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彌市鎮

鎖定
彌市鎮,隸屬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地處荊州區的最南端,東靠虎渡河與公安縣黃金口鎮比鄰,西南與松滋市米積台鎮、涴市鎮接壤,北連公安縣埠河鎮 [2]  轄區面積168平方千米。 [4]  截至2019年末,彌市鎮户籍人口77986人。 [3] 
清末,虎渡巡檢司由老場口遷至彌陀寺集市。1989年11月,彌市鎮和改口鄉合併為彌市鎮。 [2]  截至2021年10月,彌市鎮下轄1個社區、23個行政村、另轄4個村級單位, [1]  鎮人民政府駐彌市東街175號。 [2] 
截至2019年末,彌市鎮有工業企業21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 ,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3個。 [3] 
中文名
彌市鎮
行政區劃代碼
421003105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
地理位置
荊州區的最南端
面    積
168 km² [4] 
下轄地區
1個社區、23個行政村、另轄4個村級單位
政府駐地
彌市東街175號
電話區號
0716
郵政編碼
43403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鄂D
人    口
77986人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彌市鎮歷史沿革

清末,虎渡巡檢司由老場口遷至彌陀寺集市。
1932年起,為第六區區署駐地。
1985年,彌市設區公所(鎮政府),屬區鎮合一。
1987年10月,彌市區公所(鎮政府)撤銷,設彌市鎮和改口鄉。
1989年11月,彌市鎮和改口鄉合併為彌市鎮。 [2] 

彌市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彌市鎮轄彌市1個居民委員會,彌市、天保、雙馬、龍華、改口、邱市、謝家垸、蘇家鋪、姚家鋪、炮台、合興、五靈觀、沿河、陳家灣、普興、老場、裏甲口、新堤、太平橋、工農、兩縣街、劉家橋、觀台、大橋、新華橋25個村民委員會。漳泊湖、中洲子2個漁場。 [2] 
截至2021年10月,彌市鎮下轄1個社區、23個行政村、另轄4個村級單位, [1]  鎮人民政府駐彌市東街175號。 [2] 
區劃詳情
彌陀寺社區
新堤村
蘇家鋪村
天保村
沿河村
彌市村
姚家鋪村
改口村
太平橋村
炮台村
雙馬村
大橋村
裏甲口村
老場村
普興村
磚瓦廠農業隊
劉家橋村
工農村
龍華村
棉花原種場生活區
兩縣街村
陳家灣村
邱市村
中洲子漁場生活區
合興村
新華橋村
謝家垸村
漳泊湖漁場生活區

彌市鎮地理環境

彌市鎮位置境域

彌市鎮地處荊州區的最南端,東靠虎渡河與公安縣黃金口鎮比鄰,西南與松滋市米積台鎮、涴市鎮接壤,北連公安縣埠河鎮 [2]  轄區總面積168平方千米。 [4] 

彌市鎮地形地貌

彌市鎮境內為沿江沖積平原,地勢呈北高南低。海拔高度在35.5米左右。 [2] 

彌市鎮氣候

彌市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四季分明,熱量豐富,光照適宜,雨水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等特點,年平均日照時數1900小時,多年年均氣温16.4℃,無霜期年平均258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 [2] 

彌市鎮自然資源

2011年,彌市鎮有耕地面積14.8萬畝,人均1.8畝。 [2] 

彌市鎮人口

2011年末,彌市鎮轄區總人口8.4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000人,城鎮化率40.5%。總人口中,男性43000人,佔51.2%;女性41000人,佔48.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7.60萬人;有土家族8000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03人。 [2] 
截至2019年末,彌市鎮户籍人口77986人。 [3] 

彌市鎮經濟

彌市鎮綜述

2011年,彌市鎮財政總收入655萬元,比上年增長79.6%。 [2] 
截至2019年末,彌市鎮有工業企業21個,其中規模以上7個 ,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3個。 [3] 

彌市鎮農業

2011年,彌市鎮農業總產值9.8億元。2011年,彌市鎮生產糧食3.4萬噸,人均404.8千克,其中小麥8.9萬噸。生豬飼養量21.2萬頭,年末存欄6.7萬頭;家禽年飼養量150萬羽。 [2] 

彌市鎮工業

2011年,彌市鎮工業總產值5.4億元;擁有工業企業153家,職工384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8.7%。 [2] 

彌市鎮商業

2011年末,彌市鎮有商業網點300個,職工400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450萬元,比上年增長22.5%;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0.8億元。 [2] 

彌市鎮金融業

2011年末,彌市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9億元,比上年增長33.9%。 [2] 

彌市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彌市鎮境內共有公路55條,通車裏程333千米。其中省道13千米,鎮級道路13千米,村級道路307千米。25個村通水泥路,通車裏程320千米。 [2] 

彌市鎮社會事業

彌市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彌市鎮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1300人,專任教師110人;小學5所,在校生2333人,專任教師11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03人,專任教師13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8.5%。
2011年,彌市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0萬元。 [2] 

彌市鎮科學技術

2011年末,彌市鎮有3個單位獲荊州區第一屆科學技術獎;國家級"火炬計劃”1項,省級“星火計劃”5項。 [2] 

彌市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彌市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6個;各類圖書室26個,藏書7.8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200人。 [2] 

彌市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彌市鎮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6個,其中門診部(所)1個;牀位1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81張,固定資產總值2000多萬元。專業衞生人員98名,其中執業醫師78人,執業助理醫師36人,註冊護士34人。2011年,彌市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2萬人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2] 

彌市鎮社會保障

2011年,彌市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03户,人數743人,支出15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03户,人數2436人,支出246萬元。臨時救助194人,支出96700元。全年供養五保老人119人,支出24.9萬元。優撫對象359人,支出176.4萬元。 [2] 

彌市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彌市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62千米,投遞點3000多個,鄉村通郵率100%。 [2] 
  • 給排水
1984年,彌市鎮建成日產600噸自來水水廠1座,以虎渡河水為水源,鋪設主供水管道2.2千米,鎮區供水普及率為99%。2011年,彌市鎮投資300萬元在長江幸福閘取水,引入集鎮中心水廠,日產自來水1.5萬立方米。 [2]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彌市鎮有花壇45個,綠化面積1.1萬平方米。 [2] 

彌市鎮歷史文化

  • 名稱來歷
彌市鎮地名因鎮上有古剎彌陀寺得名。 [2] 
《跟着詩聯遊荊州》首發式舉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