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形變強化

鎖定
形變強化,即加工硬化,屬於典型的四種金屬強化方式之一,workinghardening:隨着塑性變形量的增加,金屬流變強度也增加,這種現象稱為形變強化或加工硬化。
中文名
形變強化
外文名
Deformation strengthening
表    現
應力不斷上升
磨損試驗
Cr-Mn-N
測    定
磨蝕的體積
學    科
冶金工程

目錄

形變強化簡介

形變強化是指在金屬的整個形變過程中當外力超過屈服強度後,要塑性變形繼續進行必須不斷增加外力,從而在真實的應力-應變曲線上表現為應力不斷上升。
用AISI304鋼與Cr-Mn-N雙相不鏽鋼進行了磨損和腐蝕磨損試驗,測定了磨損和磨蝕的體積損失隨載荷及接觸應務的變化關係及磨痕的顯微硬度,觀察了磨痕形貌及Cr-Mn-N雙相不鏽鋼形變引起的位錯滑移及增殖。結果表明,雙相Cr-Mn-N不鏽鋼具有較強的形變強化能力,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蝕性。在不降低合金耐蝕性的前提下,利用合金本身的形變強化能力提高其耐磨蝕性能,是一種開發磨蝕合金的有效途徑 [1] 

形變強化組織演變

形變強化相變組織演變
變形温度、形變童對鐵素體轉變黃、晶拉尺寸及第二組織的的影響, 固定應變速率, 形變強化鐵素體相變的轉變量隨變形温度的降低及形變量的提高而提高, 同時鐵素體晶粒隨應變量提高而變細圖隨應變量的逐漸提高, 形變温度對轉變量晶粒大小影響的顯著程度減弱按相圖熱平衡狀態計算的轉變量約為82%左右, 與其相比, 隨形變温度的降低鐵素體轉變量增加, 珠光體量減少在試驗温度740-800℃ 範圍內, 名義變形70%左右, 鐵素體晶粒平均尺寸可達到3μm以下。當形變温度繼續降低到740℃時, 晶粒平均尺寸可達到2μm以下。

形變強化影響

奧氏體晶粒大小對形變強化相變的影響
通過工藝得到平均截徑分別為7,14 ,17 ,21 ,24 ,44μm等六種不同的奧氏體晶粒組織, 以50℃ /s的速度快冷到形變温度800-740℃ 時為過冷狀態, 形變結束後水淬試樣的組織變化表明, 變形促進了過冷奧氏體向鐵素體的轉變形變強化相變鐵素體往往以顆粒狀形貌沿原奧氏體晶界析出, 向晶粒內部外沿生長同一奧氏體晶粒大小級別的試樣, 隨形變温度的降低與應變量的提高, 鐵素體轉變量增加。在三個形變温度下, 奧氏體晶粒對相變轉變量的影響並不相同原始奧氏體晶粒較粗大的, 變形結束後鐵素體體積分數較少隨奧氏體晶粒尺寸逐漸減小, 轉變量增加相變前奧氏體晶粒小於某一尺寸時,奧氏體晶粒尺寸分別為7μm與7μm的試樣, 由於變形的均勻性, 隨着應變向晶內的傳遞, 晶界及晶內都可能成為相變形核的優先部位, 在40-800℃形變温度範圍內, 形變強化相變迅速完成, 同時可能獲得細小的分佈均勻的鐵素體晶粒組織但隨奧氏體晶粒尺寸增大, 達到相同轉變量的形變温度降低當驅動力足夠大時, 在過冷較大的低於740℃時的50%變形, 或象等提出的採用大應變, 都會導致形核速率與形核部位的同時增加, 轉變就能迅速完成這時奧氏體晶粒大小的影響並不明顯 [2] 

形變強化總結

形變強烈促進過冷奧氏體相變, 過冷奧氏體在800-740℃範圍名義變形為的70%條件下,可形成平均截徑為小於3μm的鐵素體細晶與珠光體混合組織, 當形變温度降至740℃, 鐵素體晶粒平均尺寸細化到2μm以下時, 碳在鐵素體中過飽和, 在局部細小鐵素體晶粒的晶界上滲碳體以離異珠光體形式析出幾適當控制奧氏體晶粒尺寸有利於形變強化細晶組織的獲得 [3] 
參考資料
  • 1.    王爾德, 於洋, 胡連喜,等. W-Ni-Fe系高密度鎢合金形變強化工藝研究進展[J]. 粉末冶金技術, 2004, 22(5):303-307.
  • 2.    楊正玥, 胡安民, 齊俊傑,等. 低碳鋼形變強化相變的組織細化[J]. 材料研究學報, 2001, 15(2):171-178.
  • 3.    楊王玥, 齊俊傑, 孫祖慶,等. 低碳鋼形變強化相變的特徵[J]. 金屬學報, 2004, 40(2):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