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林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中將)

鎖定
彭林(1914年6月29日-2002年7月24日),原名彭棟才,江西省吉安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 
中文名
彭林
別    名
彭棟才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4年6月29日
逝世日期
2002年7月24日
主要成就
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性    別

彭林生平經歷

解放軍中將彭林 解放軍中將彭林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湘贛兵工廠政治委員,湘贛省工會委員長、省蘇維埃政府委員,湘贛軍區總醫院政治委員、衞生部政治委員、保衞局局長,紅六軍團第十七師五十團政治委員,五十一團政治委員,軍團保衞局局長,第十七、十六師副政治委員,紅二方面軍第六軍模範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上海軍委分會三科科長,浙江吳興縣抗日遊擊隊參謀,中共浙西特委委員,新四軍金肖支隊大隊長、支隊參謀長、支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一縱隊二旅政治委員,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司令員,第三野戰軍三十二軍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公安部隊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海軍旅順基地政治委員,海軍航空兵部政治委員,海軍顧問。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彭林人物年表

1914年6月29日生於江西省廬陵(今吉安)縣官田鄉舉洲村。
1930年參加紅軍,5月加入共青團,193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0年9月參加第9次攻打吉安的戰鬥後,調江西吉安縣西區委員會工作。
1931年3月任吉安西區政府少先隊宣傳隊長,6月任吉安縣官田鄉團支部書記,11月任吉安縣工會青工部長。
1932年1月任湘贛省工會青工部委員兼秘書,12月起任省工會常委、委員長。
1933年4月任湘贛軍區兵工廠政委。
1934年5月任軍區衞生部政委,8月任紅6軍團17師50團政委,10月任51團政委。參加長征。
1936年3月任17師副政委,7月任紅二方面軍6軍模範師政委,11月進入紅軍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8月,經西安、南京到上海,任上海軍委分會3科科長,11月到浙江吳興開展抗日工作。
1938年7月任浙江第一支抗日武裝吳興抗日遊擊大隊副大隊長,8月在和日偽軍的黃子堂橋戰鬥中負傷。
1939年2月兼任中共浙西特委組織部長。
1943年2月任義烏縣抗日獨立大隊大隊長。 [2-3] 
1944年3月起任金肖支隊獨立大隊大隊長,金肖支隊支隊長。 [2] 
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10月任新四軍1縱2旅政委。
1947年2月任膠東軍區東海軍分區司令員。
1949年2月任32軍政委。
新中國時期:
1951年2月1日,鐵道公安部隊正式成立,任政委,司令員羅華生
1955年5月彭林任海軍旅順基地政委。
1960年8月任海軍航空兵部政委。
1966年6月任北京大學工作組副組長。
1968年2月任四機部軍管會主任。
1975年8月任海軍顧問。1983年6月任全國政協常委。
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02年7月24日,在青島療養時,因病逝世。

彭林主要事蹟

個人榮譽 個人榮譽
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已退到閩贛邊境。為了探索戰略轉移路線,1934年7月23日,中革軍委電令湘贛省委:“六軍團離開現在的湘贛蘇區,轉移到湖南中部去發展廣大游擊戰爭及創立新的蘇區”,“確立與二軍團(紅三軍)的可靠聯繫”等等。紅2軍團當時稱紅3軍。
紅6軍團是1933年6月中旬在湘贛邊根據地成立,轄紅17、18兩個師。開始時沒有成立軍團機構,由17師領導統一指揮。6軍團派出少數部隊聲東擊西,8月7日軍團主力9700多名將士,搬上全部家當,由遂川的橫石、新江口地區出發,踏上突圍西征的道路,11日到達湖南桂東寨前圩。8月12日,紅6軍團領導機關正式宣佈成立。由中央代表、湘贛省委書記任弼時,和肖克、王震三人組成紅6軍團軍政委員會。軍政委員會主席任弼時,軍團長肖克,政委王震,參謀長李達,政治部主任張子意。彭林被任命為紅6軍團17師50團政委,團長郭鵬
6軍團8月31日在道縣薛家場渡過瀟水,進入廣西。9月4日於鳳凰嘴擊潰追擊的敵軍兩個師,5日從容過湘江。9月16日,湘敵補充第2縱隊兩個團準備襲擊紅軍。王震親臨50團,紅軍埋伏在敵軍必經之路。敵人接近時,王震一聲令下,郭鵬、彭林指揮50團,從側面出擊。正面防守的52團,從山上衝殺過來。紅軍兩面夾擊,斃傷敵200多人,俘虜300餘人。
10月7日紅6軍團先頭部隊51團到達石阡縣甘溪鎮,被桂軍19師等敵軍包圍。軍團參謀長李達指揮49團、51團少數部隊掩護軍團主力衝出包圍,李達等部不知去向。8日敵湘軍謝明強部緊緊跟了上來。緊急關頭,50團迅速進行阻擊,軍團扔掉一切多餘東西,輕裝進入名為老窩溝的谷澗山區,擺脱了追兵。完成任務,50團從山嶺撤離,立即甩開敵人,但與軍團大部隊失去聯繫。郭鵬、彭林帶領50團,獨自前去尋找賀龍的紅3軍(紅2軍團)。因為沒有通訊器材,不知道紅3軍的具體位置,50團只能在深山密林中一邊打聽,一邊艱難行軍。
10月中旬,50團到達一個小集鎮,團部住進鎮裏的小學。郭鵬走進學校辦公室,高興的喊到:老彭,快來看,地圖!彭林進入房間,看到牆上貼着一張發黃的舊中國地圖。他們兩人站在地圖前,仔細尋找部隊所在位置。同時,郭鵬轉身對參謀歐陽家祥説:歐陽,你找張紙,把貴州、四川、湖南、江西這一帶描下來。歐陽家祥找紙時,發現半張報紙,拿起一看,都是關於“共匪”的報道。他將報紙遞給彭林説:敵人又在罵我們了。彭林接過報紙看了起來,突然,他手拍桌子高聲説:老郭,找到了!郭鵬忙問:找到什麼了?彭林興奮地回答:找到賀老總了,賀老總他們的位置報紙上寫着。大家圍了過來,見報紙上的報道:“賀龍匪部在沿河、印江一帶騷擾,現向西南方蠢動”。郭鵬説:這得謝謝敵人,這張報紙功勞不小哩。他們從地圖上找到位於貴州東北的沿河、印江,離此有300多里。根據報紙判斷,紅6軍團部已落在50團的後邊。第二天,部隊請了一位當地老鄉作嚮導,向東北方向紅3軍所在地前進。
郭鵬、彭林帶領50團,10月23日正在印江縣苗王山半山腰行軍。忽然,山後傳來熟悉的軍號聲,大家聽出這是49團的調號問話。50團司號員拿起軍號吹起來,進行了聯繫。一支紅軍隊伍從山腳下湧了上來,先上來的紅軍戰士朝着歐陽家祥參謀説:辛苦了。接着自我介紹:我們是紅2軍團偵察連的。49團的戰士們隨後也上來了,同50團的戰友歡聚在一起。原來6軍團參謀長李達帶領49團等部隊,已經找到賀龍。
這時,李達陪同幾位領導走了過來,向一位身穿襯衣,頭戴禮帽的中年人介紹説:賀老總,這是50團的團長郭鵬、政委彭林。聽説是賀老總,大家連忙敬禮問好。賀龍和50團的指戰員們握手,表示慰問。彭林、郭鵬向紅3軍領導詳細彙報了與6軍團失去聯繫後的情況。49團等部隊在甘溪戰鬥中與6軍團失去聯繫後,最先找到紅3軍。
賀龍、關嚮應領導的紅3軍,10月24日與任弼時、肖克、王震領導的紅6軍團,於印江縣梵淨山西北的木黃會師。10月26日,兩支紅軍隊伍在四川酉陽南腰界召開慶祝大會。會師後,紅3軍恢復紅2軍團番號,軍團長賀龍,政委任弼時。10月28日,2、6軍團在賀龍、任弼時等人指揮下,開始發起湘西攻勢,創建湘鄂川黔蘇區,有力策應了中央紅軍長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