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形象

(漢語詞彙)

鎖定
形象,讀音xíng xiàng,漢語詞語,意思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動的具體形態或姿態。形象在文學理論中指語言形象,即以語言為手段而形成的藝術形象,亦稱文學形象。它是文學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特殊形態。也是作家的美學觀念在文學作品中的創造性體現。
中文名
形象
拼    音
xíng xiàng
英    譯
image;form;figure
反義詞
抽象
近義詞
生動/外貌
解    釋
具體事物
注    音
ㄒㄧㄥˊ ㄒㄧㄤˋ

目錄

形象詞語辨析

反義詞:抽象
近義詞:生動/外貌

形象解釋

用有效和生動的語言刻畫和描寫的有形或可見的表現創造英雄形象。也可表示一個人或事物的外部特徵,比如:劉德華的形象很不錯。
亦作“ 形像 ”。
1.指具體事物
2. 指肖像。
3.塑像,偶像。
4.象徵。
5.形狀;樣子。
6. 指文學藝術區別於科學的一種反咉現實的特殊方式。
7. 謂描繪或表達具體、生動。 [1] 

形象出處

呂氏春秋·順説》:“善説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為力,因其來而與來,因其往而與往。不設形象,與生與長,而言之與響;與盛與衰,以之所歸。”
《東觀漢記·高彪傳》:“畫彪形象,以勸學者。”
陸游《駕禮部曾侍郎啓》:“紀話言於竹帛,肖形像於丹青,垂之無窮。”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縣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將牛酒作禮,縣令以牛系剎柱,屏除形象,鋪設牀坐,於堂上接賓。”
晉幹寶《搜神記》卷十:“ 漢蔡茂字子禮 ,河內懷人也。初在廣漢,夢坐大殿,極上有禾三穗, 茂取之,得其中穗,輒復失之。以問主簿郭賀, 賀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
蒲松齡《聊齋志異·公孫夏》:“帝君視之,怒曰:‘字訛誤不成形象!此市儈耳,何足以任民社!’”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三回:“這會子花得這個形象,你還敢領東西來!”
1983年《袁家山簡介》:忽然眼前出現呂洞賓形象,於是(袁可立)急忙禱告,懇求保佑。”
即作家從審美理想的立場出發,根據現實生活各種現象加以藝術概括所創造出來的具有一定思想內容和藝術感染力的生活圖畫。通常亦特指文藝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張賢亮靈與肉》三:“這些毫無文采的語言,非常形象地説明了他工作的意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