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影山草堂

鎖定
影山草堂原是莫友芝及兄弟幼年讀書學習的地方,位於獨山城北十八公里的兔場上街,建於清嘉慶二十年前後。草堂建在住屋後二十步開外,是用竹木搭建的草房。草堂面朝東,南面是片竹林,堂外之百步處,左邊是樹林,中間是園圃,右邊是小池塘。草堂前方是兔場街市,市外是田地和山林,翻小山過去有翁奇河。草堂後面有田、有池、有園圃直抵山腳,山有暗流,出洞成井,井水東流匯於翁奇河。草堂為山環竹繞,透過竹林山態隱約可見。友芝孩提時誦讀謝眺“竹外山猶影”的詩句,認為應以“影山”名草堂,莫與儔也認為貼切和雅緻,於是“影山草堂”之名也就定下了。草堂外除竹林外,還有數十種草本,滕本和木本植物,春天竹筍怒茁,鮮花競豔,秋天果實累累。幼年的莫友芝和諸兄弟在草堂晨誦暮讀,吟詩作文,玩鬧嬉戲,度過了歡樂祥和的童年。因而草堂給他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成年後無論家居何處均以“影山草堂”命名住所。咸豐四年(1854)影山草堂毀於戰亂,家居遵義的友芝知道後感慨不已,多少年後依然懷念不止,於同治二年(1863)寫了《影山草堂本末》一文,鄭珍也曾為友芝畫“影山草堂圖”,僧國藩出曾為影子山書榜。
中文名
影山草堂
地理位置
貴州省獨山縣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佔地面積
36680000 km²

影山草堂地理位置

獨山“影山草堂”原稱莫友芝紀念館,位於百泉鎮影山路,佔地面積3668平方米,建築面積841平方米。

影山草堂發展歷史

1988年初,為紀念晚清獨山籍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篆刻大師,被譽為“西南巨儒”、“學中泰斗”的莫友芝先生,建立“影山文化”研究基地,獨山各界發出籌建莫友芝紀念館的倡議,此舉得到省內外獨山籍知名人士的積極響應。在省、州、縣有關部門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莫友芝紀念館於1992年正式籌建,1993年6月破土動工,1996年6月主體工程竣工並向社會開放。 [1]   

影山草堂主要景點

1997年5月,莫友芝紀念館以“影山草堂”冠名,列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3月被命名為黔南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至2003年10月,館內後續工程全部完工。主要建築有大門、草堂、莫友芝紀念館展覽樓(正房)、副展館(西配房)、會議室(兼辦公、接待室)等。在展覽樓與副展館之間相連院牆鑲嵌的花崗岩石板上,有陰刻隸書莫友芝自撰的《影山草堂本末》,獨山鄭德富書,石阡曾令智刻,獨山縣文物管理所立於2003年10月。
展覽樓內的影山文化陳列展,為影山草堂常年主要展出內容。展覽分為5個部分:
1、莫友芝先生簡介;
2、影山草堂及莫友芝出生地兔場、莫友芝世系簡介(第一展館);
3、莫友芝年表及生平簡介(第二展館);
4、莫友芝著作成就簡介(第三展館);
5、貴州省內有關莫友芝紀念地簡介及莫友芝部分書法作品(第四展館)。
此外,影山草堂還不定期舉辦各種中小型展覽。
影山草堂為仿清末民初漢民居風格建築,入口處有醒目的“影山草堂”照壁。大門前是面積十餘畝的荷花池,春夏兩季,荷葉田田,蓮花盛開,楊柳依依,景色宜人。按照莫友芝《影山草堂本末》記載,影山草堂院內除主體建築外還建有草屋、竹林、園圃、池塘,種植有各種果木、四時花卉。這裏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清幽,既是展示影山文化的窗口,又是人們陶冶性情,遊玩休憩的好去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