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強壯功

鎖定
強壯功 ,氣功功法名。為靜功功法。其練功姿勢有自然盤膝坐、單盤坐、雙盤坐、卧式、站式等。呼吸方法有靜呼吸法(自然呼吸法)、深呼吸法、逆呼吸法(即吸氣時腹壁收縮,呼氣時腹壁擴張)等。
中文名
強壯功
性    質
靜功功法
練功姿勢
自然盤膝坐、單盤坐、雙盤坐

強壯功招式簡介

側卧式 側卧式 [1]
強壯功 ,氣功功法名。為靜功功法。其練功姿勢有自然盤膝坐、單盤坐、雙盤坐、卧式、站式等。呼吸方法有靜呼吸法(自然呼吸法)、深呼吸法、逆呼吸法(即吸氣時腹壁收縮,呼氣時腹壁擴張)等。同時意守下腹部,藉以集中精神,排除雜念,達到入靜目的。也可意守外景,如美麗風景等,以良性意念代替惡念,儘量排除雜念。強壯功對高血壓、神經衰弱、關節炎等病證有較好療效。

強壯功招式姿勢

(1)卧式:同內養功(整理倉促下次補上)相同。圖【1】
(2)坐式:有單盤膝、雙盤膝和自然盤膝三種。圖【2—3-4】採用自然盤膝者較多。坐時腰要直,不挺胸,兩手自然地置於大腿上或右手指輕握左手指置於丹田處(丹田:多指人體臍下三寸處之關元穴)。 [2]  (3)站式:站時雙足分開和肩同寬;膝微屈;兩手呈抱球狀置於胸前或腹前。健康者可早晚各一次。圖【5】
(4)自由式:不拘形式。

強壯功呼吸方法

雙盤膝 雙盤膝 [3]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胸部保持不動。循環往復,保持每一次呼吸的節奏一致。呼吸過程不要緊張也不要刻意勉強,如果是初學者就更應該注意練習的過程和對身體的影響,吸氣時,感覺氣息開始經過鼻腔、喉朧充分的集中於肺部,當肺部容積逐漸增大,而保持胸廓不動,就會迫使橫膈臘下沉,同時腹略向外鼓起;呼氣向內收回腹部,橫膈膜向上提升,使大量濁氣呼出體外。)
強壯功呼吸用的方法有三種具體如下:
(1)靜呼吸法:和普通方法相似,但靜而有規律。適宜於老年人、體弱和肺結核患者。
(2)深呼吸法:在靜呼吸的基礎上,逐漸使呼吸變為靜、細、深、長和均勻。適用於神經衰弱和便秘的患者。
(3)逆呼吸法:吸氣時胸部擴張、腹部收縮,呼氣時相反。適用於高血壓患者,但要掌握得好,否者易引起胸痛不適。

強壯功招式意守

自然盤膝坐式 自然盤膝坐式
氣功的意守在強身和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作法是,姿勢擺好後,將口自然閉合,兩眼輕閉或微露一絲光。運用呼吸時,應排除雜念,把思想集中到丹田。即,意守丹田。初練氣功的人雜念一起一滅,不易剋制,但反覆練習後,久而久之則雜念逐漸減少,思想便集中到了很高度,那就達到靜的境界。思想集中應自然柔和一些,過於強迫的作法是不對的。練功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一)練功的環境應安靜,空氣要流通,光線不宜過強。
(二)每次練功前10~15鍾內應停止其他活動,但可以散散步;同時喝好開水,並去廁所方便好,避免在練功過程活動過多,使練功受到影響。準備練功時,要寬衣解帶,勿使身體各部分受到束縛,然後擺好姿勢自然的去練功。
(三)每次練功結束前5~10分鐘內,練功者可以不去注意呼吸和意守,可進行一段時間的隨意呼吸配合一些輕微的活動,如擦面、梳頭、揉肩、擦腰、伸屈腿等動作‘然後結束練功。
(四)練功的時間,可根據患者自生具體情況而定。例如不能離開工作崗位的人,可早晚各練一次。如果是休養在家的患者,每日可練4~6次。練功初期,每次時間約20分鐘,以後逐漸增加到一小時。姿勢最好先採用卧式,逐漸轉為坐式。一般以坐式為主。1~3個月為一療程。當病情已好轉而療程準備結束前,可逐漸減少練功時間,並增加日常生活的活動量。
(五)練功前如有心情不適,可暫不進行。
(六)練功已經很久時,如在練功過程中,身體某些部位發生了一些感覺如冷、熱、麻木或緊張等可不必注意。如沒有這些感覺也不要去追求,而扔心誠意專地進行鍛鍊。
站立式 站立式
(七)在練功過程中,如感覺頭痛或腹痛,而且推測是由練功所致時,則可調整呼吸,暫時改變意守部位,當可好轉。
(八)要堅持,要自然,不要急於求成,不要刻意去追求某些感覺。
僅以此文獻給飽受神衰折磨的病友們,祝大家早日康復。若要習練請仔細閲讀。本文僅供參考。(戈~)

強壯功應用

強壯功以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為主,可用於治療緊張性頭痛、腦血管病後遺症、神經衰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心臟神經官能症等疾患。對心血管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婦科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 [4] 
練強壯功治療疾病,應每次練功20~40分鐘,每天練功2~3次,2~3個月為1個療程 [4] 
參考資料
  • 1.    內養功
  • 2.    舊醫書,封面沒了,所以名字不知道,請見諒!
  • 3.    舊醫書,封面掉了,所以名字不知道,請見諒!
  • 4.    劉天君,章文春. 中醫氣功學(新世紀第4版)[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