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彄是形聲字,弓為形,區為聲。讀作kōu。本意指弓弩兩端用來系線的地方。
中文名
拼    音
kōu
部    首
五    筆
XAKK
倉    頡
NSRR
字    級
三級
外文名
nock at end of bow; stretch
總筆畫
14
筆順編號
51512512512515
四角號碼
11216
統一碼
U+5F44

基本字義

1.弓弩兩端系弦的地方:“桑弰其末刻鍥,以受弦~。”
2.環子、戒指一類的東西:環~。指~。
3.筆管。
4.姓。

釋義

彄彄
彄
(1)弓弩兩端系弦的地方 [notch for bowstring on the bow]弓不受彄。——漢· 蔡邕《黃鉞銘》
(2)指環之類 [ring]
如:彄環(即扳指,古代射手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鈎弦的工具)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恪侯切《集韻》《韻會》墟侯切,𠀤口平聲。《説文》弓弩端,弦所居也。
環屬。《西京雜記》戚夫人以百鍊金為彄環,照見指骨。
《荊楚歲時記》歲前為藏彄之戲。按周處風土記曰:竭恭敬於明祀,乃有藏彄。臘日之後,叟嫗各隨其儕,為藏彄,分二曹,以較勝負。辛氏三秦記,以為鈎弋夫人所起。
姓。《韻會》魯公子彄之後。 《集韻》或作彀。 [1] 

説文解字

【卷十二】【弓部】彄
弓弩專,弦所居也。從弓區聲。恪侯切 [1] 

説文解字注

弓弩耑。所凥(jū)也。耑者,頭也。兩頭隱弦處曰彄。亦引申他用。詩箋雲。韘(shè)所以彄沓手指。從弓。區聲。恪侯切。四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