓦爾塔河、奧得河、易北河可以通向萊茵河,順流而下則可抵達歐洲最大的港口鹿特丹。彼得哥什還成為了2016年“歐洲文化之都”的候選城市之一。

彼得哥什歷史沿革

彼得哥什最初是一個漁村,由於其地理位置優越,座落在重要的交通要衝,不久後就發展為一座貿易道路沿線的城堡。在13世紀,彼得哥什是一個封建領主的居城,在1238年首次在文獻中被提及。1331年,條頓騎士團奪取了彼得哥什,1343年,條頓騎士團與波蘭王國簽訂了《卡利什條約》,庫亞維地區和彼得哥什連同它所在的多布任地區歸屬波蘭。1346年4月19日,波蘭國王卡齊米日三世通過頒發特許狀的形式給予了彼得哥什若干特權。自此,越來越多的猶太人來到彼得哥什定居。1657年,波蘭國王約翰二世·卡齊米日·瓦薩與勃蘭登堡-普魯士選帝侯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此地簽訂了《彼得哥什條約》,雙方結成軍事同盟。自此,普魯士結束了與瑞典的同盟關係。1772年,俄、奧、普第一次劃分波蘭,彼得哥什脱離大波蘭,歸屬普魯士王國西普魯士省。在這段時期,一條連通彼得哥什與納克沃的運河竣工。1807年,普魯士王國被拿破崙擊敗後,雙方簽訂《提爾西特和約》,彼得哥什歸屬拿破崙扶植的華沙大公國。1815年,反法聯盟徹底擊敗拿破崙,彼得哥什重新劃歸普魯士王國,成為其治下擁有自治權的波茲南大公國(1848年後改為波茲南省)的布朗伯格地區的首府。1871年後,彼得哥什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座城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波蘭起義之後,彼得哥什於1919年歸屬波蘭。當地的居民一部分取得了波蘭公民權,另一部分離開了該地。這導致了彼德哥什德意志人口的下降,城市中德意志人口從1910年的74292下降至1926年的11016。1938年,彼得哥什屬於波美拉尼亞濱海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彼得哥什被納粹德國佔領。1939年9月3日,在戰爭爆發後不久,著名的“彼得哥什流血星期天”發生,這個事件被納粹的宣傳機構用作報復波蘭抵抗組織的藉口。9月9日,德國國防軍佔領了彼得哥什,城中數以千計的猶太人被押送至集中營或就地處決。彼得哥什也興建了一座女子集中營,隸屬於施圖特霍夫集中營。據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彼得哥什有37000人死亡。1945年,蘇聯紅軍佔領彼得哥什。在雅爾塔會議後,彼得哥什劃歸波蘭。

彼得哥什經濟

彼得哥什有38家銀行的116個分行,世界著名的摩根大通銀行也在彼得哥什設有分行,還有37家保險公司在該市設有營業點。彼得哥什工業發達,其中最重要的是化學工業。化工廠區座落在城市的東南部,佔地十幾平方公里。一些建於二戰時期的德國炸藥廠包括其附屬的專用鐵路、廠房、綠化區仍然存在。自從2000年起,彼得哥什的經濟狀況每年都會受到國際評級機構的考察。2008年,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將彼得哥什經濟狀況的評級由BBB-升至BBB。
2004年,彼得哥什建立了一個佔地283公頃的工業園,用税收優惠的政策吸引外來廠商進駐,併為此修建了一條霍茹夫-特切夫鐵路專線。經過幾年的發展,彼得哥什成為波蘭重要的經濟中心。特別在庫亞維-濱海省,彼得哥什的經濟在全省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