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向前

(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研究員)

鎖定
彭向前,男,1968年生,河南省潢川縣人。歷史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副院長,現任寧夏大學民族與歷史學院(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副院長,兼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院長,自治區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中組部“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員,寧夏大學“賀蘭山特聘學者”。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夏研究》《西夏學》編委。
中文名
彭向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8年
畢業院校
河北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主要成就
《中國史研究》《民族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
籍    貫
河南潢川
代表作品
宋史夏國傳集註
西夏文孟子整理研究
職    稱
研究員
彭向前,男,1968年生,河南省潢川縣人。歷史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副院長,現任寧夏大學民族與歷史學院(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副院長,兼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院長,自治區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中組部“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員,寧夏大學“賀蘭山特聘學者”。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夏研究》《西夏學》編委。 [1] 
1998年至2004年,在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攻讀歷史學碩士、博士學位。2006至2009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做博士後科研工作。2011年、2012年先後在北京語言大學、四川大學出國留學人員培訓部學習俄語。2013年6月至12月,受國家留學基金西部項目資助,赴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作訪問學者。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受地方公派,赴劍橋大學亞洲和中東研究學院作訪問學者。2001年至今,在寧夏大學工作。
迄今出版專著《俄藏西夏曆日文獻整理研究》《西夏文〈孟子〉整理研究》《党項西夏名物匯考》6部,編著1部,其中《俄藏西夏曆日文獻整理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在《民族研究》《民族語文》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主持或完成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重大團隊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十餘項,受聘參加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教育部聯合規劃項目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
一、著作
1.《宋史夏國傳集註》(補註本),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
2.《西夏文〈孟子〉整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
3.《党項西夏文獻研究》(四卷,500萬字。副主編),中華書局2011年12月。
4.《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釋錄》(醫算、歷學、符佔秘術、堪輿地理及其他卷),中華書局2016年12月。
5.《党項西夏專名匯考》,甘肅文化出版社2017年5月。
6.《俄藏西夏曆日文獻整理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3月(入選2017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7.《西夏文〈孫子兵法三注〉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年。
二、論文
1. 《〈簡明西夏史〉評介》,《宋史研究通訊》1998年第2期。
2. 《試論真宗朝對潘羅支的封授》,《甘肅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B刊。
3. 《試論遼對西夏的遏制政策》,《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4. 《試論遼聖宗遣軍遠征甘州回鶻的戰略意圖》,《內蒙古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5. 《2002年“第六屆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暨西夏科技史國際會議”論文綜述》,萬輔彬、杜建錄主編《歷史深處的民族科技之光》,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6. 《試論王安石對〈平戎策〉的修正》,姜錫東、李華瑞主編《宋史研究論叢》第五輯,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7. 《〈宋史〉勘誤一則》,《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2期。
8. 《西夏與青唐吐蕃政權的和親》,《甘肅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9. 《〈臨川文集〉載〈與王子純書(三)〉考》,《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10. 《試論遼宋西夏金時期西北民族關係的主要矛盾》,《內蒙古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11. 《歐美西夏學百年回顧》,杜建錄主編《二十世紀西夏學》,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12. 《西夏聖容寺初探》,《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13. 《〈宋史〉標點質疑一則》,《中國史研究》2005年第1期。
14. 《論西夏絲路貿易的階段性》,《固原師專學報》2005年第5期。
15. 《西夏文獻整理研究的里程碑——〈中國藏西夏文獻〉整理出版》,《寧夏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16. 《〈宋大詔令集〉西夏目詔令系年考》,《寧夏社會科學》2006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宋遼金元史》2006年第3期)。
17. 《西夏王朝對絲綢之路的經營》,《寧夏大學學報》2006第2期。
18. 《大型系列文獻叢書〈中國藏西夏文獻〉陸續出版》,《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2006年第1期。
19. 《西夏中心又出力作》,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一輯)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20. 《〈宋史·夏國傳〉“諒祚更州軍”勘誤》,《中國史研究》2007年第3期。
21. 《聖容寺還是聖勸寺》,《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22. 《再論西夏陵區北端建築遺址的性質》,《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23. 《中國藏西夏文〈大智度論〉卷第四考補》,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二輯),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24. 《西夏遺民初到保定時間考》,《保定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25. 《遼蕃和親初探》,《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博士後交流》2010年第1期轉載)。
26. 《西夏“李王”為“孛王”試説》,《寧夏師範學院學報 》2008年第4期。
27. 《諒祚改制考論》,《內蒙古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
28. 《諸葛亮〈將苑〉的番文譯本》(克平、龔煌城著,彭向前譯,譯自К. Б. Кепинг и Gong Hwang-cheng, “Zhuge Liang’s The General’s Garden in the Mi-nia Translation”, К. Б. Кепинг,Последние статьи и документ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Омега,2003,c. 12-23),《寧夏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
29. 《“五德終始説”視野下的“大白高國”》(王炯、彭向前),《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30. 《〈天盛律令與西夏法制研究〉評介》, 《寧夏大學學報》,2009第2期。
31. 《一件黑水城出土的夏漢合璧歷日考釋》(彭向前、李曉玉),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四輯),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2. 《元代漢語公文(原文獻)的現狀及其研究文獻》(船田善之著,彭向前譯,原文為日文), 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四輯)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3. 《夏譯漢籍校勘價值舉隅》,《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34. 《試論西夏“以十二月為歲首”》,《蘭州學刊》2009年第12期。
35. 《釋“兀擦”》,《書品》 2009年第6輯。
36. 《西夏漢文寫本〈卜筮要訣〉再探》,《寧夏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
37. 《一款精心調製的西夏曆史文化套餐:〈説西夏〉評介》,《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38. 《釋“結珠龍”》 ,《書品》 2010年第2輯。
39. 《夏譯〈孟子〉初探》,聶鴻音、孫伯君編《中國多文字時代的歷史文獻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40. 《黑水城出土漢文寫本〈六十四卦圖歌〉初探》,《西夏研究》2010年第2期。
41. 《〈孟子〉西夏譯本中的夏漢對音字研究》,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
42. 《唐古特譯本〈貞觀政要〉殘卷考》,(Е. И.克恰諾夫著,彭向前譯,譯自Е.И.Кычанов,История Тангут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Факультет филологии и искусств,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o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8, c. 486—492),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
43. 《讀史札記五則》,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44. 《2009年西夏學研究綜述》,《遼金史研究年鑑》學苑出版社2010年。
45. 《釋“負贍”》,《東北史地》2011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宋遼金元史》2011年第3期)。
46. 《夏譯漢籍中的“顛倒”譯法》,《民族語文》2011年第5期。
47. 《保定出土明代西夏文石幢名稱考》(彭向前、楊浣),《寧夏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
48. 《西夏版畫中的吐蕃和印度法師肖像》(克平著,彭向前譯,譯自К. Б. Кепинг, “Portraits of Tibetan and Indian Teachers in a Tangut Engraving”, К. Б. Кепинг,Последние статьи и документ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Омега,2003,c. 74-78.)《西夏研究》2011年第3期。
49. 《西夏〈黑河建橋敕碑〉藏文碑銘補註》,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
50. 《西夏服飾“吊敦背”考》(彭向前、張建強),《薪火相傳——史金波先生七十壽辰西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51. 《所謂“大輪七年星佔書”考釋》(杜建錄、彭向前),《薪火相傳——史金波先生七十壽辰西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52. 《〈同音文海寶韻合編整理與研究〉評介》,《西夏研究》2012年第4期。
53. 《2010年西夏學研究綜述》(彭向前、王舒宇),景愛主編《遼金史研究年鑑》同心出版社2012年5月。
54. 《〈西夏社會文書〉評介》,景愛主編《遼金史研究年鑑》同心出版社2012年5月。
55. 《“炳靈寺”得名來源考》(侯愛梅、彭向前),《西夏研究》2012年第2期。
56. 《胡語考釋四則》,《青海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57. 《西夏皇帝生日之謎》(彭向前、劉青),《西夏研究》2012年第1期。
58. 《西夏人對“菩薩”一詞的翻譯》(侯愛梅、彭向前),《西夏研究》2012年第3期。
59. 《2011年西夏學研究綜述》(彭向前、金洪成), 景愛主編《遼金史研究年鑑》,同心出版社2013年1月。
60. 《藏語在解讀西夏文獻中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3月6日B01版
61. 《元昊改姓考》,《青海民族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
62. 《神臂弓創制人考》(彭向前、王巍),《寧夏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63. 《西夏文草書〈孝經傳序〉呂惠卿系銜考》,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吳天墀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64. 《讀史札記:正史胡語考釋四則》,《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
65. Пэн Сян-цянь, Ю.С. Мыльникова. Китайское тангутоведение в началеXXI века // Письменные памятники Востока. №2 (19), осень-зима 2013. С. 257 – 265. Китайское тангутоведение в началеXXI века(《新世紀中國西夏學研究》[彭向前、尤麗婭]),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所編《東方文獻》2013年秋冬卷。
66. 《2012年西夏學研究綜述》(彭向前、金洪成), 景愛主編《遼金史研究年鑑》,同心出版社2014年
67. 《“給力”的西夏學》,景愛主編《遼金史研究年鑑》,同心出版社2014年
68. 《西夏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函號補釋》(Ю.С. Мыльникова、彭向前),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十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69. 《俄藏инв. № 8085西夏曆日目驗記》,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十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66—69頁
70. 《西夏文〈孝經傳〉草書初探》,《寧夏社會科學》2014年第2期。
71. 《早期党項八大部西夏姓氏考》,《西夏研究》2014年第2期。
72. 《試論〈長編〉對党項與西夏專名的校勘價值》,《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73. 《從〈天盛律令〉看異國人和異族人在西夏的法律地位》(Ю.С.Мыльникова、彭向前譯,譯自Е.И.Кычанов,Тангутский свод законов XIIв.об иноплеменниках и иноземцах //Страны и народы Востока.Вып. 22:Средняя и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География,этнография,история.М., 1980.С. 137 - 146.),杜建錄、波波娃主編《〈天盛律令〉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74. 《西夏曆日文獻中關於長期觀察行星運行的記錄》,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十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
75. 《黑水城出土元代M1·1284[F21:W25]歷日殘頁考》(侯子罡、彭向前),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十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
76. 《試論西夏譯場對〈掌中珠〉編寫的啓示》(Ю.С. Мыльникова、彭向前),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十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
77. 《〈西夏譯場圖〉人物分工考》(段巖、彭向前),《寧夏社會科學》2015年第4期。
78. 《〈老乞大〉成書年代考》,《中國史研究》(韓國),第94輯,2015年2月。
79. 《幾件黑水城出土殘歷日新考》,《中國科技史雜誌》2015年第2期。
80. 《21世紀中國西夏學研究新趨勢》(彭向前、尤麗婭),史金波、宋德金主編《中國遼夏金研究年鑑(2013)》,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81. 《2013年西夏學研究綜述》(彭向前、趙坤),景愛主編《遼金西夏研究年鑑(2013)》,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82. 《闍婆國方言考》,《中西文化交流學報》2015年第2期。
83. 《党項人創制的神臂弓》,《文史知識》2016年第6期。
84. 《闍婆國的酒樹》,《文史知識》2016年第9期。
85. 《對編寫〈西夏文獻提要〉的幾點淺見》,史金波、宋德金主編《中國遼夏金研究年鑑(2014)》,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7月。
86. 《〈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西夏文碑銘互文修辭法舉隅》(彭向前、侯愛梅),《寧夏社會科學》2016年第6期。
87. 《西夏語中的對比連詞mjɨ1 djij2》,杜建錄主編《西夏學》2016年第1輯(總第十二輯),,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
88. 《西夏文草書〈孝經傳序〉譯釋》,《寧夏社會科學》2017年第5期。
89. 《夏譯漢籍的學術價值》,《文史知識》2017年第3期。
90. 《關於西夏聖容寺研究的幾個問題》,杜建錄主編《西夏學》2017年第1輯(總第十四輯),甘肅文化出版社2017年11月。
91. 《何為“蜜沙華”酒》,《文史知識》2017年第1期。
92. 《“夏譯漢籍”的文獻學價值》,《西夏研究》2017年第2期。
93. 《釋“末厥”》, 劉鳳翥先生八秩華誕頌壽論文集《遼金歷史與考古》(第七輯),遼寧教育出版社,2017年10月。
94. 《西夏文草書〈禮記〉異文一則》,《西夏研究》2018年第1期。
95. 《梁乙埋、梁乞逋父子考》,《西夏研究》2018年第2期。
96. 《中國古代的男女九宮及其在殘歷定年中的作用》,景永時、張鐵山、黃建明主編《西夏學輯刊》第一輯,寧夏人民出版社2017年。
97. 《西夏的“二十四節氣”》, 李華瑞、姜錫東主編《王曾瑜先生八秩祝壽文集》,科學出版社2018年6月。
98. 《俄藏黑水城出土西夏曆書研究——以инв. № 8085夏天慶十二年(1205年)乙丑殘歷為例》,杜建錄主編《西夏學》2018年第1輯(總第十六輯),甘肅文化出版社2018年。
99. 《〈宋會要〉“西人最重寒食”考》(王凱、彭向前),杜建錄主編《西夏學》2018年第2輯(總第十七輯),甘肅文化出版社2018年。
100. 《立足西夏文獻研究推動絲路文化交流》,《民主與科學》2018年第1期。
101. 《“夏譯漢籍”中的斷句情況考察》(彭向前、楊帥),《西夏研究》2019年第1期。
102. 《加強整體貫通研究恢復西夏社會原貌》,包偉民、戴建國主編《開拓與創新——宋史學術前沿論壇文集》,中西書局2019年6月。
103. 《出土文獻中的推人遊年八卦法》,杜建錄主編《西夏學》(第十八輯),甘肅文化出版社2019年。
104. 《試論遼宋西夏金時期少數民族政權的“中國觀”》,(馬升林、彭向前)《寧夏社會科學》2020年2期。
105. 《“方馬埋輪”與“枴子馬”》(彭向前、張林),《西夏研究》2020年第4期。
106. 《西夏及其周邊吐蕃語地名考釋舉隅》(李治濤、彭向前),杜建錄主編《西夏學》2020年第1輯(總第二十輯),甘肅文化出版社2020年。
107. 《西夏語中加在形容詞前的趨向前綴》,《桑榆啓晨——史金波先生八十華誕紀念文集》。
108. 《“四行對譯法”源自古代佛經譯場》,《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年8月27日第⑤版。
109. 《從西夏文本看孫子伐交的本義》(彭向前、趙軍),《西夏研究》2021年第4期。
110. 《西夏學學科發展趨勢及研究前沿分析》,《中國史研究動態》2021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宋遼金元史》2022年第1期)。
111. 《漢文史籍中的西夏語詞》(彭向前、何偉鳳),臧克和主編《中國文字研究》第三十五輯。
112. 《西夏文獻所見黃帝形象研究》,《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
113. 《西夏文刻本〈孫子兵法三注〉綴合整理研究》,《北方民族大學學報》2022年第1期。
114. 《西夏諺語舊譯勘誤二則》(彭向前、蘇雪喬),《西夏研究》2022年第1期。
115. 《充分發揮中國民族史學科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作用》,《中國遼夏金研究年鑑》待刊。
116. 《“畿服理論”和“春秋三世説”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啓示》,待刊。
117. 《試論“夏譯漢籍”中的史料價值》,《西夏學》待刊。
118. 《西夏文〈孫子〉註文的文獻學價值》(宋娟、彭向前),《西夏學》待刊。
119. 《“側理紙”得名來源考》,待刊。
120. 《西夏〈天盛律令〉譯文勘誤數則》,待刊。
121. 《〈天盛律令〉中的“大食”考》,待刊。
122. 《党項西夏名物考訂問題研究》,待刊。
123. 《試論西夏文〈孫子兵法三注〉的註疏價值》,待刊。
124. 《西夏〈孫子〉思想闡發和實踐運用》,待刊。
125. 《釋“背嵬”》,待刊。
三、科研項目
1. 《宋史夏國傳集註》補註:教育部古委會項目,教古字(2000)137號,主持,結項
2. 夏譯《孟子》研究:第四十一批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070410609,主持,結項。
3. 漢文文獻中的党項與西夏地名族名人名官名研究:200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批准號07JJD770117,主持,2013年12月結項。
4. 《西夏曆法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批准號09BMZ009,主持,2016年6月結項。
5. 《〈孫子兵法〉西夏文譯本的整理與研究》: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西夏文獻文物研究》(項目批准號為11@ZH001)子課題,主持,結項。
6. 2013年4月,應邀參與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教育部聯合規劃項目: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負責重新點校《宋史》“外國傳”部分。
7. 《西夏文獻提要》:2014年度部省共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批准號14JJD770027,結項。
8. 史金波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西夏文大詞典》,副主編。
9. 《西夏通志·文獻志》:杜建錄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西夏通志》(15ZDB031)子課題,主持,在研。
10. 《西夏文草書〈孝經傳〉研究》:201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7AZS005),主持,在研。
11. 《漢文兵書的西夏文譯本研究》:201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9AZD031),主持,在研。
12. 《“夏譯漢籍”彙纂通考及數據庫建設》:2020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冷門絕學團隊項目(20VJXT009),主持,在研。
四、學術交流
1. 第二屆西夏學國際會議:寧夏社會科學院主辦,2005年8月17日至18日在銀川召開,提交論文:《再論西夏陵區北端建築遺址的性質》。
2. 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國史學會和寧夏大學聯合主辦,2005年9月27日至29日在銀川召開,提交論文:《西夏王朝對絲綢之路的經營》。
3. 成吉思汗與六盤山國際學術研討會:固原市人民政府、寧夏社會科學院、中國元史研究會及蒙古史學會聯合主辦,2007年7月20至23日在固原召開,提交論文:《西夏“李王”為“孛王”試説》。
4. “中國民族與文化多樣性”博士後論壇: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舉辦,2008年5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提交論文:《諒祚改制考論》。
5. 遼夏金元歷史文獻國際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辦,2008年11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開,提交論文:《夏譯〈孟子〉初探》。
6. 第三屆西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寧夏社會科學院主辦,2008年11月8日至10日在銀川召開,提交論文:《“五德終始説”視野下的“大白高國”》。
7. 紀念黑水城文獻發現100週年學術討論會:寧夏大學舉辦,2008年12月16日至17日在銀川召開,提交論文:《一件黑水城出土的夏漢合璧歷日考釋》。
8. 黑水城文獻研究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河北省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2009年7月20日至23日在石家莊召開,提交論文:《西夏漢文寫本〈卜筮要訣〉再探》。
9.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成立30週年紀念研討會:2010年8月28至29日在河北承德召開,提交論文:《夏譯漢籍中的“顛倒”譯法》。
10. 黑水城文獻與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主辦,寧夏博物館協辦,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銀川召開,提交論文:《〈孟子〉西夏譯本中的夏漢對音字研究》。
11. 薪火相傳——西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史金波先生七十華誕紀念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主辦,2011年10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提交論文:《西夏服飾“吊敦背”考》。
12. 第二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會:由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甘肅省武酒集團主辦,2011年8月17日至19日在西夏陪都所在地武威舉辦,提交論文:《西夏〈黑河建橋敕碑〉藏文碑銘補註》。
13.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九次學術研討會暨會員代表大會:2012年12月1日至2日,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行。提交論文:《早期党項八部西夏姓氏考》。
14. 西夏學學術研討會暨李範文先生治史六十週年:由寧夏社會科學院主辦,2012年10月11日在銀川舉行。提交論文:《〈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西夏文碑銘互文修辭法舉隅》。
15. 吳天墀教授百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四川大學主辦,2012年11月23至26日在成都召開。提交論文:《西夏文草書〈孝經傳序〉呂惠卿系銜考》。
16. 西夏文物學術研討會:由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西夏文獻文物研究》資助,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與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主辦,2014年7月9日在銀川召開。宣讀論文:《〈西夏譯經圖〉人物分工考》。
17. “黑水城文獻與西夏學”博士後學術論壇: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寧夏大學承辦,2014年10月12日至14日在寧夏大學召開。宣讀論文:《西夏曆日文獻中關於長期觀察行星運行的記錄》。
18. 西夏語言研究國際學術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和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西夏文獻文物研究》主辦,2014年11月15日至16日在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召開。宣讀論文:《西夏文草書〈孝經傳序〉譯釋》。
19. 第四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暨河西曆史文化研討會:由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河西學院主辦,2015年8月16日至18日在甘肅省張掖河西學院召開。宣讀論文:《西夏語中的對比連詞mjɨ1 djij2》。
20. 第五屆中國少數民族古籍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北方民族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共同主辦,2015年9月11日至14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北方民族大學召開。宣讀論文:《中國古代的男女九宮及其在殘歷定年中的作用》。
21. 北方民族與絲綢之路博士後論壇: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寧夏大學共同主辦,2015年10月10日至12日在寧夏大學召開。宣讀論文:《〈天盛律令〉中的“大食”考》。
22.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暨會員代表大會:由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雲南民族大學主辦,雲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曲靖彝學會承辦,2016年7月13日在雲南民族大學召開。宣讀論文:《西夏文〈三家注孫子〉的版本價值》。在本次大會上,被選為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常務理事。
23. 北方民族文字數字化與西夏文獻研究國際研討會:由北方民族大學和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聯合主辦、北方民族大學西夏研究所承辦,2016年8月21日至23日在北方民族大學召開。宣讀論文:《〈天盛律令〉譯文勘誤數則》。
24.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建設15週年學術研討會:由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主辦,2016年9月17日至21日在寧夏大學召開。宣讀論文:《關於西夏聖容寺研究的幾個問題》。
25. 第五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暨黑水城歷史文化研討會:由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內蒙古阿拉善盟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主辦,2017年8月12日至8月15日在內蒙古阿拉善盟召開。宣讀論文:《從天文曆法看西夏文化的多元性》。
26. 第七屆中國少數民族古籍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院主辦,由西昌學院承辦,2017年9月22日至25日在四川省西昌市舉行。宣讀論文:《党項西夏名物考訂問題研究》。
27. 新視角·新方法·新觀點——宋史學術前沿論壇:中國宋史研究會與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主辦,2017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上海召開,宣讀論文:《加強整體貫通研究 恢復西夏社會原貌》。
28. 文物考古與絲綢之路——第十四次科學座談會:九三學社中央舉辦,2017年10月11日在銀川召開,在大會上做主題發言《立足西夏文獻研究推動絲路文化交流》。
29.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與文獻國際學術論壇: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辦的,2018年8月25—26日在成都舉行,提交論文《〈宋會要〉“西人最重寒食”考》。
30. 首屆“民族學賀蘭山論壇”:由寧夏大學、廈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主辦,寧夏大學民族學與文化旅遊產業研究院、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承辦,2019年10月13—16日在銀川召開,宣讀論文:《試論遼宋西夏金時期少數民族政權的“中國觀”》。
31. 第九屆中國少數民族古籍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院、雲南民族大學主辦,雲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承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南方少數民族小文種文獻保護與整理研究課題組”協辦,2019年10月27日至29日在雲南省昆明市雲南民族大學舉行,宣讀論文:《試論“夏譯漢籍”中的史料價值》。
32.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成立40週年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由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主辦,《寧夏社會科學》編輯部協辦,於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在寧夏銀川召開。
33. 第二屆民族史學科建設聯席會議,研討主題為“新時代民族史學科建設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由中國民族史學會主辦、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承辦,於2021年6月19日在武漢市召開。宣讀論文《充分發揮中國民族史學科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作用》。
34. 第二屆民族學賀蘭山論壇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學術研討會,由寧夏大學、廈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主辦,寧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寧夏大學民族學與文化旅遊產業研究院、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承辦,於2021年7月4日至5日在寧夏大學召開。宣讀論文《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35. 第七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暨西夏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20週年研討會,由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主辦,於8月14日至15日在線上舉行,宣讀論文《從西夏文本看孫子伐交的本義》。
36. 少數民族古文字文獻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與貴州民族大學主辦,於2021年10月30日在在線上舉行,宣讀論文《西夏文〈孫子〉註文的文獻學價值》。
37. 中國民族古文字文獻與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內蒙古民族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獻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宋遼西夏金史研究室、元史研究室、內蒙古大學蒙古學學院主辦,內蒙古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承辦,於2022年6月12日在線上舉行,宣讀論文《西夏〈孫子〉思想闡發和實踐運用》。
38. 21世紀西夏學的研究視角與問題:紀念葉甫根尼•伊萬諾維奇•克恰諾夫誕辰九十週年國際學術會議,由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亞洲博物館)主辦,於2022年6月23日至24日在線上舉行,宣讀論文《釋“背嵬”》。
五、科研獲獎
1. 《西夏聖容寺初探》(《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獲2006年寧夏大學第七屆優秀科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
2. 《保定出土明代西夏文石幢名稱考》(《寧夏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2012年獲“第一屆中國民族古文字和古文獻優秀論文獎”二等獎。
3. 《西夏文〈孟子〉整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獲2013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社科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
4. 《俄藏西夏曆日文獻整理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3月),2019年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度“優秀原創學術圖書獎”,獲全國古籍出版社年度百佳圖書(2018年)二等獎(中國出版協會古籍出版工作委員會)。
5. 《中國藏黑水城漢文文獻釋錄》(2016年12月中華書局出版,“醫算、歷學、符佔秘術、堪輿地理及其他卷”作者),2020年獲教育部第八屆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六、榮譽
1. 寧夏區政府學位委員會2009年授予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優秀碩士論文指導獎。
2. 2010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教育廳、博士協會授予科研貢獻三等獎。
3.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員”人選: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13年12月。
4. 《俄藏西夏曆日文獻整理研究》入選2017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017WK018),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
5. “寧夏大學科技創新工作優秀科研工作者”:寧夏大學,2017年。
6. 2020年9月獲批寧夏大學“賀蘭山學者”特聘學者。
7. 第六批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組部2021年。
8. 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理論界):中宣部2021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