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州川芎

鎖定
彭州川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彭州是中國大規模川芎種植基地。彭州川芎品質上乘,具有根莖大、產量高、品質優等特點,以“菊花心”而聞名。彭州川芎香氣濃郁,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1] 
2015年7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彭州川芎”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彭州川芎
產地名稱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品質特點
根莖大、產量高、品質優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2277號 [2] 
批准時間
2015年7月22日 [2] 

彭州川芎產品特點

彭州川芎外在感官特徵

彭州川芎 彭州川芎 [3]
彭州川芎呈不規則結節狀拳形團塊,直徑2~7釐米;表皮黃褐色,粗糙皺縮;斷面呈黃白色或灰黃色,散有黃棕色油室,形成層呈波狀環紋;香氣濃郁,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1] 

彭州川芎內在品質指標

彭州川芎水分≤12%;醇溶性浸出物≥28.0%;阿魏酸含量≥0.15% [1] 

彭州川芎藥理特性

彭州川芎為多年生草本藥用植物,其根莖烤(曬)幹入藥,含揮發油、阿魏酸等成份,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是中藥配方的重要藥材 [3] 
川芎為常用中藥,性温,味辛。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功能。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3] 

彭州川芎產地環境

彭州川芎地理土壤

彭州川芎 彭州川芎
彭州川芎產區位於成都平原與龍門山脈的過渡地帶,自子河上游紅巖鎮,經石河中游敖平鎮、葛仙山鎮,至主城區天彭鎮。產區屬湔江沖積扇平原,西北高、東南低,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含台地)、平原三大類,平均海拔1265米。產區土壤以壤土為主,pH值6.0~6.3,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是中國大規模川芎種植基地 [1] 

彭州川芎氣候情況

彭州川芎產區屬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產區年平均氣温15.6℃,氣温年際變幅1.3℃,年平均降水量932.5毫米,年日照時數1147.2小時,光照較同緯度地區偏少,年平均相對濕度82%,無霜期平均276天,具有春季氣温回暖早、夏無酷暑、秋季多陰雨、冬無嚴寒等特點,非常適宜川芎種植 [1] 

彭州川芎歷史淵源

川芎是彭州市的傳統地道藥材,栽培歷史悠久,在明代就有種植,已有數百年的歷史 [1] 
彭州川芎種植主要分佈在敖平、致和、天彭、軍樂、楠楊等鄉鎮,其中以敖平鎮種植最多。但多年來一直依賴崇州、都江堰等地提供苓種,使川芎種植受到很大的限制,制約了彭州川芎的發展。
20世紀60年代,“彭縣藥物種植場”培育苓種成功,保證苓種供應,結束了彭州川芎依靠外地提供苓種的歷史。同時,推行川芎田間種小麥、蒜苗等耕作方式,使川芎單產得到較大幅度地提高,經濟效益明顯。由此川芎生產迅速發展, 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川芎種植一度遍及整個壩區鄉鎮 [3] 
彭州川芎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佔中國全國中藥材川芎產量的80%以上,是中國的大川芎種植基地和集散地。
彭州川芎主產鎮敖平鎮被譽為“中國川芎產業第一鎮”。彭州川芎遠銷海內外,每年走向國內外市場的川芎達6000噸,佔國內外銷量的80%,其中銷往韓國的就有600噸至800噸,同時銷往台灣、東南亞及世界各地 [1] 
1998年,彭州川芎註冊了“敖平牌”川穹商標。
2002年,彭州川芎產區被中國國家農業部確認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
2006年,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確定為彭州市為川穹GAP種植示範基地。
2010年,川穹產業被彭州市確定為“紅綠藍”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3] 

彭州川芎生產情況

1989年,彭州川芎種植曾達到過10179畝的高峯,成為“川芎之鄉” [3] 
據2015年統計數據,彭州川芎產區保護面積6萬畝,產量1.5萬噸 [1] 

彭州川芎產品榮譽

2015年7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彭州川芎”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彭州川芎種植 彭州川芎種植

彭州川芎地理標誌

彭州川芎地域保護範圍

彭州川芎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彭州市所轄敖平鎮葛仙山鎮紅巖鎮軍樂鎮昇平鎮天彭鎮等6個鎮。地理座標為東經103°40′~104°10′,北緯30°54′~31°26′ [2]  ,北接阿壩州茂縣汶川縣,東鄰德陽市什邡市廣漢市,南連成都市新都區、郫縣,西靠成都市都江堰市 [1] 

彭州川芎質量技術要求

彭州川芎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5-02-1708 [2] 
  • 特定生產方式
彭州川芎 彭州川芎 [1]
1、產地要求:選擇水質、大氣、土壤無污染的地域,遠離城鎮、醫院、工礦企業、垃圾及廢棄物堆積場等污染源。距公路50米以外。苓子培育基地選擇平原向高原過渡的中低山區,適宜海拔1000~1500米,適宜氣温11.5~14.5℃,土壤以冷沙黃泥土或粗骨性黃泥土最佳。川芎種植土壤宜選前作早稻田,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質壤土。
2、品種選擇:選擇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本地川芎品種。
3、種植管理:彭州川芎生產嚴格按照四川地方標準DB51T442-2004《無公害中藥材生產技術規程、川芎》執行。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以下環節:
①苓子繁育:
彭州川芎 彭州川芎
A、選種及種子處理:
插種前必須進行選種,去除帶病種子。運到山上種植,採挖時剔除地上部分變黃凋萎、根莖己開始腐爛的病株。選種後用70%甲基硫菌靈(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泡5分鐘(存放過的種子,浸泡半小時以上),曬乾即可。
B、播種:
栽前除清雜草,燒灰作肥,根據地勢和排水條件,作寬1.7~1.8米的畦。播種時間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最遲不超過立春。等行距播種,行株距24~30釐米,每窩種撫芎1個,小的撫芎每窩可栽2個,芽口向上,每畝用撫芎125~200千克,栽7000~7500窩。栽後每畝用豬糞水2000千克,按1:3兑水澆窩,再用五氧化二磷3.5~4.5千克加腐熟堆肥或草木灰400千克~500千克以及油枯粉75千克混勻丟窩蓋種,覆土並將窩蓋平。
C、管理:
一除草疏苗:3月上旬出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第一次除草、疏苗。選留粗細均勻、生長良好的莖杆8~12根,其餘拔去,4月中下旬各中耕除草、迫肥一次。不允許使用任何除草劑。
二追肥:追肥以豬糞水、菜餅混合施用。每畝用尿素3.0千克加豬糞水2000千克~3000千克澆窩,再用菜餅(或油枯)50~100千克丟窩,然後中耕培土。5月每畝用尿素2千克加磷酸二氫鉀200克兑水100千克根外追肥1~2次。
三灌溉:2~5月如遇高温乾旱及時補水。四是病蟲防治:4月下旬至5月上旬防治莖節蛾和根腐病,每隔15~20天防治一次,共防2~3次,6月中旬結束。
D、採收及採後處理:
苓子採收7月中下旬進行,當莖節盤顯著突出,略帶紫褐色,莖杆呈花紅色時,宜選擇陰天或晴天早晨採收。採收時剔出病株和根莖腐爛的植株,去掉葉子,割下根莖,莖杆即川芎苓子。
②川芎種植:
彭州川芎 彭州川芎 [1]
A、苓種選擇及用種量:
彭州川芎選用“正山系”品種的苓種,畝用種量40~50千克。
B、藥劑處理:
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處理20~30分鐘,取出晾乾,剪苓種時間要與栽插時間配合進行。
C、定植:
彭州川芎8月上中旬定植。栽種前1.6米開廂,廂寬30釐米、深30釐米,廂面挖松整細。栽種時選擇晴天,按行距25~28釐米,株距15~17釐米栽種。苓子應斜放溝內,輕輕按入土中,節間盤上的芽嘴向上或側向上,苓種莖節入土1~2釐米為宜。廂面蓋一層稻草,以防曝曬和暴雨。
D、土肥水管理:
一是查苗補缺:栽後20天左右,及時查苗補缺,補苗後灌水。
二是中耕除草:栽後15天、20天、40天進行三次,第二次比第一次稍淺,第三次可只除草不中耕。
三是生長期肥水管理:9月上旬、9月下旬、10月下旬追肥三次,施肥掌握先輕後重。
E、病蟲防治:
川芎主要病害包括根腐病、斑枯病、白粉病,主要蟲害包括根蛆、川芎莖節蛾、蠐螬。
一農業防治:栽植優質無病毒種苗,加強肥水管理,合理定植,清除雜草枯葉。
二物理防治:採取糖醋液、黃板誘蟲和頻振殺蟲燈等方法誘殺害蟲。
三生物防治:助遷和保護瓢蟲、草蛉、捕食蟎等食蟲天敵,應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防治病蟲,利用昆蟲性外激素誘殺或干擾成蟲交配。
四化學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提倡使用生物源農藥和礦物源農藥,提倡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F、採收及採後處理:
川芎採收在次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進行。挖時要去掉莖葉,用雙齒耙全株挖起,抖去泥沙,運回自然乾燥。如遇陰雨則烘乾。
G、生產記錄:
彭州川芎建立生產記錄檔案,認真記錄彭州川芎生產情況,病蟲害發生情況,技術措施,投入品的名稱、使用時間、使用方法、使用量,產品銷售情況等 [1] 
  • 質量安全規定
彭州川芎生產嚴格按照四川地方標準DB51T442-2004《無公害中藥材生產技術規程、川芎》執行,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標準 [1] 

彭州川芎專用標誌使用

彭州川芎 彭州川芎 [1]
彭州川芎專用標誌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實行公共標識與地域產品名稱相結合的標註制度。彭州川芎專用標誌的使用具體依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 [4]  和《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規範 [5]  執行: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持有人“彭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2]  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議,在協議中明確使用的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①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