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彌渡民歌

鎖定
彌渡民歌,雲南省彌渡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清嘉慶初年《滇系》所記“山歌九章”有力地證明了彌渡民歌的悠久歷史。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着一批彌渡傳統民歌、改編民歌在國內外廣為傳播,“彌渡民歌”作為一個音樂名稱逐漸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成為中國知名度較高的民歌品類。彌渡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真實反映了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和思想情感,以民族分類可分為漢族民歌和少數民族民歌兩類,以音樂體裁則分為山歌、小調、舞蹈歌、風俗歌等類型,曲調較為豐富,旋律婉轉悠揚。 [1] 
2011年5月23日,彌渡民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145。 [1] 
中文名
彌渡民歌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遺產類別
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
Ⅱ-145
申報地區
雲南省彌渡縣
遺產級別
國家級

彌渡民歌歷史淵源

追本溯源,彌渡彝族的《打歌調》應是彌渡民歌的源。彝族是彌渡的土著民族之一,據傳説,在遠古的一次部落戰爭中,彝族被外族圍困在一座山上,頭領就讓彝族士兵在山頂燒起大火,列隊圍着火堆,隨着有節奏的腳步聲和拍打羊皮褂的聲響轉圈唱歌舞蹈,使對方誤以為彝族人馬眾多,早已嚴陣以待,不敢進攻,反而立即退兵,從而挽救了彝族的命運。為了紀念祖先的功績,從此,這種舞蹈就傳承了下來,演變成了後來的打歌調。其實,《打歌調》的淵源可追溯至古代的“滇歌”“西南夷歌”“踏歌”等。
從漢武帝的“有事西南夷”以來至唐南詔天寶年間的兩次戰爭,以及元、明、清時代的軍屯、民屯、商屯和開疆移民活動,大量的中原漢民族帶來的中原文化、長江文化、黃河文化與南詔文化相互吸納融合,使彌渡民歌的萌芽發展有了可能。《蠻書》載:“南詔境內各民族,‘俗好飲酒歌舞’”及《南詔圖傳》中“蘆笙賽祖,氈帽踏歌”的描繪,證明彌渡在這一時期,已有了廣泛的民間歌舞活動。
清嘉慶初年《滇系》所記“山歌九章”有力地證明了彌渡民歌的悠久歷史。 [2]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着《小河淌水》《十大姐》《繡荷包》《彌渡山歌》等一批彌渡傳統民歌、改編民歌在國內外廣為傳播,“彌渡民歌”作為一個音樂名稱逐漸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成為中國知名度較高的民歌品類。 [2] 
彌渡民歌

彌渡民歌基本特徵

彌渡民歌演唱形式多為男女對唱,且都用假聲(小嗓)演唱,音域一般在一個八度半內。調式基本都是羽調(6)式,從曲式結構看多為三段體,即A+B+C,其中,“B”段一般是襯句,如“小哥啊,我説給你”之類。詞多為上下句,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即興創作,曲調結構比較鬆散,同一地區不同演唱者處理方法也不同。此類曲調一般無伴奏。 [3] 
彝族、漢族都唱的《過山調》:此類曲調山區、半山區較多,以獨唱為主。有詞可以唱,無詞也可吟唱;音域較漢族山歌寬,可任意加“花”,類似花腔,技巧要求較高。音階跳動幅度較大,五度、七度,乃至八度跳動都有。調式多為羽調式,此類曲調速度自由,即興成分較大,曲式結構四段體居多(A+B+C+D),A為詞之第一句(之前有一襯字“哎”或“阿妹”等),B為襯句“小哥啊”、“小妹啊”,C為第三句唱詞,D為行腔,詞曲的即興成分較大。《過山調》可吹奏,也可演唱,用無膜笛、小悶笛、樹葉、口弦,甚至口哨也可。 [3] 
小調:與山歌相比,小調趨於獨立和完整,詞曲結構比較規整,羣眾性更廣泛,表現內容更寬且優美生動。其演唱形式多樣,獨唱、對唱、齊唱皆可,音域不較寬,適宜於不同年齡、不同性別、音區的更多人演唱。民間小調多為羽調式,花燈小調則宮、商、徵、羽調式都有。從曲調結構看,多為上下句結構,或再變化重複第二句作為結束句,其曲式為A+B+B1,説它是三段體式也可以。小調的伴奏樂器豐富多彩,吹奏樂有竹笛(有膜)、嗩吶,弓弦樂有二胡、中胡、低胡,有的還用滇胡,彈撥樂有三絃、月琴,打擊樂有小鼓、梆鼓、勾鑼、大小鑔鈸、小木魚等。 [3] 
舞蹈歌:舞蹈歌的代表曲目有《十大姐》和《彝族打歌調》。《十大姐》有壩區《十大姐》和牛街《十大姐》之分。壩區的《十大姐》活潑跳躍,較富舞蹈性。牛街《十大姐》從過門起,其律動酷似打歌節奏,演唱中滑音多,山歌味濃郁。《打歌調》演唱形式多為領唱(對唱)加齊唱,一般音域都不寬,尤其是齊唱的襯句部分適宜各年齡段的人和之。西山彝族《打歌調》(不包括純器樂伴奏曲)多為宮調(1)式,五台、牛街的則多為羽調式,但結束時卻巧妙地輕滑至調式的屬音“3”上。曲式結構為三段體A+B+C,“A、B”為領唱,“C”為眾人齊唱,也可將之視為副歌。舞蹈歌的歌詞雖變化,但曲調除正宗部分外,基本不變。西山彝族打歌的伴奏樂器由兩支無膜竹笛和大葫蘆笙組成,兩支竹笛吹的旋律不盡相同,類似笛1、笛2;五台、太平的《打歌調》有竹笛、三絃、小二胡;牛街《打歌調》多用無膜竹笛、大三絃和小葫蘆笙伴奏。 [3] 
風俗歌(禮儀歌):風俗歌有類似於西南夷歌的《黑七膜白》《拜堂喜調》《哭喪調》等。彝族的《拜堂喜調》《哭喪調》由村中德高望重且有文化的一人演唱,音域不寬,調式為羽調式,曲式結構為兩段體,就詞曲關係而言,曲調旋律基本不變,僅為唱詞差別而有所變化。風俗歌的演唱不用任何樂器伴奏。 [3] 

彌渡民歌代表作品

彌渡民歌是指流傳分佈於彌渡境內的漢族民歌、少數民族民歌的總稱。它包括了山歌、小調、舞蹈歌、風俗歌等幾個類型。 [3] 
山歌:主要有漢族的《田埂調》《埂子調》,漢、彝族共有的《過山調》《放羊調》《山鴿子調》和改編山歌《小河淌水》《彌渡山歌》,以及各地以地名稱謂的《蜜滴調》《密祉調》《二里半腔》等。山歌的內容及其廣泛,其中婚姻愛情是唱得較多的內容。山歌主要在野外對唱,也可由一人做自娛性歌唱。山歌音調高亢、節奏自由。在兩個實詞樂句中插入二句或成段的襯詞段落(民間稱為“垛板”或“垛葉子”)的單三部結構形式,以《田埂調》為典型結構形式的代表。 [3] 
小調:有本土小調和花燈小調兩種類型。本土小調主要形成於彌渡當地的一類民歌,如《趕馬調》《小小葫蘆開白花》等,這是較賦予彌渡本土文化特色的小調品種。花燈小調是唐、元、明、清以來,以各種途徑傳入彌渡的時曲,與漢、彝、白各民族文化相互吸納融合,形成的較具彌渡地域特色的彌渡民歌,代表曲目如《繡荷包》《繡香袋》《元宵花鼓》等。 [3] 
舞蹈歌:《打歌調》是較具代表性的較古老的彝族歌種,“打歌”可在節日、喜慶、婚喪等多種場合舉行,歌唱內容廣泛,而歌唱天地形成、人類起源以及民族遷徙的長篇史歌,是《打歌調》重要的歌唱內容之一。由於支系和居住的環境差異,彌渡西山、牛街等地彝族中就形成音樂風格迥異、品種多樣的打歌調。 [3] 
風俗歌:在婚俗中有《哭嫁歌》《迎親調》《送親調》;在喪俗中有《哭亡調》《指路歌》;在祭祀活動中有多種《祭祀歌》。 [3] 

彌渡民歌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由於彌渡民歌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藴和廣泛的公眾性以及它的感染力,其傳播不但在縣境內廣為流傳,其代表作在國內外也具有影響力。也正是彌渡渾厚的歷史和獨特的民歌文化底藴,孕育了彌渡民歌《小河淌水》詞曲,在少數民族地區得到良好的體現,同時促進了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 [4] 
傳承狀況
彌渡民歌以師傳、家傳、自學為傳承形式。隨着社會發展和老一輩民間歌手相繼去世,彌渡民歌的傳承出現了斷層,面臨着較大的生存危機。為此,彌渡縣委、縣政府已經提出“藉助‘小河淌水’品牌,建設花燈文化名縣”的文化發展思路,修建“小河淌水”意境區、對歌場,編輯出版《彌渡花燈民歌》中小學鄉土教材,發行原生態《彌渡民歌選輯》DVD,《彌渡行》VCD,舉辦民歌對唱大賽等活動,為彌渡民歌的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2] 
傳承人物
李綵鳳,女,1943年4月出生,彝族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彌渡民歌,申報地區為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 [5]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彌渡縣文化館獲得“彌渡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6]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彌渡民歌”項目保護單位彌渡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9] 

彌渡民歌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2年10月15日晚,2012年雲南省花燈藝術周在花燈之鄉大理彌渡縣舉辦,開啓了一場唱花燈的羣眾性文化活動盛宴。活動上演唱了彌渡民歌。 [7] 
2016年7月24日,來自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的大型花燈戲《山村·小河·月亮》在北京紅塔禮堂上演,優美動聽的花燈、民歌、小調將觀眾帶入茶馬古道上的歷史名驛之中。活動上演唱了24首彌渡民歌。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