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彩虹龍

(是目前最早的保存有羽毛黑素體結構的獸腳類恐龍化石)

鎖定
彩虹龍(學名:Caihong,取自漢語拼音cǎihóng)是一屬來自中國的小型近鳥類恐龍,生存於侏羅紀中期 [1] 
中文名
彩虹龍
近鳥龍科
拉丁名
Caihong
模式種
巨脊彩虹龍(Caihong juji
分類位置
獸腳類,副鳥類,鳥翼類,近鳥龍類
產    地
中國,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乾溝鄉
時    代
晚侏羅世,牛津期,距今約1億6000萬年左右
地    層
髫髻山組
命名人
胡東宇,徐星等人

彩虹龍命名由來

彩虹龍的屬名來源於對它的體色的定量復原。研究認為其頭部,頸部和尾部的羽毛具有虹彩般的光澤,而這樣的顏色在其它獸腳類中還未發現過。種名“巨脊”則是強調其頭骨上發達的淚骨脊。

彩虹龍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彩虹龍目前僅有一件標本報道,即正型標本PMoL-B00175,是一件幾乎完整且關聯的標本,保存有大量清晰的羽毛印痕。
彩虹龍具有以下鑑定特徵:上頜骨前頜孔的後腹緣具有一個附加的開孔,淚骨具有背外側向延伸的骨質脊,齒骨較為粗壯,且前末端的背腹向深度大於中段位置的背腹向深度,腸骨較短。彩虹龍與近鳥龍,曉廷龍,始中國羽龍和曙光鳥主要存在以下區別:頭部背腹向較淺且吻部較長;眶前窗的前後向長度顯著大於背腹向深度;眶後骨的鱗骨突非常短,且顴骨突非常長;尾椎序列較短(尾椎序列長度與股骨的比值:彩虹龍2.5,近鳥龍4.0,始中國羽龍2.7);前肢相對於後肢較短(約為後肢長度的60%;在近鳥龍中是85%;在曙光鳥中是85%;在始中國羽龍中是75%);前肢尺骨橈骨段的長度大於肱骨長度;手部的爪相對較小 [2] 
彩虹龍復原圖 彩虹龍復原圖

彩虹龍系統發育位置

彩虹龍的定種文章支持它與近鳥龍,曉廷龍,曙光鳥和始中國羽龍構成一個單系,稱為近鳥龍類。這篇文章中的系統發育分析結果顯示近鳥龍類與馳龍類和傷齒類構成了一個多分枝,且始祖鳥位於這一大的分支的基部,而沒有進入到鳥翼類的基部。後續的一些研究依然支持這5個物種構成一個單系,但這一單系可能進入到傷齒龍類的基部 [3] 
彩虹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彩虹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彩虹龍羽毛分佈

彩虹龍的全身都保存了較為完整的羽毛印痕。整體來講,彩虹龍的羽毛要比其它帶羽毛恐龍的羽毛要長一些。保存於頭部和頸部的羽毛較長,約有20毫米,且可能較為堅挺。在胸部和其它身體部位保存的大型羽毛長度可達40毫米,且能較為清晰的看到羽枝。前肢上最長的羽毛是近端初級飛羽和遠端次級飛羽,其長度可以達到肱骨的2.4倍。右側拇指附近關聯保存了幾枚較細弱的羽毛。這些羽毛的着生位置與現生鳥類的小翼羽相同 [2] 
脛跗骨和蹠骨的後方保存有大型正羽。這些羽毛的長度較其它近鳥龍類更大,具有非常細的羽軸和緻密排列的羽枝。脛骨上的羽枝與羽軸之間大約夾25度角,使得羽毛以羽軸為中線呈兩側對稱。一些正羽還能觀察到羽小枝。在之前的研究中一直推測羽小枝在多數帶羽毛的非鳥獸腳類恐龍中存在,但很少在化石中保存。脛跗骨,蹠骨和腳部趾節骨附近也保存有遠端彎曲的小型羽毛 [2] 
除了最前端的尾椎,其它尾椎幾乎都附着了大型的正羽,使得其整個的尾羽輪廓略呈矩形。每一枚中段和靠後的尾椎上大約附着四枚羽毛。較靠前的尾椎的羽毛呈不對稱狀,靠後尾椎上的羽毛則越來越對稱 [2] 

彩虹龍科學意義

彩虹龍的特徵組合明顯具有鑲嵌演化的模式,如頭骨上發達的淚骨脊常見於較為原始的非鳥獸腳類中而少見於副鳥類中,同時它又具備較長的前肢和腿部羽毛,且尾部具有不對稱的正羽。其尾羽構成的平面的表面積甚至大於始祖鳥。這種鑲嵌演化的模式暗示了在非鳥恐龍向鳥類演化的過程中,不同解剖學模塊的演化速率具有較大的異質性 [2] 
彩虹龍的羽毛中保存有黑素體結構,代表了獸腳類羽毛黑素體化石的最早記錄。其黑素體的形態與現生蜂鳥非常相似。結合現生鳥類數據庫和判別分析顯示,彩虹龍的頭部和頸部的羽毛呈現出彩虹般的光澤。這樣鮮豔的顏色可能具有展示和性選擇的功能 [3] 
參考資料
  • 1.    詞條內容譯源  .Wikipedia[引用日期2019-05-05]
  • 2.    Hu D, Clarke J A, Eliason C M, et al. A bony-crested Jurassic dinosaur with evidence of iridescent plumage highlights complexity in early paravian evolution[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1): 1-12.
  • 3.    Yu Y, Zhang C, Xu X. Deep time diversity and the early radiations of bird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1, 118(10): e201986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