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彩布擰台

鎖定
彩布擰台是一種具有獨特藝術性的傳統手工技藝,是指在木搭戲台骨架的基礎上,採用各色花布擰紮成一個有很高藝術欣賞價值的玲瓏多姿的仿古戲樓。傳明代永樂年間,由山西移民帶來此工藝,最早被冀南一帶豪門望族用於搭建的靈棚,後被大隱豹村創造性地運用到搭建戲台、樓閣上,經過明、清兩代的發展至清末已趨於完善。凡遇太平盛世或豐年慶典,該村舉辦此項活動,至少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其高超的技藝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河北省邯送鄲市大隱豹村,位於邯鄲市西南8公里處,屬於邯山區北張莊鎮,因該村古時野草叢生,常有豹子隱居出沒而得名。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鳳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邯鄲市邯山區文化館獲得“彩布擰台”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中文名
彩布擰台
分    類
技藝
地    區
河北省邯鄲市

目錄

彩布擰台簡介

邯鄲彩布擰台 鼓樓 邯鄲彩布擰台 鼓樓
彩布擰台擰扎時間多在農曆二月初八大隱豹廟會上,一般從正月初五開始動工,一直到農曆二月初八廟會前竣工,前後時間一月左右。

彩布擰台製作

擰彩布戲樓時,全村人都會主動加入其中,一般情況下,由民間藝人組織一個臨時機構,發動大家準備相關物資而後各家各户“攢布”送到“布房”,由專人負責登記上帳,布上綴名以便用後歸還。然後,送到“花草房”裏由巧手的村民分出各色花布,根據需要擰出各種圖形以備用,待栽好架杆便開始擰台。此項活動需大量的人工、布匹、繩子、架板等物,均由各家各户及附近村莊捐助,充分體現了大隱豹村的淳樸民風,同時極大地增強了人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彩布擰台一般高10米、寬13米、深10米,從台脊、瓦楞、小檐、走水、屏風,到圓柱、方欞、斗拱、匾額無不用布擰扎而成。民間藝人在戲台裝飾上的造型極為豐富,他們可以用彩布擰扎出很多民間圖騰、戲曲人物、歷史典故及各種花鳥魚蟲等動植物造型,在彩布擰台上除前、左、問問右三檐上擰出“二龍戲珠”、“白鶴獻壽”、“丹鳳朝陽”外,正面一般還懸有一方“三看匾”。分別從左、右、下面看這塊匾時,能看到三個完全不同的圖案,一面是龍,一面是虎,一面則是“娛樂亭”三個字。正檐台頂上還用布擰出了一組“三打白骨精”的人物造型,似真人大小的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白骨精,個個形象逼真,造型生動。
大隱豹村彩布擰台是冀南地區優秀而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的遺存,在河北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對它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將帶動和促進冀南地區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它的基本特徵和所藴涵的傳統文化氣息及其奇特精湛的技藝,在民間工藝文化中實屬罕見。

彩布擰台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鳳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邯鄲市邯山區文化館獲得“彩布擰台”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