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ISON彗星

鎖定
ISON彗星(C/2012 S1,陸譯“艾森彗星”,台譯“艾桑彗星”,港稱“光科網彗星”),是一顆掠日彗星,於2012年9月21日被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的維塔利·涅夫斯基(Виталий Невский)和俄羅斯孔多波加的阿爾喬姆·諾微切諾克(Артём Новичонок)發現。 [1] 
中文名
ISON彗星
別    名
C/2012 S1
發現時間
2012年9月
發現者
維塔利·納瓦斯基
發現國家
俄羅斯

ISON彗星基本信息

ISON彗星(C/2012 S1,陸譯“艾森彗星”,台譯“艾桑彗星”,港稱“光科網彗星”),是一顆掠日彗星,於2012年9月21日被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的維塔利·涅夫斯基(Виталий Невский)和俄羅斯孔多波加的阿爾喬姆·諾微切諾克(Артём Новичонок)發現。此一發現是使用國際科學光學監測網(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ptical Network,簡稱:艾森 ISON)靠近基茲洛沃茨克的俄羅斯0.4-米(16-英寸)反射鏡,以自動的小行星發現程序CoLiTec尋獲的。隨後,很快的就在2011年12月28日的萊蒙山巡天數據和2012年1月28日泛星項目(Pan-STARRS)巡天數據中找到發現前的視頻,9月22日由在意大利的Remanzacco天文台使用iTelescope網絡進行了後續的觀測。小行星中心在9月24日公佈了此一發現。由雨燕衞星(Swift Gamma-Ray Burst Mission,SWIFT)的觀測估計彗核的直徑約為5千米(3.1英里),原有媒體報導,彗星已於通過近日點時因太陽的高温而解體,結束它550萬年來飛向太陽系內側的旅程。SOHO衞星在艾森通過近日點後兩小時仍然觀測到有彗核的存在。甚至逐漸再次長出彗尾。但隨着“疑似彗核”的逐漸遠離,此團煙塵也逐漸散去黯淡,並離開SOHO的觀測範圍。NASA預估,有90%的概率艾森已經完全被摧毀,剩下直徑小於10米的碎片;10%左右的概率能夠有大於100米,可供繼續研究的碎片。NASA、ESA已經開始通過各種衞星查找艾森的蹤跡,哈伯望遠鏡也會在12月底觀測原先推測的艾森彗星軌道,並進一步確認彗星的命運。 [2] 

ISON彗星軌道運行

運行點 運行點
C/2012 S1將在2013年11月28日以離太陽中心0.012 AU(1,800,000 km;1,100,000 mi)的距離通過近日點(最靠近太陽的位置) [3-4]  太陽半徑是 695,500 km(432,200 mi),所以 C/2012 S1將從距離太陽表面 1,100,000 km(680,000 mi)處掠過。它近似拋物線的軌道,表明在動力學上這是一顆來自歐特雲的新鮮彗星,初步的計算也顯示在它進入內太陽系的路徑上會接近火星與地球,在2013年10月1日將接近火星至大約0.0724 AU(10,830,000 km;6,730,000 mi)的距離,2013年12月26日以大約0.429 AU(64,200,000 km;39,900,000 mi)的距離掠過地球。 [4]  發現後很短的時間內,就注意到C/2012 S1的軌道要素與1680年大彗星相似,這暗示這兩顆彗星可能是來自同一個母體的碎片。

ISON彗星可見性

ISON彗星在天文學家發現時視星等為18.8,彗發直徑為8",此時它的軌道仍在木星之外,據估計它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之間的亮度將可以透過肉眼看到,而其視星等在2013年11月左右時可能進入負值,國際小行星中心的程序預測其最大亮度將可達到-14等,超過-10等池谷-關彗星及-12.74等滿月,成為1935年以來人類所觀測到的最亮彗星(1935年以後才有較為統一的定義,即使在1935年以前,如此明亮的彗星也很難看到)。 [5] 
C/2012 S1被發現時的視星等為18.8等,對裸眼而言是太暗淡而不可能見到,但是大型望遠鏡和攝影觀測的業餘天文學家都可觀測到它,依照大多數彗星的模式,天文學家預期它會在接近太陽時亮度會逐漸增加,而掉頭返回外太陽系時亮度下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