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彩旦

(彩旦(戲曲藝術))

鎖定
戲曲中扮演女性的丑角,年齡比較老的也叫醜婆子。 彩旦俗稱醜婆子,戲曲角色行當。醜行的一支。扮演滑稽風趣或奸刁的女子,也有性格爽朗無拘無束的逗笑角色。實為扮演女性的丑角。化裝一般面塗白粉,再搽厚重胭脂。唱唸都用本嗓,實際是用丑角來應工的。簡單説彩旦是重説白的,而且基本上都説京白,以做工為主,表演、化妝都很誇張,是以滑稽和詼諧的表演為主的喜劇性的角色。川劇叫“搖旦”,秦腔稱“媒旦”,京劇謂“彩旦”,均指扮演詼諧、滑稽、風趣、明快、爽朗、辛辣、刁蠻等為特點的中年以上女性丑角。
中文名
彩旦
另    稱
醜婆子
特    點
年齡比較老,中年以上
俗    稱
醜婆
屬    性
戲曲角色醜行行當
釋    義
戲曲中扮演女性的丑角
別    名
搖旦

彩旦歷史淵源

在我國,有三百多種地方戲。品種繁多,風格各異。很多地方戲,都是從“三小戲”發展起來的。來自民間,貼近大眾。重視丑角,以“彩旦”為主的喜劇很多。
同時,後來所編排的很多新戲,為了增強喜劇色彩,都經常安排有“彩旦”角色出現。並且,還要求“彩旦”演員能演能唱,戲份較多。所以,在地方戲中,“彩旦”的地位較高。像越劇、川劇、秦腔、豫劇閩劇黃梅戲評劇漢劇楚劇等各種地方戲中,都曾經出現了很多名揚一時的著名“彩旦”演員。

彩旦文化特徵

彩旦化妝的特點 ,一般是在臉上塗上白粉,粉上再搽上厚重的胭脂。表演上與醜基本相同,年紀較大的不稱彩旦,而稱為醜婆。彩旦與醜婆主要區別於年齡的大小不同。
張曉英的彩旦造型 張曉英的彩旦造型

彩旦代表劇目

《孔雀東南飛》《挑簾裁衣》《鳳還巢》《半把剪刀》《串龍珠》等

彩旦主要特點

在京劇中,“彩旦”屬於“醜行”應工。重在説白,以做工為主。在表演、化妝方面,都很誇張,是以滑稽和詼諧的表演為主的喜劇性角色。在台上,嬉笑怒罵,逗樂搞笑,能調劑舞台的氣氛。主要是表現社會上的三姑六婆,以及性格比較開放、蠻橫的婦女,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婆婆、《挑簾裁衣》中的王婆。這類角色並不全是壞人,秦腔裏也稱之為媒旦。有的是用來諷刺愚蠢和自作聰明的人,比如《鳳還巢》裏的大姐程雪雁,《西施》裏的東施等。還有一些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獷、豪放的婦女,例如淮劇《半把剪刀》裏的王婆婆,《串龍珠》裏的花婆,《四進士》裏的萬氏,《鐵弓緣》裏陳秀英的母親等等,還有的是塑造了風趣、詼諧的藝術形象,例如《拾玉鐲》的劉媒婆、秦腔《看女》中的任柳氏等。 [1] 
彩旦 彩旦

彩旦代表人物

京劇的“彩旦”有個特點,比較放得開,允許他們在台上口無遮攔,即興發揮,這樣,能顯示演員的機智與巧思。在前輩京劇演員中,演“彩旦”最著名的是劉趕三,他的口才很好,能夠現場抓哏,清末進宮演出時,經常借題發揮,大膽嘲笑、諷刺王公權貴。據説,有一次他看到光緒看戲沒有座位,就在台上現場發揮:“我倒有地方坐,怎麼皇上反沒有座位”慈禧聽了,無奈只能吩咐讓光緒坐下。傳説未必是真,但卻反映了前輩藝人敢於直言的正氣。後來,他又因為在台上諷刺李鴻章,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受到李鴻章的杖責,鬱憤而死。
民國初期,京劇界又出了一位專演“彩旦”的優秀演員——蓋三省。他長期在上海演出,功底紮實,嗓音脆亮。出語詼諧,演唱風趣,善於在舞台上即興發揮、插科打諢,演出的主要劇目有《探親家》《看香頭》《送親演禮》等。曾為梅蘭芳的《鳳還巢》配演程雪雁,為黃桂秋的《春秋配》配演賈氏,為言慧珠的《拾玉鐲》配演劉媒婆。最負盛名的代表作,則是為程硯秋的《六月雪》配演禁婆。性格鮮明,形象逼真,多次受到程硯秋的讚揚。
地方戲載歌載舞,很重視唱功。所以,很多著名的“彩旦”演員,也都是能演能唱,全面發展。像大家所熟悉的著名演員趙麗蓉,她原是中國評劇院的主要“彩旦”演員。師父名叫王德齋,就是專演“彩旦”的。
趙麗蓉在幼年時,學習勤奮。上了舞台,能唱會做,表演風趣幽默。放得開,收得住。演出的一些喜劇角色,很得大家喜歡。她在年輕時,就在評劇界有了名聲。她早年所主演的《孃家媽》《頂鍋》《鋦碗丁》,以及《花為媒》中的媒婆、《鳳還巢》中的程雪雁、《楊三姐告狀》中的楊母、《吹鼓手告狀》中的表姐、《桃李梅》中的封氏等,從表演到唱腔,都很富有藝術感染力。她的功夫深,底氣足,嘴皮子利落,善於調動觀眾的情緒,給大家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2] 
彩旦 彩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