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彝族口弦

鎖定
彝族口弦,口弦是雲南省紅河州彝族人民在文化藝術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樂器。它又稱“響篾”。雲南省紅河州彝族口弦是一種長約兩三寸、寬約五寸的竹片,中間精心雕刻出長形的簧牙,有的用簿銅片製成。演奏時左手將口弦簧牙靠近嘴唇,右手指彈動弦片,用氣鼓動簧牙產生音響和絃片本身固定的音韻交織在一起,形成錚錚動聽,柔和婉轉、非常接近口語的音樂旋律。 [1] 
中文名
彝族口弦
別    名
響篾
屬    性
樂器
產    地
雲南省紅河州
人文歷史
相傳,從前有個老阿媽,生了兩個姑娘,姐妹倆聰明伶俐,勤勞能幹。但不幸的是兩個姑娘都先後病死了。老阿媽日夜思念女兒,非常傷心,就削了一厚一薄的兩塊竹片,在竹片上刻出了舌頭和腦袋。想念女兒時,她便把兩片竹片含在嘴裏,用手指輕輕動“女兒的腦袋”,兩姐妹就唱起歌來,講起話來,安慰她不要難過和悲傷。老阿媽做的這種竹片後來發展成吹奏的口弦。
從此,老阿媽便把雲南省紅河州彝族口弦保存在一個十分精巧的小竹筒中,時時揣在懷裏。思念女兒時,就掏出口弦來悠悠彈響,聽女兒唱歌、講話。後來,口弦就成了雲南省紅河州彝家人傳情的樂器。
雲南省紅河州彝族男青年向姑娘求愛,就是用雲南省紅河州彝族口弦傳情達意的。姑娘則用口弦表露內心的心願,不用語言,雙方都能會意。在紅河南岸的彝族村寨,青年們愛口弦像寶貝一樣,雲南省紅河州姑娘們把彝族口弦放在精心製作的口弦筒裏,隨時帶在身上,在田間小憩或勞動回家後,在月光皎潔的夜晚,圍在火塘邊,男女青年成雙成對輪流撥動口弦,傾吐知心的話語……
輕柔委婉,娓娓動聽的雲南省紅河州彝族口弦,能吹奏出富於音樂旋律的“語言”:我們倆個呵,永遠不分離;同吃一甑飯,同挖一塊田;共燒一山柴,喜喜歡歡做一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