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端淑

鎖定
彭端淑(1697年-1777年),字樂齋,號儀一。四川眉州丹稜(今丹稜縣)人。清朝官員、詩文作家。 [1]  [5] 
彭端淑幼時聰穎,十歲能文。12歲時入縣學,後就讀於本邑紫雲寺,得父洵、外祖父王庭詔訓迪。雍正四年(1726年)舉人, [2]  雍正十一年(1733年)進士,授吏部主事,遷員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充順天鄉試同考官。後出為廣東肇羅道。不久歸鄉,主講錦江書院,頗負時望。官京師時,與弟肇洙、遵泗並稱“三彭”。 [3] 
彭端淑工詩善文,質實厚重,跨越一代,士林奉為圭臬,稱樂齋先生。與綿州李調元、遂寧張問陶號稱“清代四川三大才子”。晚始為詩,以五言見長。徐世昌《晚清詩匯》謂其詩“取法杜韓,塗轍甚正。盤空出硬語,不肯落當時科臼,自是雅音。”文多警闢言,開人茅塞。散文《為學一首示子侄》以四川二僧去南海朝聖為喻,論為學之道,立意精警,文字清新,迄今為初學者所傳頌。論文宗仰司馬遷、韓愈,論詩推尊陶潛、杜甫。所作散文,氣勢雄厚,筆力剛健。著有《白鶴堂文稿》《雪夜詩談》《白鶴堂晚年自訂詩稿》《白鶴堂時文稿》《粵西雜草》《曹植以下八家詩選》《國朝蜀名家詩鈔》行世。《四川通志》有傳。 [2]  [4]  [6] 
樂齋
儀一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眉州丹稜
出生日期
約1699年
逝世日期
約1779年
主要作品
《為學》
本    名
彭端淑
外文名
Peng Duanshu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彭端淑少時勤學

彭端淑畫像 彭端淑畫像
彭端淑出生於一個富庶家庭。其祖父彭萬昆為明末懷遠將軍,清初為簡州(今四川簡陽市)判官。以軍功勇著,授四川都督僉事(qiānshì,都督僉事正二品)。彭端淑的8位叔父,多為舉人、知縣。他從小聰敏穎異,常受先輩“崇實黜浮,又宜力學,毋自棄”的教誨,與兄端洪、弟肇洙、遵泗等苦讀於翠籠山紫雲寺,五六年不曾下過山,得學識淵博的父親彭珣(xún)親授。還得益於其外祖父、進士出身的夾江名儒王庭詔的教益,長進不小。及入縣學,再得合江進士、蜀中制義(八股文)匠手董新策點撥,學業立就。

彭端淑為官勤政

彭端淑 彭端淑
雍正四年(1726),彭端淑鄉試中舉。雍正十一年(1733)與孿生弟弟彭肇洙同榜登進士第,授吏部主事。乾隆十年(1745)升吏部員外郎,旋遷文選司(負責人事任免)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充任順天府(今北京市)鄉試同考官。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署“三江要口,五州之屏藩重地”的廣東肇羅道署察使。
彭端淑待民寬厚,為官一意為民,常以“清慎”自勵。每出巡議事察訪,必輕衣減從,“隨行不過一二人”,並明令所經各州縣一律禁止迎接款待,違者嚴懲,深得“吏民稱歌”。彭端淑斷案明決果斷,對民間訴訟的誤斷,無不一一更正,使民相安。初到粵東,遇積案3000餘件,他立即調集各州縣案卷,會同幕僚開誠佈公,明斷有聲。不一月,全部案結,吏民無不驚佩。又督修省城書院,延請名師月課,親為指授,士風甫振。彭端淑旬月之間便弄清了肇羅道所屬州縣陳積老案三千餘件,由是聲威大振,朝廷大吏“深相倚重”。彭端淑在廣東做官約六七年光景,這是他一生仕途生活中最為顯赫的時期。

彭端淑隱退講學

成都錦江書院遺址 成都錦江書院遺址
彭端淑在為官期間,雖力求進取,決心興利除弊,上報朝廷,下慰民望,不願碌碌終此一生。而當時的清王朝雖已進入極為興盛的乾隆時代,經濟文化也出現了相當繁榮的興旺景象,但是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也日益尖鋭複雜了起來。彭端淑在多年的為官生涯中,看到了清王朝表面繁榮下面民生維艱的社會現實,官場中的明爭暗鬥,最高統治者的好大喜功,因而內心逐漸滋生了一種憤懣和惆悵之情,消極避世的隱退思想也逐漸地發展了起來。
乾隆二十六年(1761),彭端淑隨船督粵西糧運,船行在南海中,不慎失足墜水,雖被搭救脱險,但他卻認為這是大難即將臨頭的預兆。他感嘆:“人於宦途不滿意,輒以咎人,此誰擠之者!今不葬魚腹,天於我厚矣,復何望焉。”此時的彭端淑已對官場的爾虞我詐有了充分認識,決意隱退,遂藉口此事,辭官歸蜀,隱於成都白鶴堂,入錦江書院(今成都石室中學),走上了課士育賢的道路。
錦江書院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由四川按察使劉德芳在成都原文翁石室遺址上建立的省立最高學府。學員選自省內秀才以上人員,學員學費、生活費由清政府撥給該院的學田供給,在院學生有兩百人左右的規模。彭端淑在該院任主講、院長20年。

彭端淑文學成就

《彭端淑詩文注》,李朝正等著 《彭端淑詩文注》,李朝正等著
彭端淑的主要成就在其文學方面,其詩歌和散體古文及文學批評理論在當時的影響都非常大。他與李調元張問陶以文名鼎立蜀中,被譽為清代“蜀中三才子”。彭端淑早年曾醉心制義(也稱制藝),其制義亦技壓蜀中,是繼韓琢庵、董新策後唯一能“發慮經旨”的制義大家。甫入京,即以制義名噪京師,深得蔡寅鬥、胡稚威、沈適芳等的推崇,謂為“不世之才”,“鹹推重之”。但制義這種形式主義的創作傾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彭端淑在文學道路上的發展,直到50歲他才掙脱束縛,“詩學魏、文學左史”,文風為之大變。特別是他辭官後,主動與人民接近,充分了解了廣大人民的貧困生活,更以無比憂憤的心情,力擎巨筆,寫出了一首首含蓄沉凝、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
彭端淑後期的作品,題材極為廣泛,或憂國憂民,如“憂旱幾經旬,農夫心獨苦”(《七月十六日》);或憤世嫉俗,如“……深山夜月一聲啼,天地有春留不得。今古世事如蒼狗,王侯蟻螻同枯朽,……胡為歲歲啼不住?似含孤憤爭自訴!”(《杜鵑行》);或撫時感事,如“骨肉難無故,同懷七剩三。”“何時重聚首,一解憂心憤”(《憶弟》)。
彭端淑與其弟彭肇洙彭遵泗在當時都以文才知名,時稱“三彭”。其中以彭端淑最為著名,影響也最大。其現存作品有《白鶴堂文集》四卷、《雪夜詩談》二卷、《粵西紀草》一卷、《曹植以下八家詩選》若干卷、《蜀名家詩抄》二卷以及《晚年詩稿》、《碑傳集》、《國朝文錄》、《小方壺齋輿地叢書》、《廣東通志》等。其中《白鶴堂文集》最為有名,議論小品文為學一首示子侄》(簡稱《為學》)即出於本書。

彭端淑文學思想

彭端淑的《易百家注》 彭端淑的《易百家注》
彭端淑的文學思想比較複雜。他鄙夷那些“宴飲登臨,往來贈答”之作,極力推崇陶潛(陶淵明)“屏跡躬耕,託意詩酒”和杜甫“撫時感事、愛國憂君”(《與友人論陶杜詩》)的作品。指出杜甫入川后的作品所以能振奮人心,是與他貶官後的隴蜀之行的經歷相聯繫的。“少陵入蜀後,數歲且頻移”、“不緣經勝處,焉得發奇思”(《題杜工部入蜀後詩》),又進一步肯定“公倘不來蜀,胸襟何由闊。蜀中得公詩,山川為增色”(《題杜工部草堂》)。他這些觀點重視了客觀事物和外界環境對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指出賢者為諸並非“其初意欲為如是之詩”,而是其思想感情受客觀環境的感染,是感情噴發而成。從而得出了“志動而為情,情發而為言” (《與友人論陶杜詩書》)的結論。這個觀點對於文學產生的根源有較為正確的認識,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 但是,由於彭端淑曾醉心制義和古文,受先代文學批評的理論特別是程朱理學思想的影響很深,加之“崇實黜浮”的先輩遺訓諄諄在耳,這些又決定了他在文學創作理論中無法走出唯心主義的泥潭。
彭端淑曾説,“作文之道有三:曰學、曰識、曰才”,“才”即作者的文學才能。彭端淑指出:“才有大小,授於天而不可強加者也”,“才固授於天者也”(《文論》)。他認為司馬遷韓愈之所以能“網羅古今,洞悉情事”,是因為“天實授以絕人之才”(《文論》)。這些觀點片面肯定作者的個人才能,忽略了作者的主觀努力,與“有德者必有言”(程頤《語錄》)的程朱理學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表現出了其世界觀中的侷限性。

彭端淑桃李天下

彭端淑一生很注意對人才的培養,造士甚多。為考官時,對才識俱佳之士,親自考核,極力提拔,不拘一格地量才錄用。清代名臣、《四庫全書》總篡官紀昀,為解元時即得彭端淑提攜,後成為清代學術界權威。
執教錦江書院後,其門下更是人才輩出,李調元、張翯(hè)、鍾文韞(yùn)等皆為其學生。彭端淑把他一生中的最後約二十年時間,全部貢獻給了四川的文化教育事業。他在《戊戌草·寒食》一詩中有明確的記載:“錦江棲遲二十年,每逢寒食一清然。”這對他講席書院的時間和心境都作了生動形象的描述。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八十一歲的彭端淑病故於成都南郊白鶴堂。今天四川眉山彭山縣尚有彭端淑的墳台遺址。

彭端淑名文詳介

在清代丹稜彭氏諸兄弟中,彭端淑是最著名的,但他的成就並不是靠先天的才氣,而主要是得力於後天的踏實勤學,他寫的著名散文《為學一首示子侄》(簡稱《為學》),可以説就是他踏實勤學的心得感悟。(《為學》選自《白鶴堂集》)

彭端淑《為學》寓意

為學一首示子侄》,説四川有一窮一富兩個和尚,窮和尚對富和尚説:“我想到南海(指佛教聖地普陀山,屬浙江舟山羣島)朝聖。”富和尚問:“你憑什麼前去?”窮和尚回答説:“我帶一瓶一缽就夠了。”富和尚説:“幾年來我想僱船去,還未能實現呢,你憑什麼去得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去告訴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慚愧。這個故事,生動扼要地論述了做任何事情其難與易、主觀與客觀之間有着辯證的關係,特別強調它們是可以轉化的,轉化的條件就是人們主觀上刻苦努力、頑強奮鬥的精神。彭端淑正是從立志苦行的僧人那裏,敏悟到具有普遍性的道理。從而工苦力學。彭端淑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了他對“聰與敏”、“昏與庸”這些先天條件的看法。他説:“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此文收錄於初中一年級語文課本,簡稱《為學》。

彭端淑《為學》原文

《為學》寓意 《為學》寓意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裏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于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彭端淑《為學》譯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肯做,那麼困難的事情也變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麼容易的事情也變得困難了。人們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只要學習,那麼困難的也變得容易了;如果不學習,那麼容易的變得也困難了。
我天資愚笨,趕不上別人;我才能平庸,趕不上別人。我每天不停的學習,長時間不懈怠,等到學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是真的愚笨還是真的平庸了。我天資聰明,超過別人;我才思敏捷,超過別人,如果摒棄而不用,那跟愚笨和平庸的人就沒有什麼區別了。孔子的學問最終是靠不怎麼聰明的曾參傳下來的。既然這樣,那麼愚笨平庸,聰明敏捷的功用,難道是永遠不變的嗎?
四川邊境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富裕。窮和尚對富和尚説:“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麼樣?” 富和尚説:“您憑着什麼去呢?” 窮和尚説:“我只要一個水瓶一個飯碗就足夠了。” 富和尚説:“我多年來想要僱船順江而下,尚且沒有成功。你憑藉着什麼去!” 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把到過南海的這件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慚愧的神色。
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一個人立志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因此,聰明與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聰明與敏捷而不努力學習的人,是自己毀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侷限而努力不倦地學習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學成的。
《為學》字詞
1、資:天資,天分。之:助詞
2、倍人:“倍於人”的省略
3、屏:同“摒”,除去、排除。
4、聖人:指孔子。卒:終於。魯:遲鈍、不聰明。
5、鄙:邊遠的地方。
6、南海:指佛教聖地普陀山。
7、何恃:“恃何”的倒裝。恃,憑藉、依靠。
8、缽:和尚用的飯碗。
9、買舟:租船。買,租、僱的意思。
10、顧不如:難道還不如。顧,難道。
11、自力者也:判斷句,表示肯定,靠自己努力學成的。

彭端淑詩作集粹

彭端淑遊中巖

上巖欲倚天,下巖欲拔地。中巖尤突兀,橫插兩崖際。
溪泉直復紆,流韻幽以邃。蒼藤仗老樹,近綠將日蔽。
咳唾有猿驚,拍手觀魚戲。鐘磬度杳冥,斷續出煙寺。
山奇赤亦古,徑僻罕人至。吾慕蘇髯公,千載見遺字。
赤壁走龍蛇,不隨風雨替。探奇興不窮,訪古性所嗜。
回首覓歸途,谷口白雲閉。

彭端淑灞陵道中

日久行無色,馬隤氣不驕。秋風清渭水,衰草灞陵橋。
客路驚寒近,鄉山入夢遙。不堪回首計,發白已蕭蕭。

彭端淑贈僧

有僧遠自蜀中至,赤足蓬頭向我鳴。
欲刻韋馱鎮佛寺,為求巧匠到京城。
一瓶一缽隨緣募,萬水千山揹負行。
志士苦行能若此,人間何事尚難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