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雲生

(原四川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

鎖定
彭雲生(1877-1966),名舉,別號芸生,筆名芸村、芸蓀。1887年(光緒十三年)生於四川省崇慶縣太平(今崇平)鄉羊叉堰老屋。1921至1926年,在重慶聯中、省第二女子師範學校、順慶聯中等校教國文。1927年,彭雲生返成都,被張瀾聘到成都大學預科教國文,兼授師範大學國文部文學批評課。1934至1939年,任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1940年3月,應雲南大理民族文化書院之聘,任經、子課程。1951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聘彭雲生為省文史館研究員。1966年,浩劫漸起,身邊所餘古籍蕩然無存,《薛濤叢考》問世之願亦成泡影,遂鬱郁而歿。 [1] 
中文名
彭雲生
別    名
彭舉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87年
逝世日期
1966年
別    號
芸生
筆    名
芸村、芸蓀
出生地
崇慶縣太平(今崇平)鄉羊叉堰老屋

彭雲生人物生平

彭雲生(1877-1966),名舉,別號芸生,筆名芸村、芸蓀。1887年(光緒十三年)生於四川省崇慶縣太平(今崇平)鄉羊叉堰老屋。後隨母張氏遷城內下南街外祖父宅。父親經營紙業和錢莊,母親起館教學。少時從母親及城中塾師學,四應章子試,不第。 [1] 
父母去世後,彭雲生改途從商,因生意折本歇業,到成都考入法政學堂。1913年春,又考入四川國學院,受業於廖平、吳之英。劉申叔諸名家。在國學院就讀半年後,因家事幹擾而輟學,後在家自修。自修期間,常往成都住四川圖書館韓德滋處,在閲所需書籍,並結識祝彥和。1915年,同蕭公弼辦《世界觀》雜誌,探索人生道路,出至6期停刊。1916年,經林山腴、祝彥和推薦,到總府街盧選卿家館執教。次年3月,赴北京住敍州會館補習法文,擬出國留學。補習5月有餘,留學之願未果。1918年,經林山腴介紹,到成屬聯中及省立第一中學教國文,從此開始一生教學生涯。 [1] 
“五四”時期,李大釗、周太玄等人發起成立少年中國學會,彭雲生首批參加,並與李劫人、胡少襄等9人成立少年中國學會成都分會,由李劼人任書記。為了在四川傳播新思潮,他們創辦《墾期日》週刊,彭雲生參與撰稿及出刊事宜。 [1] 
1921至1926年,在重慶聯中、省第二女子師範學校、順慶聯中等校教國文。在二女師,同教國文者有蕭楚女、盧作孚、廖化平等,張聞天也在此執教,彭雲生和他們相處甚睦。“五四”以後,“少年中國學會成員分化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擁護中國青年黨兩個陣營,彭雲生徘徊其間。1924年,楊叔明任二女師校長,並加入中國青年黨,二女師教員中思想鬥爭劇烈。彭雲生抱着大同主義理想,站在左翼人士的對立面。他的朋友、共產黨員蕭楚女、惲代英等都曾規勸過他,批評他的主張是空想社會主義,他卻不以為然。1925年寒假,他赴上海一遊,會見了青年黨要員左舜生,聽了左舜生一席“國家主義”論,他便加入中國青年黨。次年返川,仍就教於二女師及重慶聯中。 [1] 
1927年,彭雲生返成都,被張瀾聘到成都大學預科教國文,兼授師範大學國文部文學批評課。在青年黨內,任四川省支部委員。時省支部委員長為何魯之,又有特派員李璜、陳啓天等住成都,從此,他與青年黨頭面人物過從甚密。在成都大學預科任教的同時,與唐迪風等人集資創辦敬業專科學社。1928年改為敬業學院,並附設中學部。唐迪風為院長,彭雲生任教務,實主持校政。院長唐迪風歿,彭雲生仍慘淡經營數年。終因彭雲生及學院若干教師為青年黨員,該院實為青年黨重要陣地之—,未能被國民政、府教育部獲准正式立案,於1933年停辦。 [1] 
1934至1939年,任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講八代文,著有《八代文註釋》《史學史講義》等作為該校教材。其間,曾兼華西大學課程。1937年暑假,赴南京、上海、杭州旅遊,在南京,結識支那內學院佛學大師、江西宜黃歇陽竟無,共論佛學。當年12月,支那內學院遷四川江津,他與歐陽竟無相交更頻,以歐陽為師,潛心佛學研究。次年10月,和蒙文通、韓文畦同赴江津訪歐陽,更加深了對佛學的信奉,將其別號書為“芸生”,即源於佛家用語“芸芸眾生”。他精於宋明理學,在大學執教時,正是以佛學禪宗的觀點來闡述宋明理學的。 [1] 
抗戰期間,內遷單位較多,不少名人學者紛紛來川,彭雲生結交了許多名流。梁漱溟晚年回憶他在川結交的朋友時寫道:“還有彭芸生先生,又叫彭舉,是我心目中仰慕的學者。”記得他是四川崇慶州人,治史治經有成就。其人恭遂謙和,是個認真做學問的人。”抗戰形勢和當時知識界的影響,使彭雲生的思想有所變化。他鑑於青年黨不注重社會經濟的改革,領導人都是一些只尚空談的書生,依靠舊軍閥,脱離農工民眾,故提議“宣佈解散”,“以免拖累他人”。提議未被採納,他從此再也不過問青年黨事,無形脱黨。1939年,因黨內有人對其藉機攻訐,加之他與黨內個別人不睦,便憒而在3月1日《新新新聞》上登報脱黨。 [1] 
1940年3月,應雲南大理民族文化書院之聘,任經、子課程。1942年春返成都,先後任齊魯大學、四川大學教授。抗戰勝利後,齊魯大學遷回,專任四川大學教授。由於彭雲生在知識界有一定影響,青年黨始終在爭取他,把他登報退黨看作僅是出於一時衝動,仍同他往來。曾琦對他説:“我們以朋友關係,還是把你認做黨員。”因此,1945年青年黨在重慶召開臨時代表大會,物他提名為後補中央檢審委員,他曾回信謝絕、否認。1947年,國民黨政府召開國民參政會,青年黨又提名彭雲生為國民參政員。開始他一再推辭,後經該黨諸人勸説,加之他又想趁便到上海購書運回成都,便接受了國民參政員的名義,前往與會。 [1] 
1948年,歐陽競無的門生王思洋把東方文教學院遷來成都,王思洋又聘彭雲生到該院任教。直至新中國成立初,彭雲生仍執教於東方文教學院。1951年該院停辦,他暫無職業,便在祠堂街“天錫暇”藥店行醫,並加入中醫師籌備公會。1950年和1951年,幾次將收藏之書捎給華西大學等校。僅1951年秋,一次就捐給西南民族學院7000冊,30個書櫃,其中不乏苦本書籍。所得贈金,幫助他度過困難。 [1] 
1951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聘彭雲生為省文史館研究員。後來,新建重慶師範專科學校,他被借調到該校任教。1966年,浩劫漸起,身邊所餘古籍蕩然無存,《薛濤叢考》問世之願亦成泡影,遂鬱郁而歿。 [1] 

彭雲生主要作品

20世紀60年代,彭雲生回省文史館,對薛濤與望江樓、杜甫與草堂,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考證,撰成《薛濤叢考》《薛濤詩箋》《杜詩版本考》《草堂文獻彙編》等稿,並參與《成都城坊古蹟考》《杜甫年譜》等書的編寫。1964年,彭雲生患病,精力不濟,囑其崇慶籍學生、四川師範學院王文才日後代為增損《薛濤叢考》,爭取問世。王文才教授擷取《薛濤叢考》有關部分,整理成《望江樓志》一書,於198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署名“彭芸蓀”。 [1] 
參考資料
  • 1.    崇慶縣誌,四川省崇慶縣編纂委員會編,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22-8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