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彝族年

鎖定
彝族年是流行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民俗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彝族年,彝語稱“庫史”,是集祭祀祖先、遊藝競技、餐飲娛樂、服飾制度等諸多民俗事項為一體的祭祀和慶賀性民俗節日。分佈於川、滇、黔、桂廣大彝族地區。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擇吉日舉行。涼山彝族年,主要通行於布拖、美姑、昭覺、甘洛、喜德等17個縣(市),其中以昭覺、美姑、布拖、喜德等縣彝族年具有代表性,富有特色 。 [1]  彝族年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家人親友團聚和相互走訪的日子(等同於漢族的春節),彝語稱“庫什”。縣內各地彝族過年時間不統一,具體時間由當地通曉天文曆法、德高望重的人來決定,一般是每年11月中旬的馬日或猴日。彝族年一般為3天或7天 [11] 
2011年5月23日,彝族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Ⅹ-129。 [1] 
中文名
彝族年
節日時間
農曆十月
流行地區
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地帶
節日時長
3天
彝    語
庫斯
申報地區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遺產編號
Ⅹ-129
遺產類別
民俗
非遺級別
國家級

彝族年歷史淵源

彝族年
彝族年(7張)
有關彝族年的來歷,各彝區也流傳着許多傳説,其中流傳最廣泛的是:很久以前,有個叫俄布科散的彝族小夥子,很尊重孝敬母親,但他的母親不知什麼原因,終年愁眉苦臉,悶悶不樂。為了讓母親快樂起來,他絞盡腦汁,使出了渾身的解數,但都無濟於事。一年秋收後,俄布科散宰雞殺羊,敬奉祖靈,邀請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們串門聚會,大夥兒在鍋莊旁開懷談笑,終於使心情抑鬱的母親露出了笑臉,俄布科散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為了紀念這個難忘的日子,每年秋收結束後,他都會舉辦同樣的活動。彝族年就這樣一代代流傳下來,成為彝族人追思先祖、緬懷先人的重要傳統節日。 [2] 

彝族年民俗內容

彝族年節的週期是三天,但是在正式過年前,就開始了敬祭祖靈和敬請祖先回家過年的儀式。這個儀式叫“九龍幾”,由於音譯異寫的差別,有的異寫為“覺龍幾”“炯洛基”“覺洛基”等,有人意譯為“換年祭”或“迎祖儀式”。作為正式過年的前一天舉行的迎祖儀式“九龍幾”,由男性家長主持,參加者為家中全體成員,一般在傍晚舉行。其核心內容是迎接祖先與兒孫團聚,表達子孫的孝敬,並祈求祖先賜福,共同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彝年節。彝族民眾信奉萬物有靈,家家供奉祖先靈牌“瑪都”。屆時,家家户户撣塵除穢,穿上新裝,相聚於火塘邊,由主持者手捧雞肉、豬肉和酒等祭品面向“瑪都”唸誦祭辭,然後將祭品敬獻祖靈。獻祭品的內容在各地、各家有所不同,有殺豬祭的,有殺雞祭獻的,也有用豆腐、臘豬肉等祭祀的。彝族認為,祖上多代為工匠、英雄、畢摩的,他們會變成護佑神福佑於人。如果這些神靈不悦,同樣會為難家人。因此,換年祭儀式時也要及時讓他們曾使用的物品歸位,放置家中供奉位上,一同享祭。 [3] 
節日早晨,青年人鳴槍、放炮;婦女們唱着吉祥歌,舂餈粑,做苦蕎饃,大家吃過餈杷和苦蕎饃後,紛紛打掃庭院、房屋,殺豬宰羊,準備坨坨肉等食物,並要“迎接”祖先回家過節。飯後,中年男子成羣結隊到各家祝賀新年。每到一家,就吼幾聲,意思是告訴主人,串門的人們已經到來。進入院內,大家又吼幾聲,再進人主人的屋子,主人要拿出酒來招待大家,喝完後,主人再取出白酒,大家又高興地吼幾聲,表示感謝。如果主人又拿出好酒,人們便狂呼起來,讚美主人的大方。婦女則留在家裏,招待來訪的親友和客人。
彝族年
彝族年(8張)
年節期間,小夥子身穿黑色斜襟上衣,頭包帕布,結英雄結,右耳戴黃色或紅色耳珠。姑娘們穿大襟上衣,多褶長裙,衣邊鑲多層色布,包頭或頭頂的方帕。大家聚集一起,伴隨着口琴、月琴、胡琴和蘆笙的音調歌舞,盪鞦韆,轉“磨兒秋” (在地上立一根直徑約五十釐米高約一米的柱,頂端小一點。然後取一條同木柱一樣大,長約六米的橫杆,中間鑿一個圓洞,並把橫杆安在木柱頂端上。橫杆頂端各坐一人或二人落地的一方,用腳蹬地,借蹬力使橫杆旋轉。人借蹬地時彈起的一瞬間,做卷身、翻滾、騎杆等動作,“蹲鬥”(彝語叫“瓦布吉則”),意思是雄雞鬥架。參加比賽的人只能蹲着,兩隻手掌合攏於胸前,似雄雞昂頭狀,兩人用力打撞,誰的手臂先着地,誰輸)。同時,還在村寨平坦的坡上舉行賽馬、射箭、角力等活動。方圓數十里的彝族人民扶老攜幼趕來觀看。 [4] 

彝族年傳承保護

  • 傳承價值
彝族年是彝族遠古文明和祖先崇拜的活態見證,彰顯了彝族對於祖先的敬仰之情。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人丁平安、敬老愛幼、歡樂祥和的思想理念,充分體現在節日之中。彝族年豐富繁雜的民俗事象,反映了彝族歷史文化、經濟生活、人倫規範、風俗禮制、服裝民俗、審美情趣、禁忌事宜等諸多文化內容。透過這些樸實生動、自古相承的生活場景和人文信息,可探究彝族經濟社會發展、文化歷史變遷的軌跡,對於宗教學、人類學、民俗學、社會學等人文學科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1] 
  •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涼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彝族年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5]  [8]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屬於民俗類,編號SC-Ⅹ-1(1)。 [9]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彝族年項目保護單位涼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10] 

彝族年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百里杜鵑鵬程管理區將舉行“2019·彝族年”活動。 [6] 
2019年11月14日,喜德縣2019年迎彝族年羣眾文化活動圓滿落幕。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