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鶴林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鎖定
張鶴林,男,漢族,1944年生,河北安新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石家莊絲絃代表性傳承人。 [1] 
中文名
張鶴林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河北安新
出生日期
1944年12月
性    別

張鶴林個人經歷

“從今年大年初六開始我們就一直在農村演出,最多中間不過能夠歇上五六天。這次也是,昨天剛從農村演出回來,幾天後又該下去了……農民們閒了,我們就該忙了;等他們忙着地裏的莊稼時,我們才能停一停、閒一些。”靠在自家寬大的沙發上,石家莊絲絃表演藝術家張鶴林舒舒服服地伸了個懶腰,看得出來,他很享受現在的生活,雖然他已經64歲了。
這是7月的一天,張鶴林剛從“下邊”演出歸來。
張鶴林本來早已退休,可是,沒多久劇團又把他返聘回來,足以證明他寶刀未老。問起從藝經歷,他不無自豪地説:“我們可是梨園世家,我父親解放戰爭時期就在冀中軍區文藝團體當主演,家裏人都幹這一行。”
張鶴林是保定人,8歲學藝,自小跟隨父親和叔叔在石家莊“南花園”一帶演出。1960年進入石家莊市少年絲絃劇團,跟隨曾受周總理接見的絲絃宗師王永春等眾多絲絃名家學藝。“當年我們團共100多人,都是從各地挑來的基礎厚、‘有材料'的年輕演員。可是,即使條件再好,不下苦功絕對是不行的。”張鶴林説,那時候,每天凌晨4時多,他就起來喊嗓,壓腿、下腰後就開始練基本功,之後,又是打旋子、掃膛腿、毯子功等,即使下雪、下雨,也照練不誤。那時候的冬天雪下得特別大,就在屋外掃出一片空地,在上邊練。每次都是還沒練多大會兒,手、臉、耳朵等全都僵了,但還是繼續堅持……
學藝近六十年來,張鶴林從未離開過舞台,也從未停止過練功。即使是現在,只要是在家的時候,吊嗓、壓腿、基本功等都是他每天早晨的“必修課”,平時和家人説話他也都是戲裏的腔調
張鶴林曾創造了石家莊絲絃界的多項“第一”,比如,石家莊絲絃界第一位一級演員、第一位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委……但是,他最看重的還是每次陶醉在舞台上時,台下如潮的掌聲及自己在觀眾心目中的口碑。
在張鶴林的家裏,有一個專門的房間放置熱心戲迷的來信及送來的鏡框、錦旗等。“沒辦法,太多了,實在掛不下。”張鶴林的老伴半是自豪,半是埋怨道。
作為一個石家莊土生土長的劇種,石家莊絲絃劇團長年累月地在保定、石家莊、邢台、邯鄲、山西陽泉等地的廣大農村演出。“農村的文化生活還是相對比較貧乏,尤其是那些老人們還就是認戲。所以,每年從年後一直到麥收,我們都是在下邊演。” 張鶴林感慨地告訴記者,之所以自己都這把年紀了還活躍在舞台上,就是因為他割捨不下台下那一張張熱切盼望的臉龐。他説,每次隨團到農村演出,聽到鄉親們問起“張鶴林來了沒有”時,他就覺得自己這幾十年的戲沒白唱,這輩子沒白活。
有一次,張鶴林隨團在贊皇縣的一個小山村演出。散場了,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大爺到後台找到了他。老人説原來老在電視上看他唱戲,特別喜歡,今天聽説他們在這個村演出,專程蹬着三輪車走了二三十公里的山路過來的。
在張鶴林家的相冊裏,珍藏着一張他和戲迷支先生的合影。原來,30多年前,張鶴林在衡水市前磨頭鎮演出《調寇》時,觀眾中就有這位支先生。雖然只是第一次看張鶴林的演出,但支先生一下子就迷上了他的表演,也由此迷上了石家莊絲絃。30多年過去了,支先生再也沒有看過張鶴林的表演,但那瀟灑的扮相、帥氣的武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中。後來,支先生定居省會,就經常留意張鶴林的演出信息。“一次,正好我們在市內演出,他就趕過去了,看完後又合影留念。他對我説,那天他特別高興,因為他30多年的夙願終於得以實現了。”

張鶴林個人成就

從藝近60年,張鶴林見證了絲絃藝術的興衰榮辱。“歷史上的石家莊絲絃曾經有過一個地方戲所難以想象的輝煌和極致。”説起絲絃當年的繁榮盛況,他難掩興奮。
1957年11月,石家莊絲絃劇團的一出“空印盒”,唱紅北京城。1957年至1965年,周恩來總理五次觀看絲絃,四次接見絲絃演員,親筆為石家莊絲絃劇團題詞;1958年,石家莊絲絃劇團赴朝鮮戰場慰問志願軍官兵;196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把絲絃戲《空印盒》搬上了銀幕;1961年,石家莊絲絃劇團又奔赴山東、河南、江蘇三省的十個城市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巡迴演出,所到之處,場場爆滿……
然而,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在市場經濟大潮衝擊之下,劇團舉步維艱,絲絃成了瀕危劇種,直到2006年,它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石家莊絲絃的春天來到了。
2007年對於石家莊絲絃來説,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相隔50年後的2007年6月7日,石家莊絲絃再次登上首都北京的舞台,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參加了“文化遺產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珍稀劇種展演,一折由張鶴林主演的《趕女婿》讓絲絃魅力再現,風采猶勝當年。
為紀念週總理為石家莊絲絃題詞50週年,2007年11月,石家莊市絲絃劇團晉京彙報演出活動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舉行,已經63歲的張鶴林領銜主演《空印盒》。這是一出 “很見功夫的”絲絃經典劇目,張鶴林在其中有大量的“動作戲”。可是,張鶴林在一次排練時崴了腳,擦了藥後每天堅持排練,所有的“動作戲”,他都一絲不苟做到位。“這戲是王永春在北京‘打'紅的,不能到我這兒給‘砸'了。而且絲絃評上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咱出去演出不能讓觀眾説就這水平啊!”張鶴林的話樸實卻又沉重。
“能夠一年兩次晉京演出,而且還是如此高規格的演出,不光是我們,咱們全省的所有劇種算下來也不多。”一年兩次晉京演出,張鶴林很是自豪。而演出時的盛況,更是讓他難忘:“每個亮相、每個動作、每段嗓音都有掌聲。很多戲曲名家專程過去看戲,並評價很高。著名戲劇評論家郭漢城還曾這樣評價‘真不愧是總理看上的劇團!'”
《空印盒》、《文王訪賢》、《白羅衫》、《黃飛虎反五關》、《金沙灘》等,這些絲絃傳統劇目被張鶴林演繹得淋漓盡致,而在繼承前人劇目的基礎上,他又積極探索、創新發展,一出在梨園界享有盛譽的《李爾王》就是例子。
眾所周知,莎士比亞的《李爾王》是洋劇是話劇,而石家莊絲絃則可謂是中國戲曲中一個最古老、最“土”的劇種,二者交集到一起會是怎樣的效果?“雖然是不同國家的不同藝術形式,但是它們從內容到形式、從裏到外都滲透了中國文化的底藴。比如,誠信和孝悌。而且,由於我們終年奔波在鄉下,最瞭解農民的情感,而原作就是根據英國民間傳説改編的,具有濃郁的語言特色,所以,二者之間有很強的聯繫。”張鶴林分析道。
這樣的土洋結合,羣眾認可嗎?這就不得不提到張鶴林所扮演的李爾王的精彩表演了。比如,李爾王在被兩個女兒逼瘋後,有一段40多句表達他內心衝突的唱詞。張鶴林充分運用和發揮了他文武並長的優勢,慷慨激昂的演唱與跌撲翻滾的表演,為全劇增色添彩。詩情與劇情渾然一體,唱、念、做、打融於一身,抖須、跪步、跌翻等等。調動了多種藝術手段塑造了暴風雨中處於癲狂狀態的李爾王形象。每當此時,都會博得觀眾熱烈的掌聲。
無怪乎該劇的編劇、河北莎學會會長戴曉彤,這樣評價張鶴林的表演:“著名絲絃表演藝術家張鶴林先生的精彩演出,使李爾王從劇作家的筆下,主體地全方位地有聲有色地搬上了戲曲舞台。張鶴林先生出生於梨園世家,技藝精湛、氣度非凡,絲絲入扣的演唱和撲、滾、跌、翻的本領,令人驚歎。”
在絲絃舞台上演繹了近60年,張鶴林可謂真正的絲絃老臣。幾十年來,他看着一撥又一撥的新生力量補充進來,又眼瞅着一位又一位優秀的後繼者黯然離開,而他,卻一直堅守着。
“我家老張真的是把絲絃看作是自己一生熱愛的事業了,啥時候都舍不下。都六十多歲的人了,每年在外邊演出一百多場,而且,他的戲都是很要功夫的,每次演完一場下來衣服都能擰出水來。孩子們心疼他,都勸他歇歇吧,可是他就是不。”張鶴林的老伴也曾是絲絃演員,所以,一直很理解他對絲絃的感情。
雖然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不久,但在絲絃傳承方面的工作,張鶴林早就開始做了。“每次演出、排演時,我身邊總是圍着一圈看戲的演員、學生及絲絃愛好者,遇到什麼表演上的問題,我從來都是有啥説啥,從不遮掩。尤其現在自己成了傳承人,更是得能多唱幾年就多唱幾年,把老師們教給自己的這些東西傳下去,把我們石家莊絲絃一代一代傳下去。”
雖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和很多戲曲形式一樣,石家莊絲絃也走下坡路,但是,記者卻很少從張鶴林身上看到消極、難過的因素。他更願意同記者講那些充滿希望的東西。比如,觀眾對絲絃的熱愛,國家對絲絃的重視,政府設立了“專項資金”, 團利用撥款辦起了絲絃專業學員班等。“對於絲絃劇團的男女老少來説,目前雖然問題不少,但突圍的機會還很多。”他總是這樣説,信心很足。
參考資料
  • 1.    張鶴林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0-08-16]