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彈性防禦

鎖定
彈性防禦又名機動防禦,是運動戰處於防禦形態下的一種積極戰略。善於利用戰場空間和時間因素,指揮部隊快速機動和集中兵力。在進攻中, 以裝甲部隊為突擊羣,趁敵猶豫不決和混亂之機,冒着暴露側翼和後方的危險, 大膽穿插迂迴,攻擊敵人翼側和後方, 從而瓦解敵整個防禦,而步兵則在正面實施牽制行動,在抗擊敵優勢坦克的反衝擊時,常以防禦行動並使用高射炮平射打坦克的手段挫敗對手, 而後轉入反攻,在城鎮攻堅戰中, 一般以步兵先行突破, 而後投入坦克。當敵潰退時, 即以坦克不停頓地追擊來發展勝利,在防禦戰役中, 通常將裝甲部隊作為預備隊, 對突入之敵實施反衝擊或反擊。在退卻時, 則以機動防禦遲滯對方追擊。
中文名
彈性防禦
含    義
運動戰處於防禦形態下的一種積極戰略
特點
它避免將部隊分散在前沿漫長的戰線,也避免作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彈性防禦能同時擁有進攻者的機動和在本國作戰的便利,在戰役層次上常常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守軍可以在內線集中相對優勢的兵力,逐個擊破敵人幾個並進的外線軍團。守軍也可以憑對地形的熟悉,隱伏一定兵力,或派出一個迂迴部隊於敵人侵軍的側後,配合正面的大部隊同時前後夾擊。守軍也可以作大幅度的退卻,讓敵軍過度延長的補給線逐漸暴露後加以襲擊劃弱敵軍整體戰鬥力,然後集中兵力決戰。彈性防禦並不必然意味着完全放棄前沿抵抗。若沒有給予敵軍相當的遲滯、騷擾和殺傷,則在縱深處會戰和反擊的效果未必很大。彈性防禦不要求人民無限度的支持,但卻要配備較機動化的野戰軍,和一體化的指揮機制。不同文化對軍隊角色的介定往往決定其對彈性防禦的接納程度。由於彈性防禦的戰略是要爭取有利時機來打擊敵人的入侵軍,而不是直接保衞國土,軍事和政治的優先常常發生紛歧,甚至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