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彝語南部方言

鎖定
彝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族文字是一種音節文字,形成於13世紀。彝語有六種方言。彝語南部方言,又稱尼蘇語,100萬人使用,主要分佈在雲南省昆明以南。
中文名
彝語南部方言
別    名
尼蘇語
地理區域
在雲南省昆明以南

目錄

彝語南部方言基本介紹

彝語南部方言,又稱尼蘇語,是彝語的一種方言,主要分佈在雲南省南部,使用人數達50萬。操這種方言的人多自稱“尼蘇”/ni˥su˧/、“聶蘇潑”/ȵḛ˧su˥pʰo˧˩/或“納蘇潑”/na̰˧su˥pʰo˧˩/。分佈範圍北至晉寧縣,東至開遠市、蒙自縣,西至雙柏縣、普洱市,南至江城縣、金平縣,還延伸到越南、老撾的鄰近地區。

彝語南部方言劃分

彝語南部方言內部差別不大,不同土語之間能在一定程度上互相通話。
一、《彝語簡志》和朱文旭的劃分
</strong>
《彝語簡志》將南部方言分為三個土語。朱文旭(2005)進一步分出多個次土語。
1、東部土語(石屏土語),《簡志》稱石建土語:10萬人使用
箇舊次土語:分佈在箇舊市、開遠市、蒙自縣、屏邊縣。
石屏次土語:分佈在石屏縣、建水縣、通海縣杞麓湖。
2、西北部土語(峨山土語),《簡志》稱峨新土語:20萬人使用,分佈在峨山彝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江川縣、通海縣河西鎮、玉溪市、易門縣和昆明的部分地區。自稱“納蘇”,但是和彝語東部方言的納蘇不能通話。
3、西南部土語(元陽土語),《簡志》稱元金土語,舊的ISO639-3編碼是yym:20多萬人使用
元陽次土語:分佈在元陽縣、金平縣等。
墨江次土語:分佈在墨江縣、元江縣、思茅區、江城縣、寧洱縣、紅河縣等。
二、SIL國際的劃分
</strong>東尼蘇語,相當於朱文旭的東部土語
北尼蘇語,相當於朱文旭的西北部土語
南尼蘇語:21萬人使用,分佈在元陽縣、金平縣、紅河縣、綠春縣東部、石屏縣南部、元江縣東南部。
西南尼蘇語:1萬5000人使用,分佈在墨江縣、江城縣、思茅區、寧洱縣、綠春縣西部。
西北尼蘇語:2萬4000人使用,分佈在西部方言西部的漾濞、雲龍、永平三縣,其他劃分方案沒有包括。
三、範秀琳的劃分
北部中北:即東尼蘇語和西南尼蘇語
西北,即北尼蘇語,相當於朱文旭的西北部土語
南部,即南尼蘇語

彝語南部方言語音

南部方言的特點是:聲母數量比北部方言和東部方言少,沒有鼻冠濁輔音和清鼻輔音;鬆緊元音對應整齊。
聲母:聲母有35個。但是齒齦音和齶化齒齦音並不對立。
韻母:韻母有18個,都是由一個單元音構成。下表列出9個鬆元音,還有9個相應的緊元音。
其中舌尖元音/ɿ/類似於普通話“四”的韻母。
聲調:有3個聲調。
高平調(55˥)
中平調(33˧)
低降調(31˧˩)
緊元音不能出現在高平調音節裏。

彝語南部方言文字

南部方言有傳統文字,字形簡練,筆畫流暢。明清臨安府(今建水縣)實行過彝文會考制度,使用的正是這種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