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幹臣

鎖定
彭幹臣(1899-1935),出生於安徽英山(今屬湖北省)。1921年,在安慶參與籌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5月,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 [3]  1935年1月,參加北上抗日先遣隊,於皖南戰鬥中陣亡,年36歲。 [2] 
中文名
彭幹臣
別    名
又名耐寒,化名黃春山等 [2]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35年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一期,莫斯科東方大學
職    業
紅十軍軍部參謀處長
出生地
安徽英山(今屬湖北) [2] 
1919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即安慶師範學院)。五四愛國運動的浪潮使這位剛滿20歲的莘莘學子發憤而起。他在安慶參加學聯組織的宣傳隊,上街宣傳抵制日貨,宣傳救國救民。這時,陳獨秀辦的《新青年》,本省一批革命知識分子創辦的《安慶評議報》、《安徽全省學生會週刊》、《新安徽》等進步報刊把他迷住了,他如飢似渴地學習這些報刊中宣傳的科學與民主的思想,學習馬克思主義。在這些報刊影響下,他進一步學習《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著作。1920年8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籌建的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向各地的共產主義信仰者發去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倡議各地建團。1921年4月,在蔡曉舟的組織下,彭幹臣、許繼慎、王步文等40多名進步青年在安慶菱湖公園茶社秘密召開籌建安慶社會主義青年團大會,因軍警干擾,會議中途被迫散會。1921年6月,在學聯的領導下,在安慶爆發了一場轟動一時的六二學潮。當時安徽督軍倪嗣沖等人只顧蒐括民脂民膏,不管老百姓死活,對教育界要求增加教育經費的呼聲置若罔聞。學生代表彭幹臣、方洛舟等人得悉省城幾個巨頭和部分省議員將於6月2日去蚌埠參加倪嗣沖生祠的落成典禮,便通知第一師範學校、法律專科學校、第一中學等校學生到省議會大樓集合,要求會見議長和議員,請議員們把增加教育經費一案討論後再去蚌埠。誰知喪心病狂的安慶鎮守使馬聯甲卻下令衞隊對學生瘋狂鎮壓,一師學生薑高琦、戴文秀,一中學生周肇基等當場倒在血泊之中,重傷39人,輕傷205人。面對軍閥的屠刀,彭幹臣勇敢沉着,冷靜地指揮隊伍撤退,營救受傷同學,連夜奔走安慶各界,控訴軍閥暴行。他和其他同志一起,組織學生上街遊行示威,激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義憤,安慶市迅即掀起了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的浪潮,震憾了全國。這次鬥爭初步顯示了彭幹臣出色的組織才能。在輿論壓力下,軍閥當局被迫允諾增加教育經費。新上任的省長也不得不追認因傷重搶救無效而犧牲的姜高琦為烈士,併發撫卹金2000塊銀元。
1923年,曹錕賄選當上了總統。蔡曉舟、彭幹臣、濮清泉、許繼慎等發動、組織安慶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反賄選示威遊行。張伯衍、何雯兩人靠北洋軍閥倪嗣沖當上國會議員,為曹錕賄選總統效犬馬之勞,安徽老百姓恨之入骨。示威羣眾搗毀了他們兩人的住宅,人心大快。事後,軍閥政府下令通緝學生領袖彭幹臣、許繼慎等36人。彭幹臣等人先後避居上海等地。彭幹臣通過同鄉傅慧初介紹,住進上海新閘路大田路英山籍大律師李次山家中。陳獨秀派柯慶施到安慶重新建團並籌建黨組織。彭幹臣於10月被正式吸收為團員。不久安慶建立黨組織,彭幹臣又被吸收為中共黨員,並一度擔任安慶一師黨支部書記。
1924年初,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在中國共產黨人建議下,國民黨一大決定創辦一所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安徽黨組織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選派彭幹臣、許繼慎、傅維鈺等人經上海赴廣州報考黃埔軍校,彭幹臣被錄取入黃埔軍校第一期。他學的是步兵科,被編在第二隊。從此,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在黃埔軍校中,他如飢似渴地勤奮學習政治理論,刻苦鑽研軍事技術,守紀律、令行禁止,成為第二隊中的佼佼者。他寄信給家鄉,鼓勵同鄉青年參軍,為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獻身。在李次山的資助下,他和傅維鈺介紹英山籍有志青年考進黃埔軍校一期的就有35人。彭幹臣以優異成績在軍校畢業。由於品學兼優,被留校在教導團第一團任某連黨代表,陳賡和他在同一連,任連長。1924年11月,周恩來就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在校內建立了第一個黨支部。彭幹臣和陳賡、許繼慎都是黃埔特別支部成員。他參加周恩來指導的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活動,同國民黨右派組織的孫文主義學會進行堅決鬥爭。1925年1月,軍閥陳炯明乘孫中山北上與段祺瑞、馮玉祥討論國事之機,率部進攻廣州,企圖推翻孫中山創建的廣州革命政府。廣州革命政府組織東征軍討伐陳炯明。黃埔軍校組建以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為骨幹的學生軍3000人,參加右路作戰,並擔任先鋒。彭幹臣根據黨的指示,參加了這次東征。在戰鬥中身先士卒,英勇善戰。在進攻淡水城時,蘇聯顧問建議組織奮勇隊(即敢死隊)爬城。彭幹臣和張際春等10位軍官及100名士兵參加了敢死隊,分成幾個攻擊組爬城。彭幹臣率領的敢死隊在爬城搏鬥時雖傷亡過半,但經浴血奮戰,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終於率先登城進入城內,乘勝與敵人展開巷戰。此戰,共計俘敵2000餘名,繳獲槍支1000餘支,殘敵狠狽逃竄。淡水之戰奠定了東征勝利的基礎。彭幹臣因戰功顯赫,升任營黨代表。陳炯明不甘心失敗,糾集重兵,尋求決戰。彭幹臣所在第一團與敵主力一部遭遇,彭幹臣率隊殺向敵陣,以白刃格鬥阻擊敵人攻勢。這時,周恩來下令調整炮位,對準敵人指揮部轟擊,當場擊斃敵指揮官。粵軍第二師參謀長葉劍英率一隊從敵後發起總攻,協同消滅敵人。隨後,彭幹臣率部黑夜急行軍,拂曉迂迴到敵人後方——五華,突然襲擊,一舉擊潰敵人。在這次戰鬥中,彭幹臣被敵人子彈打斷了一個左手小拇指,同窗好友濮清泉曾為他惋惜,他卻笑着説:“革命誠艱鉅,斷指不足惜,留得頭顱在,可為黨效力”。隨後,他被晉升為團長。
但就在軍校教導一團取得大捷之際,彭幹臣卻遭到蔣介石的無理打擊。1925年3月16日,蔣介石要周恩來起草一個命令:“第一團連黨代表文志文、彭幹臣、副連長杜心樹等,臨陣退卻,褫職查辦。”周恩來感到事有蹊蹺,便調查瞭解真實情況。3月28日,由軍法審查委員會具名給蔣介石送去一份報告:“和順五華之役,文志文、彭幹臣等迭著戰功,因退後收容,誤為臨陣潛逃,擬懇寬赦其罪,賜予復職”。在事實面前,蔣介石只能免除了對他們的處分。這時,中共中央決定派遣一批優秀的、具有軍事才能的共產黨員去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即東方大學)學習,為了培養彭幹臣,也是保護彭幹臣,周恩來把彭幹臣列入了去蘇聯學習的名單。
1925年6月,彭幹臣來到上海,準備赴莫斯科東方大學。這時,五卅運動正處高潮,上海一片沸騰。彭幹臣受黨的指示,在上海短暫停留。他和中共黨員、全國鐵路總工會總幹事王警東到吳淞機廠幫助工作。他們兩人一到吳淞,根據政治環境的特點,決定先開辦工人夜校,用合法形式團結、教育工人。彭幹臣還到吳淞機廠附近工人住宿的農村進行宣傳、講演。彭幹臣、王警東的努力工作,為吳淞機廠建立第一個黨支部打下基礎。
根據組織上原定計劃,彭幹臣結束了吳淞機廠的工作,1925年11月從上海乘輪船經海參崴來到莫斯科東方大學軍事班學習。同班同學有從國內派去的張際春、徐作潮,有從旅歐支部派去的朱德、劉鼎、曾湧泉等七八十位同志。彭幹臣學習認真,經常起三更睡深夜,刻苦鑽研,下定決心把馬克思主義學到手。當時學習內容分兩部分。一是政治課,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理論,政治常識,政治經濟學,蘇共黨史,東西方革命史,辯證唯物主義。二是軍事課,包括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訓練。在講授軍事理論課時,由於翻譯不懂軍事,往往翻譯得聽不懂。朱德、彭幹臣兩位懂軍事的同學給大家一解釋,大家就領悟了,起了輔導作用。
正當彭幹臣在東方大學學習緊張的時刻,1926年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開始。北伐迫切需要軍事幹部,周恩來向中共中央建議,召回在莫斯科學習的中共黨員,彭幹臣應召提前結業回國。他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任作戰參謀。當時葉挺獨立團已經進入湖南。彭幹臣隨團一路領先打進醴陵城,佔領平江,乘勝攻入湖北境內。獨立團奔襲粵漢路,彭幹臣隨團經一晝夜強行軍,趕到蒲圻汀泗橋之間的中夥鋪車站,切斷岳陽敵軍的退路,截殲軍閥吳佩孚第一混成旅一個團,為北伐軍進攻汀泗橋搶佔有利陣地。汀泗橋三面環水,東面山嶺築有堅固工事,易守難攻,有“鄂南第一門户”之稱。北伐軍第四軍以6個團兵力攻擊一天,沒有進展。彭幹臣跟隨葉挺團長,根據當地農民提供的線索,果斷地率部沿山間小路迂迴到敵人背後,突然從側面襲擊敵軍縱深陣地,與正面友軍配合,首先打進汀泗橋,乘勝打進咸寧城,取得北伐軍一個團單獨佔領一個縣城的重大勝利。隨着向“鄂南第二門户”賀勝橋挺進。敵人佈置重兵構築三道防線,憑險固守賀勝橋。彭幹臣吸取東征時攻打淡水城的經驗,向葉挺團長建議,由中共黨員組織敢死隊率先突擊。葉挺十分贊成這一建議。敢死隊在彭幹臣率領下,冒着敵人炮火奮勇衝殺,攻佔設有炮兵陣地和指揮機構的印頭山,乘勝搗毀敵人三道防線,率先打進賀勝橋。這樣,獨立團直逼武昌城下。蔣介石嫡系第一軍劉峙的第二師致電葉挺,説他部已攻入城區,要獨立團登城給以策應。彭幹臣再次組織爬城敢死隊,向武昌城發起攻擊。他留下遺書、遺物,誓為北伐戰爭關鍵一戰獻身。而實際上,第一軍第二師非但沒有進入城區,連城牆也沒接近。他們謊報軍情,是想獨立團為他們開道。結果獨立團敢死隊冒着敵人猛烈炮火,前仆後繼,奮勇殺敵,但卻無援軍配合,使敢死隊和後續梯隊蒙受很大犧牲。第一次進攻未能奏效。在第二次進攻時,獨立團在通湘門附近運用雲梯爬城取得勝利,迅速搶佔蛇山,為北伐軍長驅直入武昌城作出貢獻。葉挺獨立團的英勇作戰,使第四軍獲“鐵軍”的稱譽。彭幹臣在這次作戰中腰部負傷,被人譽為“鐵軍中的鐵將”。這時,葉挺獨立團擴為第二十四師,鎮守武昌,葉挺任師長兼武昌衞戍司令,彭幹臣任衞戍司令部參謀長。
這時,中共中央為配合北伐軍進攻上海,推翻北洋軍閥在上海的統治,決定發動上海工人舉行武裝起義。彭幹臣又被調赴上海蔘加起義的軍事指揮。彭幹臣化名何樾,被安排參加南市區起義指揮部。在南市區起義指揮部裏,他遇到安徽同鄉,當時任滬寧、滬杭甬兩鐵路罷工委員會總指揮兼鐵路工人糾察大隊長孫津川。孫津川率領一部分鐵路工人蔘加南市區的武裝起義工作。彭幹臣和孫津川一起找到英山同鄉李次山籌集一批經費,提供給總指揮部購買軍火之用。1927年3月21日中午12點正,上海總工會一聲令下,上海80萬工人開始了總同盟罷工。根據起義命令,隨即舉行武裝起義。下午1時許,華商電氣公司、法商電車電燈自來水公司、求新造船廠的糾察隊員,以及孫津川率領的一支鐵路工人隊伍聚集到了預定集合點。彭幹臣等指揮糾察隊員分頭攻打淞滬警察廳、南市警察分署、江南造船廠、高昌廟兵工廠。經過訓練的糾察隊員,服從命令聽指揮,個個英勇機智,用有限的武器繳獲敵人的武器武裝自己,並對敵人開展政治喊話。有的警察、直魯聯軍看見衝進來的武裝工人嚇得魂不附體,連喊:“革命軍饒命”。工人糾察隊先後攻佔各進攻目標,敵人士兵、警察全部被繳械。下午5時半,南市區起義首先勝利,指揮部立即派出武裝隊伍參加軍閥兵力較強的閘北區會戰。3月22日下午6時,上海工人糾察隊佔領軍閥最後一個據點——北火車站。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取得輝煌勝利。上海特別市市民政府也於同日成立。這是中國革命史上光輝的一頁,也是世界工人階級武裝起義史上有數的成功記錄之一。彭幹臣為此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正在人民歡慶勝利之際,蔣介石磨刀霍霍,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批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汪精衞也於7月15日背叛革命,寧漢合流,第一次國共合作告終,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夭折,生氣勃勃的中國大地陷入腥風血雨之中。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併成立由周恩來等組成的中共前敵委員會。這時,彭幹臣根據黨的指示,潛抵南昌,參加起義的具體組織工作。8月1日起義爆發後,彭幹臣根據周恩來的指示,率領所部迅速佔領國民黨公安局及其哨所,並被任命為南昌市公安局長。他隨即將原公安局的警官、警員和消防隊員進行整編,重新配備了公安局的武裝。8月2日,彭幹臣兼任了南昌市衞戍司令。8月3日起,起義部隊根據原定南下廣東重建革命根據地的計劃,開始分批撤離南昌,彭幹臣負責撤離的殿後工作。他在做好社會治安,保衞革命委員會和前敵委員會的同時,積極組織指揮軍警公安人員的撤離工作。8月4日,他把原公安系統的第一、第二兩個保安隊和消防隊集合起來,又同新吸收的青壯年警士二三百人混合編成幾個連配發槍支彈藥,第二天一早隨賀龍的警衞團出發南征。彭幹臣隨部隊南征,沿途經臨川、宜黃、廣昌、寧都、石城、會昌,9月又隨軍進軍廣東,沿韓江直下三河壩,進駐汕頭。
根據黨的指示,彭幹臣於1927年底轉輾潛回上海,又一次隱蔽在同鄉、時任上海律師公會會長李次山家中。李次山將自己收養的義女,一位革命者的遺孤江鮮雲介紹給彭幹臣。兩人於1928年秋成婚。這時,原黃埔軍校一位同學、安徽同鄉奉蔣介石之命來到上海,輾轉找上門來,拜訪彭幹臣。説蔣校長認為彭是一個人才。知道彭幹臣在上海生活步履艱難,希望彭能回到校長身邊去,將委以重任。彭幹臣聽罷此言拍案而起,怒斥來人,使來人十分吃驚,悻悻而去。彭幹臣不為高官厚祿動心,對黨的事業必勝的信念和赤誠之心,可見一斑。彭幹臣千方百計找到周恩來後,向周恩來彙報蔣介石派人向他誘降這件事,周恩來非常讚許他的堅定意志。192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在上海舉辦高級軍政幹部訓練班,培訓紅軍急需的軍事幹部和政工幹部,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來和中央軍事部長楊殷領導,日常行政工作任務就落到彭幹臣身上。訓練班每期二三十人,為期3個月,共辦了3期。學員結業後,大部分被派到蘇區擔任各級領導。蔡申熙夫婦、孫一中、許光達、黃春圃(江華),都在這裏學習過。許光達、孫一中在訓練班結業後,由中央軍事部和中央組織部派到洪湖蘇區工作。1929年8月24日,發生了彭湃、楊殷、顏昌頤、邢士貞由於叛徒告密,被捕遭殺害的事。8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由周恩來兼任軍委書記、軍事部長、並增補彭幹臣、李超時、李碩勳為軍委委員。當時參加軍政訓練班的工作的還有吳學宏、李宗超、劉叔琴(女)等。彭幹臣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1930年5月,軍政幹部訓練班剛結束,中央軍委又決定彭幹臣擔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組織東北地區的軍事鬥爭。他挈妻攜女去了奉天(今瀋陽)。9月,東北黨組織因叛徒出賣,遭到破壞,敵特追捕彭幹臣。彭幹臣甩掉暗探跟蹤,奔波了一個多月,潛回上海。一個月後,地下交通才將他的妻女送回上海。同年12月,中央軍委又派彭幹臣任中共順直省委軍委書記,去了天津。因叛徒出賣,中共順直省委遭到大破壞,中央軍委決定他迅速返回上海。這時在上海也發生中央特科負責人之一顧順章被捕叛變,供出中共中央領導人在上海的情況。兩個月後,又發生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被捕叛變的嚴重事件。雖然這兩次事件都由於情報人員及時報警,周恩來等採取果斷措施,避免了一場大災難,但中共中央機關的活動面臨嚴峻局面。根據中央決定,1931年12月,周恩來離開上海去中央蘇區瑞金,彭幹臣也隨即告別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去了贛東北蘇區。
1932年春,彭幹臣到達閩浙贛蘇區,任紅十軍參謀處長。1933年,彭幹臣改任彭(湃)楊(殷)陸軍學校教育長、校長。軍校設在贛東北橫峯縣葛源鎮。軍校學員由紅軍部隊和地方黨組織選派,每期6個月,每期訓練100餘名學員。彭幹臣曾把自己名字最後一個“臣”字改為“成”,意思是:黨叫乾的工作立志幹成功。彭楊軍校為贛東北紅軍培養了幾百名軍事骨幹。正當他為培養紅軍幹部大展才智之時,黨內“肅反”擴大化寒流襲來。執行王明“左”傾路線的“中央代表”,對在白區工作過的知識分子出身的幹部處處懷疑,彭幹臣成了“理所當然的肅反對象”。彭幹臣雖被囚禁,但信仰如初,相信烏雲終有一天會散去。他擔心的倒是由於“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揮,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屢遭挫折,閩浙贛地區形勢越來越險惡了。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指示紅七軍團與紅十軍團、閩浙贛游擊隊合組編成新紅十軍團,成立以方誌敏為主席的軍政委員會,分兩路北上開展抗日民主運動,發展游擊戰爭,建立蘇維埃根據地。方誌敏果斷地啓用彭幹臣等在“肅反”擴大化中受迫害的幹部。這樣,彭幹臣得以隨方誌敏率領的紅十軍團踏上抗日征途。12月中旬,紅十軍團到達潭家浜一帶,遭到7倍於己的敵軍圍攻,彭幹臣緊隨方誌敏指揮部隊英勇反擊,打垮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但終因敵眾我寡,紅軍指戰員傷亡慘重,1935年1月中旬,紅十軍團艱苦征戰,衝破敵人道道圍堵,迂迴到上饒、德興間懷玉山地區,不幸陷入了敵人重圍。時值隆冬,寡不敵眾,彈盡糧絕,除200多人突出重圍,彭幹臣和萬名指戰員壯烈犧牲,方誌敏等被俘後遭殺害。 [1] 
彭幹臣填寫的旅莫中共黨團員調查表 彭幹臣填寫的旅莫中共黨團員調查表
彭幹臣遺物 彭幹臣遺物
龍華烈士陵園 龍華烈士陵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